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通过对随机抽取的2088则征婚启事的分类分析讨论,对初婚与再婚男性的择偶标准和初婚与再婚女性的择偶标准从自述条件和择偶要求二方面进行比较探讨,找出其中的共同之处与差异所在,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相关的心理分析,进而得出初婚男性、女性及再婚男性、女性择偶的主要标准倾向.  相似文献   

2.
婚姻缔结的过程并非机械的一种男女性别配对,而是具体而复杂的社会文化过程。在经济与文化趋于多元的当代中国社会,择偶困境往往是受宏观现实的多种影响所造成的。因此,择偶难问题不仅是农村男性的个人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问题,而为了保障农村男性青年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对农村男性择偶问题加以关注,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婚恋对象,解决择偶困境。  相似文献   

3.
社 会实践 ,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基础和活力 ,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的认识的形成和发展 ,对当代青年学生品德的形成和修养的完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是当代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同时也是他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走向社会的窗口。这是由社会实践的客观性和我国教育培养目标决定的 ,同时又是和当代青年学生自身修养具有的特点密不可分。参加社会实践 ,是当代青年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也是社会对他们的一次实践教育。当代青年是一个生命力旺盛的群体。他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方位…  相似文献   

4.
高学历女性的情感困惑已经引起了社会学研究者、教育学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提出高学历女性婚恋难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青年男性择偶标准中对照顾家人、操持家务能力和年龄的重视程度;青年男性对高学历女性的年龄状况、相貌身材、生育状况的认知评价;青年男性的学历、传统择偶定势、审美标准、认知偏差和情感反映;高学历女性择偶标准较高和社会舆论、经历挫折带来的自卑心理、对比失落心理、恋旧心理、"隔离"反应等。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的最后10年看我国青年婚恋观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最后10年青年婚恋观变迁的主要特点是择偶中自主意识明显增强,择偶范围从地缘、亲缘扩展到业缘.择偶中爱情已占重要位置,经济地位的重要性逐渐上升.性开放从幕后走列台前,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离婚与婚外恋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6.
城乡二元结构下大批农村青年外出到城市就业,受城市文明的影响,外出务工经历正在解构农村青年的传统性。通过对L村外出务工青年的个案调查,呈现了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青年在日常生活习惯、消费方式、择偶方式、价值观、人际交往方式等方面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7.
城乡二元结构下大批农村青年外出到城市就业,受城市文明的影响,外出务工经历正在解构农村青年的传统性。通过对L村外出务工青年的个案调查,呈现了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青年在日常生活习惯、消费方式、择偶方式、价值观、人际交往方式等方面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8.
当代青年的婚恋问题日益成为家庭与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在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下,我国社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在社会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青年的婚恋观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青年男女的婚恋观由过去的单一模式转向多元化模式,不仅在观念上有所进步,实际行动上也大有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用法律和道德加以正确的引导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形势下,提高和培养青年一代的道德修养,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富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大事,而且是青年体育教师自身向往未来,向往现代化,完善自我,贡献社会的内在需求.现就如何加强当代青年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笔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这点看法有笔者的亲身体会,观察后的思考,听教师讲课后的启发等),仅供参考.O  相似文献   

10.
唐代家庭择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择偶决定权和择偶标准的变化上。个体的发展是促使择偶行为变化的根本原因。唐代开放的国势及各种社会思潮的涌现,为个体在国家和社会中角色行为权利的选择提供了支撑物,促使个体择偶行为的变化。在唐代除传统的择偶现象外,还出现了再次择偶和自主择偶情形。  相似文献   

11.
在电大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手段,如何利用课堂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值得教师认真思考。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希望能与同行交流。一、《思想道德修养》教与学现状1.学生状况当代的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其主流是好的、可以肯定的。他们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新人.希望做到个人与社会兼顾、义与利兼容、奉献与索取兼施,最大限度发挥个人优势,实现人生价值,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贡献。但是也应该看到: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科技文化交流更广泛,信息传播更迅速,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为高校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其中“诚”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精神的重要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中“诚”的理念引入到德育中,让青年大学生将“诚”的精神文化内涵,内化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动力,可以助力大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使高校德育的理念与方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路径中,传统“诚”文化的精神价值也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当代青年群体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只有青年群体对国家、对中国梦产生深刻认同,才能积极推进中国复兴之路的发展进程。文章首先阐述了国家认同、青年群体的国家认同与中国梦的涵义,其次,在分析当代青年群体国家认同的现状和对中国梦理解与践行的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了当代青年群体国家认同对实现中国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恋爱观、婚姻观教育是我国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人恋爱是否和谐、婚姻是否幸福,与其持何种恋爱观、婚姻观有直接关系。构建正确的道德观、法律观,是90后大学生人性完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通过调查分析,说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对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的影响,论证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构建当代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完善人格再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当代高校极为重要的思想理论课程,同时也是当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渠道,对当代高校职能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选择、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服务社会的途径选择、文化传承的渠道构建。实现高校的四大职能,需要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塑造高尚人格、培养公民意识、拓展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当代青年学生在一步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生伟大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关心、关注、关爱青年的成长、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对当前当代青年学生的人际价值现行为模式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当前当代青年学生对人际价值观认识、理解、行为等方面做深入研究,为全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甘肃部分普通高校的青年体育教师的师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甘肃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师德的主流较好,但是少部分青年体育教师师德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育人意识淡化,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等.改善甘肃青年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状况须充分认识高校青年体育教师师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引导青年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修养.并逐步完善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身体成份、机能和运动能力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1985-1995年对北京市属高校19~22岁男女大学生5 405人分别进行了皮脂厚度测量以及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各项指标的测试.研究认为:1)目前高校男女大学生脂肪量和体脂%有明显增长趋势,瘦体重明显低于日本和欧美青年;2)男女大学生各项身体素质除部分有所提高外,其它各项素质,尤其是男女生速度和耐力都呈现明显下滑趋势,我国男女大学生身体素质和体力水平明显落后于日本青年; 3)目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体力水平下降的情况应当引起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院校领导的关心和重视.  相似文献   

19.
在多元文化碰撞的今天,依托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是对青年认知历史、提升修养的过程,也是在新形势下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成才的特色有效途径。本文以四平市为例,对以红色文化资源依托做好青年革命传统教育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0.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追溯历史,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青年群体可勘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适应当代国际国内形势在一系列有关青年的重要讲话中,逐步形成了其内涵丰富、逻辑鲜明的青年观。习近平青年观对当代中国青年提出了明确要求,塑造了青年"应然"之风貌。在其青年观中对青年寄予厚望且就青年的培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这对于高校高效开展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