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理清了释道历史渊源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唐五代小说中道僧相争和道僧混融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俞晓红 《河西学院学报》2005,21(1):50-54,63
文章意在探讨唐五代白话小说中佛传题材篇目的佛典来源,试图理清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3.
唐五代小说中各种情形的掘墓现象非常多见,而其所涉及的一系列由盗墓取财、改葬和合葬、获罪新棺、误葬活人以及其他一些产生诸如此类掘墓现象的原因都与其当时存在的社会风俗、历史现实息息相关。唐五代小说中所记述的掘墓现象反映了当时流行的丧葬习俗。如改葬、合葬等风俗已经在社会上普遍存在以及人们对墓地选择的重视和对棺墓敬重的社会心理;小说中也记载了一些为世人所认可的掘墓现象,如在官司中若需要开棺验尸等。唐五代小说中所保存下来的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于研究社会生活史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唐五代仙侠小说的风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 :阴柔艳丽的浪漫情调 ;扑朔迷离的神异色彩 ;高蹈避世的隐逸倾向  相似文献   

5.
以唐五代文言小说中佛教小说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魏晋时期文言小说中佛教内容,梳理唐代佛教小说中出现的新变——讽刺。采用文献整理法,按照小说艺术手法,可将众多讽佛类小说分为三类,即对比嘲讽的方式、暗含讽喻的方式、巧用白描等。唐五代时期的讽佛类小说,代表着时人对待宗教的新态度,它摆脱了早期文言小说中对佛教的一味崇拜和宣扬,体现出更多理性的光彩,描绘了一幅幅不一样的社会文化画卷,文学色彩浓厚,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6.
唐五代小说中,胡商作为相当活跃的商人群体而存在,它的出现,构成了唐五代社会中一种独特的化现象,探讨胡商的来源地、来华原因、从事的职业、在中国的分布和胡汉融合的趋势以及唐五代人对待胡商的复杂心态等问题,有助于对唐五代小说中的胡商现象进行整体的把握,并由此探寻胡商现象所蕴涵的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唐代的传奇文学创作出现繁盛局面.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业已跨入成熟的时期.唐传奇驱除了长期盘踞在魏晋南北朝小说中的鬼神世界,大大提高了小说创作的艺术."五四"以来,关于唐传奇的研究呈现不断深入的局面.程国赋新著<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在唐五代小说研究的创新求新道路上迈进,将小说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在此方面作出了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追寻唐五代婚恋小说中“姻缘命定”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从宿命观视点剖析:在清新、活泼的时代气息表象下,终唐五代婚恋领域不自由的态势与实质。  相似文献   

9.
论唐五代小说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五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它的出现表明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已摆脱子、史的束缚,逐步走向成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指出唐人“有意为小说”,叙事艺术的增强是唐五代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唐五代小说的叙事艺术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勾勒唐五代小说叙事视角的多样化以及各种叙事视角自身的特点;二是在叙事时间上,标注年号、有意识“扭曲时间”,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预叙等叙事笔法的运用构成唐五代小说独特的叙事时序;三是叙事结构上,呈现出程式化、板块状的特点,作还通过设置“小说之眼”,使叙事结构趋于谨严、完整。  相似文献   

10.
唐五代白话小说往往儒道释三教观念并存,作品援儒入佛,宣扬忠孝,意在借助中土传统伦理观,搭建中土受众对佛教文化的心理接受平台.  相似文献   

11.
唐五代"红叶题诗"小说自它产生之日起便盛传不衰。立足文本加以解读,可发现其成为唐五代社会一个独特文化现象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红叶意象所具有的美丽而凄凉的美学特质,唐五代人好奇的心理和审美情趣,相对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等,通过对其文化内涵的阐释,可以揭示唐五代宫女的悲剧生活以及当时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12.
《全唐五代小说》是一部唐五代时期的断代小说总集,它为这一时期的文学、语言研究和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文本。但书中还存在微瑕,文中对该书的校勘提出了十余处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3.
晋唐五代时期,江西涌现了陶渊明《搜神后记》、胡慧超《神仙内传》、卢肇《逸史》、王毂《报应录》、王定保《唐摭言》、沈彬《张怀武》等一批小说作家作品,这些作品以江西大地为环境背景演绎故事,再现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真实地记录了3至9世纪江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历程,多层面地反映了江西民众的生活风貌、世态人情和社会心理,是那一时期江西民众的生活史、心灵史和风俗史,有很高的认识价值、文学和文化价值,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揭示我国传统小说脍炙人口,走俏文化市场的一个原因——佛道文化孕育了我国传统小说的人物崇高美、情节圆融美、环境奇幻美,也同时造就了以佛道混合的文化积淀为基础的艺术欣赏心理。  相似文献   

15.
《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一书,独辟蹊径,视角新颖,胜义纷纶。作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入手,借助语义学、训诂学、文化学等平台,寻绎出早期白话小说的形制特征及其与汉译佛典的文化源流关系,为变文讲唱文学中的叙事性作品确定了"白话小说"的身份并予以小说史意义上的定位。  相似文献   

16.
佛教与道教在其教化的历史中呈现出复杂的关系形态。它们不仅为了争取教化的权力而进行激烈的论争,而且在若明若暗地相互吸收对方的教义为我所用。另外,它们还在客观上达成了强化儒家教化的“共谋”。  相似文献   

17.
唐五代白话小说中的诸多篇目,表现了释家修道说法、示现化导的人生观,颂扬了佛祖和释子舍身求法、救度众生的信念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小说在唐五代时走向成熟,表现之一是此时的小说中开始大量夹杂诗歌。唐五代小说中诗歌具有叙事性强、通俗化、多绝句的特点。从艺术功能上看,这些诗歌具有刻画人物和组织结构的情节因素作用以及抒发情感、发表议论非情节因素功能。  相似文献   

19.
黄静 《文教资料》2008,(30):11-14
唐五代是诗词关系最为复杂的时期之一,受诗歌的影响,唐五代词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初盛唐,多齐言词作,多歌诗,诗词混合;二是中唐,出现"依声填词"之作,但数量不多,更多的则是具有绝句风味的词作;三是晚唐,至温庭筠,诗词开始分界,但这种自觉的创词意识在当时并不普遍;四是五代,诗词分离,词真正走向独立,但"诗尊词卑"意识依旧存在.  相似文献   

20.
中土传统的时间观趋于永恒无止的单向性、一维性,空间观则无论二维或是三维,都带有封闭性、自我性特征。释家的时空观,是无限开放的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三生三世的时间和三千大千的空间的结合,构成了佛教文学的神幻世界。以变文为主体的唐五代白话小说,受此影响,也呈现出与传统文学有异的时空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