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文本,依据文本提供的材料或信息去教学。对文本准确、深入地解读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最基本环节。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下,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凭借自己的经验,当然也凭借教师提供的一些阅读规则,去体味语言,去寻觅文本语言背后的情感和意蕴,最终实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逐渐积累一定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读者靠目视或口诵,从书面文字符号中理解和提取意义的学习活动”。①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说的“阅读”是教师引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对文本进行认知、理解、吸收等复杂的学习过程;是小学生以书面语言为依据,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自己的内部语言去理解和改造文本读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苗艳 《教书育人》2011,(10):57-58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儿童是阅读教学的主角,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儿童自己的行为。因此,展开阅读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将阅读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直接去面对、去阅读、去感受、去体会、去学习语言。如何使感受性阅读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呢?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自身阅读经验引领学生阅读实践的过程.教师首先要凭借自身的阅读经验“浸入”文本,借助文本细读发现、挖掘课文独特的教学价值.教师走进文本的深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决定了学生解读文本的深度.教什么决定怎么教,“教什么”取决于教师能够在文本中“读出什么”,因而教师细读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的重要基础.下面以《项链》为例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而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注重的往往是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把自己的理解传授给学生,学生的阅读活动完全是被动的,他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感受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这样的阅读活动显然偏离了阅读的本质,是与新课标相悖的。  相似文献   

6.
依托文本,还原对话,能让学生去积极体验文本所表达的意义,并能鼓励学生以灵活多样的阅读方法去阅读,不仅读出文本中隐含的深刻意义,甚至读出更丰富、多元的含义。与作者、作品进行心灵交流,在交流中迸发创造的火花,凭借文本而又超越文本。阅读成了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共享经验,共享思想,共享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赋予阅读教学新的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既然如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找到阅读的感觉,从阅读中得到营养和教益。因此,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8.
蔡良燕 《新疆教育》2012,(16):173-174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从其排列顺序可以看出,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文本是阅读和阅读教学的凭借,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大力提倡主观式阅读,主张阅读要读,要学生直面作品,用自己的眼睛去触及,用自己的心灵去抚摩作品。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是让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走向学生,把结果讲解给学生听。因此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阅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引领学生充分阅读文本,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富有个性的新颖见解。  相似文献   

10.
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基于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多重对话。阅读教学的多边活动既是师生与作者的对话,也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活动,努力寻找对话空间,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使学生通过语文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一、文本:阅读的特殊对话者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阅读时要从文本本身出发,通过与作家、文本对话,碰撞出思维火花,用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去寻求对文本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正>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要素,也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用自己的阅读经验引领学生阅读实践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水平直接决定着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文本解读历来被视为语文教师的"看家本  相似文献   

12.
张文 《甘肃教育》2008,(16):36-36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应确定学生为阅读主体,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  相似文献   

13.
<正>一、转换角度,探索文本价值对于文本内容的阅读,不能仅仅以读者的身份或者局外人的身份去探索文本的价值,只有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不断转换自己的身份,才能够探索出丰富多彩的文本价值。所以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转换角度。站在文本主人公的角度去审视文本中所交待的事件,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如果自己是文本主人公将会怎样做,只有将自己置身于文本之中,学生才能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体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3):29-30
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阅读教学,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语文教学提高质量的突破口。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的训练逐渐形成的。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主观阅读,要学生直面作品,用自己的眼睛去触及,用自己的心灵去品味。因此,在阅读时,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语文教师重在引领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探索问题,读出有个性的新颖见解。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在个性化阅读中日积月累,这样,他们就会在阅读中释放自己的灵感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1郾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想学生能与作者、作品主人公的情感形成共鸣,必须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凭借文字自己去发现、去体验,当学生有这么一个情感积累过程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与海伦对话,情感升华显得不但不空洞,还实现了作者、教师、学生、主人公四者情感共振的效果!2郾让课堂成为学生表现的舞台。课前让学生搜集海伦·凯勒的有关资料,课中让学生从“阅读提示”中明白学什么,又让学生讨论怎样学,并引导学生质疑,读进去,想开来,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一个和谐、平等…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由此可见,高中语文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应该放在重要的位置。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新的阅读理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解读文本、理解文本。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自己的人生阅历、情感体验,去理解和思考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充分  相似文献   

18.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因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审美体验等的限制,在阅读文本时,会对文本产生深浅各异的理解。作为教师,就是要采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将自己与文本对话中的收获在教学过程与学生分享,从而有效指导学生的阅读。  相似文献   

19.
体验式教学是课程实施不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精确的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接的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遭的过程。从实质上说,这种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使学习由认知领域扩展到了情感、生命和人格领域,使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过程,而且是整个人的成长过程,即发展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不是学会的,而是体验会的。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整个阅读过程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同时,我们也不能因为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就否认教师的指导作用。本文就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阅读,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