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常可以听到"老师,我最怕数学科了,总是觉得太难学好!"这样类似的学生话语.在很多的学生眼中,数学科是一门"枯燥、难懂、无聊、不知所云"的课程,多数学生总是对数学有种莫名的恐惧感,不知道应该用何种方法能够学好这门课程.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脱节!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上,我正在给学生讲解《背影》这一篇文章,当我讲到父亲跨过月台给儿子买橘子的时候,我说:"从这一件事情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那份浓浓的爱。"突然,我听到一声小声的嘀咕:  相似文献   

3.
布鲁诺说:"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感兴趣的最好的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我想说:要想让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值得学习,就必须让他们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一旦学生们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正地入门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信息技术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是无穷的,达到欲罢不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董月娥 《辅导员》2014,(2):50-50
每次走进教室,都能看到一些学生在"抄作业",也经常听到一些老师说学生的作业是"抄"来的。在调研中,很多学生反映"不会做呗""作业太多呗"等。对于学生的这种行为,我更多的是理解。  相似文献   

5.
郭涛 《考试周刊》2011,(46):224-225
我不只一次听到一些家长对我说:"老师,拜托了,你的话比我们家长的话管用……"也不只一次地看到孩子扬起天真的笑脸自豪地对自己的父母说:"我们老师说的!"每当听到或看到这些的时候,都会有一股股暖流流进我的心田。学生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美好的、纯洁的,  相似文献   

6.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许多有效的探讨。在许多的公开观摩示范课教学中,这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当老师说"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每个学生马上都开始了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教室里很是热闹,可小组内谁也没有听清楚同伴的发言。个别学生"代表"了全班,成了专门的发言人,更多的只是旁观者。  相似文献   

7.
王丽华 《考试周刊》2012,(53):183-184
一 一个课间,我习惯性地来到教室的垃圾桶旁,翻看是否有学生吃过的零食的包装纸时,发现了一个罐子。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人喝可乐或雪碧了,而这是违反班级公约的。我边向讲台走去边平静地说:"有谁喝饮料了呀?"学生七嘴八舌地反映:"老师,好像还有人喝啤酒了。""对,我也闻到啤酒味了。"…… "啤酒!"听到这两个字,我的火一下上来了,才初二的学生就敢喝啤酒,还公然在教室内喝,真是胆大包天。  相似文献   

8.
潘昕光 《班主任》2013,(10):44-45
临近考试,我正带学生们一起复习。"《春夜喜雨》的作者是谁?"我问道。哗啦一声,台下举手一片,只有小勇低着头没举手。"小勇,你来回答。"听到我叫他的名字,小勇显得有些惊慌,赶紧站起来说:"豆腐。"我噗嗤笑了:"豆腐,还豆浆呢!"学生们哄堂大笑。"老师,他说的是方言,普通话不标准,应该是杜甫!"有学生解释道。  相似文献   

9.
徐永晨 《班主任》2012,(6):54-55
"咚咚咚",教室里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习惯性地说了声"请进",推开门的不是学生,而是小伟同学的家长。只见他怒气冲冲地说:"徐老师,你出来一下。"我心里一紧,出什么事了?看到家长的态度,估计问题不是马上就能解决的。于是,我安排好学生上自习后,就去见家长。我还没开口,家长就生气地说:"你的班规合理吗?"我一愣,说道:"您说说,有什么地方不合理?"家长说:"中午小伟没有佩戴胸卡,被学生会查到了。听孩子说,你们班的班规规定,不带胸卡,每次要给班级每个学生买一个雪糕。这一算,最少得25元钱。"  相似文献   

10.
无意间听到这首《班主任之歌》:"都说你是最小的主任,管着一群长不大的孩子。都说你是最大的园丁,画出我们成长的年轮。都说你是最大的官,管着未来的部长将军。都说你是最好的人,就像我们的父母双亲"。作为长期担任班主任的我感触颇深,回顾与学生们朝夕相处的日子,根据我的切身体会,谈谈我做班主任工作经常使用的"五心"。  相似文献   

11.
今天晚上,表哥过生日,我应邀到他家去吃饭。到了表哥家门口,摁了好久的门铃,却不见表哥来开门。又过了一会儿,姑姑才来开门,她说:"你表哥在做作业,我在厨房炒菜,刚才没听到门铃响。"我大吃一惊,"什么?过生日还要做作业?"姑姑无奈地说:"都是他爸硬要他做什么奥数题,弄得过生日还忙个不停。"听了姑姑的话,我心中仿佛被什么堵住似的,刚才的好心情一下子全没了。  相似文献   

12.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师:"今天的数学作业是……""是《每课一练》第×页。"没等你说完,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了:"我已经完成了,可以玩了。""我也做好了。"  相似文献   

13.
朱丹丹 《班主任》2012,(11):29-29
我曾经是一个忽视课堂评价语言的老师,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常常用"好、不错、还行"等简单的语言进行评价,有时甚至没有评价,只是两个字"请坐"。教研室杨老师听了我的课后,指出了我的问题。我发现杨老师讲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不再吝惜对学生的赞美。我开始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学生读书的音质不错,我说:"你的水平和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相差无几。"学生写了一篇不错的文章,我说:"其实你的能力已经达到了作家水准。”……听到这样的赞美,学生总是笑嘻嘻的,我也很得意,以为自己已经懂得了课堂评价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1案例上课了,教室里却一片混乱。我火了,拍着桌子大喊:"别说话!"听到我的喊声,还有几个学生继续无视我的存在,仍然在争论着什么。我气愤异常:"听到没有,别说话!"我被学生激怒了,声音特别大。学生默默地坐着,不敢出半点声音。我开始上课了。但我感觉这40分钟是那么难熬,学生没有一个人回应我。我心里窝火极了。  相似文献   

15.
青蓝 《教师博览》2012,(12):30-31
晓雯恨恨地说:"我这辈子都被他们毁了!"听到这句话时,我着实被吓了一跳。晓雯说的"他们"不是别人,而是她的父母。晓雯说,从记事起,家里就是硝烟弥漫的,一年到头,父母不是在吵架就是在冷战,365天难得有几天和睦的日子。母亲是个懒散的人,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于学生来说,早读课自然就很重要了。以往的清晨我很少听到琅琅书声。我对学生做了调查:"谈谈你对早读课的看法。"成绩好的同学说:"每天早读都读这些内容,这些文章我从头至尾都读了几篇了,没有读出什么新意来,可老师总是让我们读这些。"  相似文献   

17.
顾宜倩 《成才之路》2011,(12):85-85
在学校,经常会听到一些同事感慨:"现在的学生真难教,对他好吧,他不领情,还说你是没事找事;要是你对他严厉,他更会抱怨连天,说管得太多,他没有自由,有时还故意反着给你干。"无独有偶,我也在私下里听学生议论说老师太教条,不懂得他们的心理,不尊重他们。这些都说明,"师与生"这对传统意义上的对立关系,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使整个班级工作举  相似文献   

18.
秦国英 《考试周刊》2011,(82):18-19
听课的时候,我常常会听到老师说:"真不巧,这堂课讲试卷,没什么可听的。"事实上,试卷讲评课不仅有很多地方可听,甚至上好一堂试卷讲评课比上新课还难。高三复习离不开试卷,通过考试既可以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9.
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卡罗纳》一文,我大胆取舍,淡化"悲痛"部分,强化"关爱"部分,紧抓"面对卡罗纳的悲痛,大家是怎么做的"这一统领性的问题,使学生品出了浓浓的爱意。一抓老师的语言,感受爱师:说到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我想你们一定听到有个人的声音一直在卡罗纳的耳边回响,在我们的耳畔响起。在脑海里面快速搜索一下,谁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爱意?生:"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  相似文献   

20.
让留级生抬起头来走路北京曹香荣开学那天,教导处的李老师领着一个男孩来到我们教室门口,对我说:"他叫韦童。"听到名字,我明白了,这就是分到我班的留级生。我让韦童进教室,他哭了,难为情地说:"我不去,我怕......"我猜透了他的心思,拉着他的手说:"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