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普爱人格"是指在普爱心理认知下自觉践行爱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的人格特质。提出把塑造"普爱人格"作为当下中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其核心是把"爱"作为人格的重要元素予以培育,这在心理学上既有广泛的依据,又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塑造"普爱人格",包括执政党、政府、各行业在内的一切公民、组织与团体,都得付出努力,营造"普爱"社会心理。作为教育者,要努力学习心理学,自觉运用心理学,普及爱的认知,普洒爱的温暖,弘普爱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普爱人格是指在普爱心理认知下自觉践行爱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的人格特质。提出把塑造普爱人格作为当下中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其核心是把爱作为人格的重要元素予以培育,这在心理学上既有广泛的依据,又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塑造普爱人格,包括执政党、政府、各行业在内的一切公民、组织与团体,都得付出努力,营造普爱社会心理。作为教育者,要努力学习心理学,自觉运用心理学,普及爱的认知,普洒爱的温暖,弘普爱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现实的人,探求、描述和解释个人的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独特模式,并综合诸多足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品质,挖掘人潜在的力量。培养学生积极的职业心理品质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警察心理学课程改革应当通过各种心理训练方式,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提高学生对警察职业的适应力。  相似文献   

5.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是高等教育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不可或缺的要素。积极心理学是从研究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入手,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解读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而获得良好的生活。在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下,文章认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建构应从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容等几个方面来培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整体上处于基本和谐状态,但在地域文化及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差异化人格,容易导致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事务方面出现差异化的思想观念和处事风格。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沟通,紧张的宿舍人际关系和冲突时有发生。基于人格心理学的视角,构建当代大学生宿舍和谐人际关系,应积极加强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所需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宿舍人际交往氛围,适时加强关于宿舍人际交往的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型人格可以帮助个体更容易取得成功,从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有利于个体自我价值的体现。基于这一点积极心理学提出运用积极型人格理论来对学生进行积极型人格塑造。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思潮,特别注重人类的健康、勇气和爱等方面的研究。当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特别关注人格的研究,因为人格优势会渗透于个体的整个生活空间,从而对人产生长期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在具体的研究中应持这样的人格理念:(1)崇尚积极的人格特征;(2)注重人格发展的可塑性;(3)强调人格发展的建构性。  相似文献   

9.
童话承载着人们对儿童的深切关怀与成长期待,也以艺术的形式反映出生命个体从婴幼儿到青少年各个阶段的心理成长节律。本文以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为指导,发掘童话对儿童发展的隐喻价值,分析世界童话中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探寻童话对于儿童心灵成长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网瘾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在此视野下对“网瘾学生”进行分析,提出以健康人格养成为切入口,从个人层面进行积极主动的自我管理,从学校层面推行积极的干预策略,从社会层面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此养成“网瘾学生”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健康人格塑造的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其思想意识、人格素质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重视青少年人格塑造,是青少年健全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青少年人格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归纳和分析,并从心理学角度验证了不健康人格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实施健康人格工程,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人格不仅为创造性活动所需要,而且它本身就是人的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聪明才智是智力因素,是创造性的一种潜能,其实现需要人格的参与。人格是影响创造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谈了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塑造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甘雄 《考试周刊》2008,(5):121-122
积极心理学提倡关注人性积极的一面,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积极情绪,它与人格之间紧密相连且相互促进.本文试图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来探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含义及其塑造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毕生发展观的视角,关注大学生的人格优势将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关注三种积极的人格特质,为人格心理学课程设计提供新的思路(1)以积极视角解读日常生活,对人格发展进行积极赋义;(2)强调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评价;(3)培养积极的防御机制;(4)创建积极环境,促使积极改变。  相似文献   

15.
人格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合适的教学内容,还需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在教学中应妥善处理好课程考核问题和理论知识的本土化问题,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普爱·和润"理念,既是厚重历史栽培出来的树苗,又是素质教育浇灌出来的花朵。从导学预学、交流合作及点评概括三个环节,阐述了该理念对口语交际教学所起的向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健康人格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健康人格的理论基础之上,对人本主义健康人格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其对塑造现代人格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普爱·和润理念,既是厚重历史栽培出来的树苗,又是素质教育浇灌出来的花朵。从导学预学、交流合作及点评概括三个环节,阐述了该理念对口语交际教学所起的向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人格”概念的厘定和“人格”概念系统的建构,不仅是我们讨论屈原人格的前提,而且是对日益勃兴的文化人格研究领域中相关学理的澄清。“人格”是一个复合概念,是统合着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的语义子系统的有机构成,其核心是人格的主体性。当我们面对屈原这样一个史料记载少而又个性卓异、人格复杂的历史人物时,从心理学角度描述和解释其自然个性以及内心冲突,以文本为内证,参之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语境,是从他与自然、社会以及他自身的关系中来考察的,而这应该是一条亟待强化的学术思路。  相似文献   

20.
周宁 《西北师大学报》2002,39(6):119-123
“独白”的心理学遵循主客体二分法,把被研究对象化,表现为理性的独白、主体的自言自语和方法程序的独白。“独白”的心理学逐渐丧失了生活意义,研究被束缚在方法程序的壁垒之中。“对话”的心理学打破了主客体之间的界限,强调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对话的关系,生活意义回归到“对话”的研究当中。“对话”是心理学发展的方向,也是心理学重树在社会化和心理生活中的权威和地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