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对沈阳、南京两城市的四个社区的22000名16岁以上的居民进行含有176项答案的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到目前城市居民对参加体育活动的观念、行为、内容、形式、动机、效果、要求和建议等众多方面。运用社会学、预测学和人口学的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活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城市居民体育发展趋势为:少儿体育将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老年体育将出现持续不衰的发展势头;消遣娱乐性强的体育内容将受到更多人的欢迎,且出现“自发性”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豫北地区1800名城市居民的体育活动意识、体育活动动机、体育活动方式、体育活动环境、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等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城市居民有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消费观,但体育消费能力较低,由于经济基础的制约,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未能完全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3.
李晴云  熊云刚  马俊 《精武》2012,(29):65-66,68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遵义市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遵义市社区居民已经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适中,但学习和参加体育活动方式比较单一,项目不够丰富,且因阴天多雨的气候、缺乏时间、场地设施不完善、活动经费不足和缺少专业的指导员等因素的制约,使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受到一定影响。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沈阳南京两城市四社区的22000名16岁以上的城市居民进行了176项的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现在城市居民对参加体育活动的观念、行为,内容、形式,动机、效果,要求与建议等多方面。本课题运用社会学、预测学和人口学的基本理论,阐述了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所反映和提出的问题,对制定我国体育发展规划,为体育宏观决策,促进体育社会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贵州地区城市居民体育活动现状的问卷调查,获取当前贵州地区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社会指导员的指导情况、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和场所、影响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北京奥运会对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育环境的影响等调查资料,并对贵州地区的社会体育现状进行科学分析与论证,提出贵州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对策,旨在为贵州地区城市居民体育活动的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社区体育是全民健身群众体育活动的最基础部分,社区体育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群众体育的开展、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因此开展好群众体育运动必须从社区体育开始抓起。城市居民"社区化"已成为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变化的突出特征。社区是社区体育的载体,是社区人强身健体的主要阵地。我国中小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问题有经常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人群年龄呈"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即老年人和儿童人数较多,中年人、青年人人数较少。由于参加社区体育人群的局限性,社区体育的内容、社区体育的经费投入及设施也同样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调研,对新疆维吾尔族社区体育活动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显示,新疆维吾尔族中、小学学生对社区体育活动的兴趣程度高,近1/4的新疆维吾尔族中、小学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场所主要在社区。维吾尔族男生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明显好于维吾尔族女生。在各项社区体育活动的项目中,足球尤其受到维吾尔族男生的青睐。学生通过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已成为新疆学校体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新疆7个民族城市居民参加社区体育现状进行科学分析与研究,提出新疆7个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和谐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策,进而为构建和发展新疆少数民族的城市和谐社区体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采用调查访问法,对西安市城区128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通过归纳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就他们对居住的社区所开展的老年人体育活动的满意度,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进行体育活动的时段、地点、频率及组织形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西安市老年人退休后普遍存有渴望参加体育活动的心理,对目前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不太满意。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受到城市化进程、居民经济生活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城市居民体育的整体参与率相对于以前有较大的提升,但参与主体有待多元化;城市居民体育参与广度较大,但深度不够。建议提升居民健身参与意识,完善社区体育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