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前儿童的自我认知、对他人的认知、对社会环境和现象的认知和对社会规范的认知都需要在成人的指引下趋向成熟,获得对他们发展有用的认知,形成比较稳定的社会性情感。当孩子做了应该感到羞耻的事情时,情感上没有反应,成人有责任唤起他的羞愧感。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考查了180名10—12岁儿童羞愧感理解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10—12岁儿童能够理解羞愧感,在理解程度上有年龄差异;(2)“公开化与私人化”与羞愧感的产生密切相关,而“个人无能与违背道德”与羞愧感的产生无关,却与内疚感的产生密切相关;(3)10—12岁儿童认为产生羞愧感主要是由于不适的行为和害怕被公开。  相似文献   

3.
自倡导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严禁体罚以来,人们谈"罚"色变。惩罚教育不等于体罚,其在教育中有自己的作用。惩罚教育的实质是为唤起学生的羞愧感以防止纪律丧失权威,重塑规范的神圣性,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羞愧感在惩罚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理解羞愧感与惩罚教育的关系,如何运用羞愧感以实施惩罚教育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4.
和一般道德规范一样,耻道德的产生也离不开道德主体的内在情感.而同情心、羞愧感和内疚感构成的"情意丛",作为耻道德的情感内驱力,为耻道德的产生提供了内在心理机制上的担保.  相似文献   

5.
6.
于丽萍 《宁夏教育》2006,(12):69-69
惜物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承担责任的积极情感。我们要珍视自己、他人和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要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承担义务。惜物感是一种道德情感,它是人们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符合尊重自然环境并承担责任这样的社会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它是由那些能满足人这样的社会道德行为准  相似文献   

7.
学业羞愧情绪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一种"破坏性"情绪,具有学业羞愧体验的学生会在认知和行为上有一系列的表现。对学业失败的知觉、不可控的归因方式、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知觉都会影响学业羞愧情绪的产生。学业上的羞愧情绪虽然具有消极作用,但也可以对部分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羞愧情绪的双刃剑作用,并采取具体措施,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羞愧韧性,发挥羞愧情绪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最珍贵的便是情感.纵观人类的奋斗史,我们可以看到,情感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它可以使天堑变为坦途,使绝境化为佳境,使黑暗迎来光明.可贵的是道德情感,而更加可贵的是人类发明了传承它的通衢大道——德育.本文逐次对道德情感的构成要素、表现特征、培养要点等作简要介绍和探讨,以便让读者对道德情感有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最珍贵的便是情感。纵观人类的奋斗史,我们可以看到,情感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它可以使天堑变为坦途,使绝境化为佳境,使黑暗迎来光明。可贵的是道德情感,而更加可贵的是人类发明了传承它的通衢大道——德育。本文逐次对道德情感的构成要素、表现特征、培养要点等作简要介绍和探讨,以便让读者对道德情感有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数感是对数的一种感悟,它不像知识、技能的习得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积累经验,经历一个逐步建立、发展的过程。低年级儿童数感的培养很关键,因此,我们应该让儿童在情境感知、操作领悟、应用深化上递进实现对数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儿童道德情感培养途径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道德教育来完成.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重视从儿童自身发掘道德情感培养的生长点,为儿童创设良好道德情感培养的家庭环境和建立有利于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2.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趋势是由“他治”到逐渐形成“自治”。他治的儿童没有道德自主性,受他人支配,而自治的儿童在道德问题上则是由自己支配自己。在他看来,儿童道德培养的关键是培养儿童的道德自治。同时他还指出,道德自治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成人良好的方式能促进儿童道德自治的形成,而一些不当方式则会阻碍儿童道德自治的培养。根据皮亚杰的这一观点,笔者认为培养儿童的道德自治关键是调动儿童的主体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来的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我国的许多研究者对它进行了翻译介绍和研究。他们认为,自我效能感影响我们面对具体活动任务时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选择过程和动机过程等。一个人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是事业成功、学习生活顺利的基础和动力。从小培养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对其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实验中的疑惑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在引学设疑,过程解疑,实验后质疑.在物理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以巩固和提高各种能力,在活动载体中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道德学习以主体人格培养为目的,注重学习的主体性、过程性和全员性。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影响学习课题的选择、思维和情感反应模式及新学习的进程与质量。培养和提高自我效能感应让学生在道德学习中感受幸福和进行积极的归因,理性对待失败和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自我效能感理论,影响学习困难儿童自我效能感发展的因素,以及培养学习困难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黄勤锦 《教学研究》2006,(6):483-486
研究性道德学习以主体人格培养为目的,注重学习的主体性、过程性和全员性.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影响学习课题的选择、思维和情感反应模式及新学习的进程与质量.培养和提高自我效能感应让学生在道德学习中感受幸福和进行积极的归因,理性对待失败和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自我效能感理论,影响学习困难儿童自我效能感发展的因素,以及培养学习困难儿童自我效能感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的意味、数学的影子,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解决,即会“数学地”思考。但人们对数感的认识不尽相同,那么,应该如何认识数感并培养学习的数感,值得我们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思维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本文探讨了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