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姚文栋是晚清近代外交的早期研究者和实践者。他出洋游历,外交眼界开阔,于海防危机之外,较早洞悉中国滇缅边防的战略地位和潜在危险。为此,他实地查勘滇缅边界,积极献策滇缅边界防务,务实推动中英滇缅边界谈判的成功实现,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晚清清流派在思想观念、政争方式等多方面与守旧派相似,其以保守的政治态度和传统的价值观念活跃在清朝政府统治机构中,牵制着其他开新的政治派别.随着局势的发展,清流派实现了派系分流,其中一部分守旧分子最终成为了顽固守旧派.  相似文献   

3.
中法战争“镇南关大捷”后,广西提督兼广西边防军务督办苏元春励精图治,进行规模宏大的国防建设,开发边疆,发展经济,促进文化。本文拟以龙州一地为对象研究苏元春边防建设之贡献。  相似文献   

4.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晚清政治史既是中国近代史政治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广义清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的国内史学界借助清史资料建设"黄金时代"的东风,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从多个视角对晚清制度史、晚清历史事件与人物、晚清中外政治关系史等进行了更为充分、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其中,晚清制度史和事件史,仍旧是晚清政治史研究领域的重心。晚清史的整体研究仍在成熟、稳健的学科发展中继续保持旺盛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摘要:建国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晚清同文馆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同文馆本身、同文馆的历史影响、相关人物等方面,相关研究成果丰硕,成绩令人瞩目。但从整体上讲,仍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方法与理论创新、史料的收集整理等方面,该领域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6.
清末十年间,福建地区的民变事件不断发生,对当地的社会、政治、经济带来极大的破坏。究其原因,一是地方吏治的腐败,二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三是自然灾害的频发。福建的民变事件其表现形式以抗捐税、抢米、反洋教和会党起事四种为主。其影响的积极面如打击封建和帝国主义,同时也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条件,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伤及无辜等。总的来说,民变的积极意义大于其消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郭嵩焘以洋务见称,关于郭嵩焘是如何处理和看待教案迄今尚未见专题研究。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概括郭氏处理教案的原则为掌握时机、地方官要知洋情、讲求应付之方三方面。这些原则,依今天的标准看来,仍不失为适宜恰当,但并未见重于时,他个人的挫折其实就是中国处理外交事件的曲折。  相似文献   

8.
顺应时代产生的媒介使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和现代化运动的社会参与程度日益扩大,在此期间,传媒对社会性别产生着持续而深入的影响。媒介是以男性中心文化还是以两性平等的视角建构男女形象,在晚清这个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有着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李凤苞是晚清第一批走出国门的驻外使节之一,1878~1884年先后任驻德、奥、意、荷、法等国公使.李凤苞不仅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他在晚清海军建设方面有着诸多贡献.李凤苞在海防理论的译著、海军人才的培养、海军舰艇的购买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晚清国际法研究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学界主要就国际法传入中国的时间、林则徐翻译国际法、丁韪良与国际法汉译、晚清知识分子对国际法的认识与态度、国际法对晚清外交的影响等专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学术成果。文章对这些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介绍,同时指出本领域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和深化之处。  相似文献   

11.
孙家鼐作为晚清的教育家,他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他创办京师大学堂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完备的办学主张和办学理论。在他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及隶属于京师大学堂的医学堂和武备学堂,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留学生与晚清西学东渐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晚清的“西学东渐”催生出中国近代留学生。留学生在取代外国传教士成为西学输入的传播主体后,“西学东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此西方文化的输入纳入到中国文化发展的轨道,推动着中国近代新文化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在清王朝的对外关系中,中缅宗藩关系始终占据着一个特殊位置。因为这种关系的存在,清王朝对西南边界的划分一直比较模糊,缺乏明确的领土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其西南边防建设也成为一种摆设、形式。然而,在近代以来,因为英法的入侵,清王朝在加强自身西南边防建设的同时,也开始力图维持中缅宗藩关系的存在,从而成为缅甸抵抗外来入侵的坚强后盾。晚清中缅宗藩关系的这种特殊性,对于西南边防建设的研究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5.
北京现代中学教育的建立,自晚清政府推行新政始,并具有一定的首都和满族特权教育的特色。本文从经费、课程设置、师资、教材与考试改革、学生毕业与升学等各个方面,探讨了晚清北京中学教育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知识社会学和观念史的研究视角,对晚清西方形象研究这一课题涉及的问题和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和意义加以界定,希望提出一个研究的总体框架,为今后的具体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容闳生活于晚清社会转型大变革时期,他顺乎当时世界工业化发展的潮流和国内洋务派自强求富之急需,以“教育救国”为己任,筚路蓝缕,为晚清留美教育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其留美教育计划虽然中途夭折,但其影响仍就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8.
在晚清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聘请了大批日本教习和教育顾问,他们的出现满足了中日双方各自的发展和利益需要:一方面为中国晚清的改革需要提供了经验指导和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又契合了日本进一步在中国摄取更多利益的政策。从客观上来说,日本教习和教育顾问在一个时期和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社会发展培养了人才,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转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教会女学从创办到发展,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和较为完整的教育体制与办学模式,在中国女子教育史上起了某种开拓性的作用.教会女子学校的创办,其意义不仅在于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新型的知识女性,同时,也是对中国沿袭了数千年的"男尊女卑"封建陋习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屠寄在边疆史地学研究领域继承乾嘉学派的考据之风,倡导经世之学,反对空谈。中法战争后,屠寄选择边疆史地学研究是为了回应时代与社会的危机,同时也与其任职边疆经历有关;其研究综合前人学术成果,标举实事求是与经世致用,以求历史研究真正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借鉴和指导。他系统地提出许多颇有见地的新观点。屠寄对晚清边疆历史地理沿革的研究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意义,其治学精神对当今也有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