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文化传播不仅能为培育青年一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铺垫政治基础,而且能为青年一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实践路径。当前,部分高校教师存在自身淡化红色文化意识、红色文化教育手段过于单一、红色文化教育忽视实践教学等问题。对此,高校应采取加强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强化红色文化实践教学等策略,以红色文化传播推动青年一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红色文化蕴含着永恒的精神资源,其价值和持久生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井冈山红色文化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诉求,丰富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可视可感的历史素材提升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指明了培育和践行方向。运用井冈山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打造井冈山红色文化经典,凝聚人气和正气;依托基地,强化井冈山红色文化的辐射作用;搭建新媒体平台,拓展井冈山红色文化传播渠道;建立研究中心,完善研究机制。  相似文献   

3.
红色资源在价值观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中,区域红色资源具有特殊优势,如大别山红色资源中的大别山精神、服从服务大局的革命优良传统等。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的方法路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讲好"红色故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路径之一。讲好红色故事不仅靠讲、靠说,而且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如通过《红色历史文化通俗读本》阅读、红色讲堂、红色旅游、红色公祭、红色历史文化研究交流等形式把包含正能量的红色历史文化信息传达给受众,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熏陶。  相似文献   

4.
贾梦蕾 《成人教育》2014,34(9):99-102
通过对自媒体时代盛行带来的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碰撞分析入手,提出高校辅导员传统工作方式"信息获取慢"和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信息获取快"的对比、高校辅导员传播主流价值观和自媒体环境给高校学生带来多元非主流价值观的对比;并通过此两个对比,提出在自媒体盛行的时代如何使高校辅导员发挥培育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实现高校辅导员地位和作用的最大发挥,助力大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顺应时代要求,构建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路径,从而加快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自媒体给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挑战,着力探讨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路和路径,这是自媒体时代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值得密切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高校媒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传播的有效载体。面对传媒技术的快速变革,高校媒体要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向,从健全传播主体、拓展传播定位、丰富传播内容等方面,探寻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自媒体视域下社会思潮传播出现了新的特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在自媒体平台的传播是其理论魅力的体现、是实现新的战略任务的需要、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提升传播受众的媒介素养、用主流文化武装自媒体阵地、发挥政府把关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该渗透红色文化这一从革命时代流传下来的精神财富,赋予其时代价值,响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所以两者的培育至关重要.在阐述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精神的基础上,明白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与重要性,进一步从社会、学校和个人层面探讨实践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何彦亭 《甘肃教育》2023,(21):19-22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青少年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土壤,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孕育母体,是培育和践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切入点和突破口。本土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运用本土红色文化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应该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立足于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利用庆阳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探索出了一系列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途径,从而规范青少年的行为,提升道德素养,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家国情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形态。红色文化具有极强的革命性、开放性、大众性,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鲜明旗帜,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之基与力量之源。发扬红色文化传统,传承红色文化精神,推动红色文化创新,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文化自信所指的"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确理解和把握其科学内涵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与坚守是实现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因此,应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用红色革命文化熏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的定力;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自信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入正能量。网络正能量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表现为建立文明理性的精神格局、营造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构筑坚不可摧的思想护栏。充实主流媒体的正面信息量,发挥红色网站的正面引导作用,开展弘扬正气的网络文化活动,是基于网络正能量的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红色文化的传播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切实把红色资源开发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第二小学把"二七精神打底,红色基因铸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线,将二七精神的内涵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融合,贯穿于立德树人的课程体系中,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红色文化资源本身具有意识形态价值,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素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其价值指引、诱发激励、价值内化等功能,建立一个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网络文化等多领域、立体化的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自媒体作为新兴网络产品在青年群体中广受推崇,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因势利导,转变观念,创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本文从培育学生意见领袖、创建高校自媒体语言新范式、搭建自媒体多元化平台等多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创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的具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文化体系中先进的文化形式,红色文化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涵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契合之处,再加上红色文化极具感染力和丰富性,无可厚非地成了促进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依据和载体.从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方法、保障机制及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应用红色文化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方法:挖掘红色文化基因、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方法、优化红色文化教育保障机制以及在校园环境的基础上建设校园红色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江西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利用这些资源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有效手段,对江西实现发展升级、小康提速具有加速作用。当前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推进中存在着挖掘深度不够、整合传播不到位、利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应加大移动传播媒体推广;建立专项基金投入红色文化产业,建立红色文化产业园;挖掘红色文化传播新思路,创新育人形式,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大众化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9.
高校是汇集各种文化的大熔炉,是传播思想的高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社会的前列,成为研究、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阵地.为此高校要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义,肩负起落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重任,发挥好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并密切结合时代特点和实践规律,深入推进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自媒体在高校网络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日趋凸显,以层级带动为特征的次传播,以信用驱动为特征的社交传播,以破窗效应和蝴蝶效应为特征的裂变式传播,是自媒体语境下高校网络文化传播的基本特征,要引导自媒体条件下高校网络文化理性健康发展,必须恪守以人为本,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着力培育网络公共理性,健全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和危机处置机制,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