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兔子的移位     
我以前曾多次说过,好的魔术应该是让效果发生在观众身上,表演魔术时,魔术师只是一个人自顾自地表演是不够的,必须和观众交流,邀请观众参与。下面将要介绍的节目正好可以满足"让魔术发生在观众手中"这一需要,这个表演我曾在做酒吧和餐桌魔术时演过多年,很受观众的欢迎。效果魔术师拿出三个海绵兔子,把两个拿起来放在左手中,一个放进右边衣袋里,但是当他打开左手时,三个兔子都出现在了手里。为了确认这一奇怪的现象,魔术师把这个过程重做了一次,结果仍然是一样,兔子从魔术师的口袋中跑到手中了,就像是一家人不愿被分开那样。最后,魔术师作了一个进一步的表演,他把一个兔子放在观众手里,自己手里拿着一个,念过咒语后,魔术师手中的兔子不见了,加入到了观众的手中。  相似文献   

2.
记得许多年前,魔术师刘谦在某次魔术演出的现场,邀请了一位小女孩上台跟他一同完成一个魔术。魔术的大致内容就是魔术师在给小女孩儿讲故事的时候,突然从女孩儿身后变出一只可爱的玩偶送给她作为礼物。下台后,这个小女孩高高举着魔术师送的礼物--一个“凭空出现”的玩偶,蹦蹦跳跳地回到座位上。  相似文献   

3.
球场魔术师     
魔术看似神奇,其实却很平民化,硬币、扑克、丝巾和绳子这些随处可见的玩意,都可以成为魔术师手中神秘莫测的道具。因此,英国一些魔术师认为,这门艺术不仅可以在舞台上表演,也可以到人声鼎沸的足球场里让球迷们欣赏。  相似文献   

4.
彩虹球     
球的魔术是很古老的,许多魔术师也很喜欢表演,下面讲到的这个节目可以放在你的球的魔术的结尾,因为它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丝巾的表演,可以接着“抢彩”。当然它自己也是个好节目,因为颜色的变化对孩子和成人都是非常有效的,可以鲜明地表现出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对魔术爱好者们来说是有着更多愉快回忆的,因为每个周五晚间的电视黄金时间都会有100分钟最新制作的魔术节目,那就是江苏卫视摄制的大型魔术专题季播节目《超凡魔术师》。新世纪的前十年,电视台制播的魔术专题节目曾经火爆一时,《魔法训练营》《魔星高照》《金牌魔术师》《大魔竞》《魔法时刻》等众多节目相继播出,成为魔术爱好者们的难忘记忆。但近些年,魔术专题的电视节目变少了,时间上最接近的《大魔术师》是2014年拍的,也已经播过好几年了。《超凡魔术师》的播出,让一些魔术爱好者又找回当年"追看"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快速寻牌     
陈振豪先生是一位久居危地马拉的华侨,今年80多岁了,非常喜欢魔术,很早就参加了国际魔术师协会,研读过许多魔术书籍和资料,也有许多成功的业余演出实践并获得过奖励。上世纪90年代陈先生在桂林参加过桂林国际魔术节后,同国内的魔术师们交上了朋友,有许多魔术方面的书信来往,曾为国内的魔术师定寄魔术期刊、邮寄复印资料和亲手制作的道具样品。每次收到他用久已生疏的繁体中文写来的魔术书信,我的心中总是非常感动,深深体会到他对中国魔术的关心和期待。此次发表他写来的两篇扑克牌稿件,让更多的魔术师分享到他的这份热忱和友情。——编者  相似文献   

7.
我原是一名杂技演员,是在1999年桂林国际魔术邀请赛中喜欢上魔术的,在这次活动中我结识了香港魔术师邓子梁,我很喜欢他所表演的扑克牌魔术,他也很热心地教给  相似文献   

8.
第四届中国·宝丰魔术文化节的一大亮点是邀集了国内外11个曾获金奖的魔术师进行嘉宾专场演出.这些魔术节目品种丰富.魔幻魅力十足,既有高超的技艺,又有动人的表演.而且风格迥异.品位高雅,无论是熟悉魔术现状的同行,还是普通观众都会从中感受到魔术奇幻带来的乐趣.魔术爱好者们更能从中得到创作的启迪.可以看得出晚会组织者在选择演员和安排节目上眼光独到,下了很多功夫。  相似文献   

9.
《大魔术师》是一部风格特别的电影,严肃的时代氛围和无厘头的男女情感、奇诡魔术表演搅在一起,使观众褒贬不一、反应两极,喜欢的人看得特别开心,不喜欢的人认为胡编乱造、不知所云。抛开天马行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逻辑不论,我以为其中的魔术部分还是靠谱的,魔术师们不妨一看。首先导演对魔术的理解是正确的,既没像粉丝一样,把魔术神话到像是能够解决人生的一切问题(原名小说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以想象中的魔术包打天下),也没有像傲客那样存有偏见,把魔术贬损成洋相百出的雕虫小技。电影对魔术的表现就像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品,按生活中的原貌,把它作为魔术师的职业表现,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魔术和魔术师塑造非常正面,这些都是魔术师所乐于见到并且能从中受到启发学到东西的。和所有魔术题材的电影一样,电影中的魔术大部分都是电影特技做出来的,但编造中并没有离题千里,没有为卖弄技术而使魔术不像魔术(最后的"七圣法"除外,"七圣法"的表现与事实严重不符,真实的"七圣法"应为"杀孩不死",而非"香薰致幻")。哪怕在电影里,魔术的奇幻与巫术的奇幻、神话的奇幻也应该是各有不同的,味道上不能混淆,否则人物的身份、行为就不对了,但这不同在哪?似乎又说不清楚。只能靠感觉,这一点电影中把握得较好,电影特技作的魔术都像魔术,甚至我以为可以在真实的舞台上复制,当然不是说所有的细节都复制.而是说可以模仿电影中魔术的那种感觉和节奏。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申报很是火热,相比之下魔术中老的遗存不多,许多节目都缺乏实物道具和影像资料的留存,比如"纸鼓魔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曾很受欢迎,魔术师们无人不俱备一个,可惜随着时代变迁,纸鼓魔术在现在的舞台上已不多见了,南派的纸鼓魔术在书面资料上还算有一点留存,北派是完全没有记载,所以我想尽我所知所会做一浅显回顾,为纸鼓魔术留下一些资料,使后人能够了解到纸鼓魔术的表演魅力。  相似文献   

11.
《杂技与魔术》2014,(3):25-25
4月7日,在市杂协魔术专业委员会举行的魔术沙龙中,沪上众多魔术师联名签署《上海魔术师职业道德公约》,市杂协副主席、著名魔术师周良铁,莫派魔术继承人莫少仙等40余位活跃在上海魔术行业的魔术师及爱好者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正(该论文获评"全国优秀杂技理论作品征集活动"优秀杂技理论作品)观众在看魔术节目时,希望看到魔术师表演的节目独特、新颖,而不是各个魔术师都表演的节目千篇一律。这就要求每一位魔术师都能创作出自己的魔术节目,而不要成为昨天买道具今天就成为"魔术师"的魔术师。一个完整的魔术节目,可以说由四个部分组成:1.魔术节目的构思。构思又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意境构思,  相似文献   

13.
《杂技与魔术》2011,(2):61-61,50
在公考热和魔术揭秘热的时代,一道公务员考试题“切中时弊”,以魔术破解为题,考人的思维推理能力,您也来试试?在一场魔术表演中,魔术师看来是随意请一位观众志愿者上台配合他的表演。根据魔术师的要求,志愿者从魔术师手中的一副扑克牌中随意抽出一张并看清楚了这张牌,但显然没有让魔术师看到这张牌。随后志愿者把这张牌插回那副扑克牌中。魔术师把扑克牌洗了几遍,又切了一遍。最后魔术师从牌叠中取出一张,志愿者确认,这就是他抽过的那一张。  相似文献   

14.
《杂技与魔术》2009,(3):59-60
魔术师把魔术节目一般称之为“活”,老年间的解释是因为它是活命的本钱,而今有老魔术师把它解释为“要把每个节目演活.要不断地更新,把老活变成新活.这样魔术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延续下去”。我们小组成员非常赞同后一种说法.尤其看了青年魔术师刘谦的表演,更说明魔术更新的重要。一是别把老活一演到底,二是不要一味追随模仿他人,要在更新上多下工夫。  相似文献   

15.
钱币的消失     
魔术现象:魔术师向观众借一个钱币,聊过一些闲话之后,魔术师指着手里的钱币问观众:"这个钱币是你刚刚给我的吗?"观众说"是",魔术师说"非常谢谢",把它收进衣袋,然后说"我们变一个纸牌的魔术还是绳子魔术?"一  相似文献   

16.
2008年8月8日到12日,第三届釜山国际魔术表演大会在韩国釜山国际展示中心举办,40多位世界各地魔术家应邀到会,上千名韩国魔术爱好者到场参与。同一般魔术师们主办的国际魔术大会不同,釜山国际魔术表演大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50年代,我从日本实用百科丛书中看到,日本魔术师大野万平所著《魔术的表演方法》中载有两套数学原理的骰子魔术,很有意思,现介绍给大家。巧猜三骰点数表演:魔术师拿出三个骰子,交给一位观众,请他在魔术师看不到的情况下,将三个骰子掷出,将掷得的点数相加。然后在三个骰子中任意拿起一个,将其底部的点数加入得数内。再把这个骰子掷一次,把掷得的点数也加入得数内,不要对魔术师说出最后的得数,魔术师却会猜出。  相似文献   

18.
无法逃脱     
效果这个魔术属于精神魔术的表演范围。精神魔术师在解释了将要表演的魔术之后,离开房间,到屋子外面稍做停留(可以有多人陪同,以保证其没有偷听偷看到房间里的情况)。在精神魔术师离开之后,屋里的观众稍作商议,选出一个杀人命案中的"被害人",  相似文献   

19.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世界各国的艺术表演中都不乏爱情的表现,魔术也不例外,特别是在互动魔术中,许多年轻的魔术师喜欢加入爱情元素,比如帅气的男魔术师喜欢从观众席中请上年龄相当的美女作临时助演,对其变出玫瑰花、巧克力、红心、红唇等象征爱情的物品,或是邀其加入"一见钟情"、"心心相印"的表演情节。不过笔者也观察到,在一些国际魔术大会的国际嘉宾互动魔术表演中,这类的"表白、追求""成功率"却并不高,往往是魔术师使出浑身解数,美女却"不解风情"、没有应答,没有表示,或者只对其魔术效果表示一些认可,此时的魔术师就像是一位失恋者,表现出一脸茫然和失落……从"剧情"完美的角度讲,这种表现多少影响到了演出的效果。国际级的魔术大师在表演中"追求爱情"都屡屡碰壁,一般的魔术爱好者想用此情节表现出好的效果岂不是更像是痴人说梦?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最主要原因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含蓄的民族,对于爱情追求,女孩们往往都会表现得比较矜持。其一,魔术师对临时请上来的美女的个人情况并不了解,她是否已婚?是否已有男朋友?此刻她的男朋友(丈夫)是否正坐在观众席中,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美女不方便对魔术师的“追求”有所反应。其二,即使请上来的美女确属单身,对魔术师也有好感,但大庭广众之下也还是会不好意思,会加以婉拒。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曾经,魔术是阳春白雪,是魔术师们的专利;那么现在.魔术已经深入民间。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老百姓喜欢魔术.不仅仅是因为享受魔术表演中的那份神秘感,更因为魔术给他们打开了一个美丽新世界,让他们平凡的人生中多了一抹亮色。来自德国的魔术爱好者弗尔克·林德纳对此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