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所谓隐土文化,是古代正直文人因失意仕途或不满浊世等而采取消极避世的一种人生态度,是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高洁人格的体现。从传说中的许由,先秦的接舆、庄周,到清代的随园主人袁枚等,隐土文化延续了几千年。《归去来兮辞》(下面简称《归》)是我国古代“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传世名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对这篇作品评价甚高:“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读此诗,扑面而来的是一缕中国古代圣洁、飘逸、浪漫、悠游的隐土遗风,让我们寻根到一种恬淡的隐土文化。从领悟中国古代隐土的传统情怀来说,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文学史上,改写和模仿古代诗文名篇是常见的现象,像屈原的诗篇,贾谊的散文,枚乘和司马相如的赋,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仿效者不可胜数。这种活动,首先是出于对名作思想内容的喜爱,仿其文体而抒发自己的感悟;其次,在艺术形式方面是一种学习的途径,如同书法和绘画教育中的临摹,是不可或缺的训练;再次,也是一种逞才献艺的文人雅事和争强好胜的文字游戏。  相似文献   

3.
近日,和学生一起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我们读到了诗人辞别官场、归隐田园的愉悦轻松,读到了家人团聚、琴书相伴的宁静淡泊,读到了返朴归真、颐养天年的自足自安,读到乐天安命、逍遥浮世的自由自在。带着学生与诗人一起享受田园之乐和隐逸之欢之后,掩卷沉思,我更体会到一种悲痛和忧愤,从某种意义上说,《归去来兮辞》更是诗人的一首孤愤难平、忧乐相生的心灵悲歌。  相似文献   

4.
读《归去来兮辞》,总能在清新美丽的田园风光与喜悦闲适的心情之下,听到另一个诗人的声音。所以,与其说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终于摆脱官场束缚之后的一种恬然自得的心情,不如说它真实地展现了我们生命中两个自我冲突对话的过程。这两个自我,真实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一个是现实的自我,一个是理想的自我,他们在文章中不断地冲突,此消彼长。最终,淳美的理想终于冲破了尘网丝丝缕缕的束缚,如一只小鸟自由地飞翔在广阔无垠的田园之上。  相似文献   

5.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相似文献   

6.
李昕 《中小学电教》2009,(4):152-152
<正>《归园田居》五首诗历来被称为陶渊明的代表作。而组诗的第一首则为其代表。这首诗写的是他摆脱尘网仕途,回到他所熟悉的家园以后感到很愉快的心情。学生初读此诗,因为不太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只从字面上领会其大意,  相似文献   

7.
自渊明当时直到近代,论者一直激赏他的隐士品格:固穷守节、淡薄名利、超然物外、任真自然等等。但鲁迅却指出渊明并没有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超凡脱俗——针对一般人所认为的陶渊明"是个非常和平的田园诗人",他认为"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总不能超于尘世"。  相似文献   

8.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9(6):F0002-F0002
《当代高校德育的生态化趋向——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思考》作者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公共管理系教师季海菊。文章原载于2008年第3期《学海》,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第8期)全文转载:主要观点分别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16期)、《社会科学报》(2008年7月10日)摘录。  相似文献   

9.
<正>"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里如是说。诚然,花之为物,林林总总,尽态极妍,无不有可观、可怜、可爱、可道之处。譬如那在百花园中并不起眼的桂花,虽算不上国色天香,然其形、其色、其香,却是无一  相似文献   

10.
刘传菠 《语文知识》2014,(10):52-54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写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年)的抒情小赋,是用辞赋体抒写胸怀的一篇杰作。欧阳修说:“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兮辞》一篇耳,然其词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这篇辞赋同时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这篇文章的重点是“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会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虽然课标中也有“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很多次想提笔写写鲁迅,但又觉得无话可说,不是真的无话可说,是不知道从何说起。如此近距离地研究鲁迅,可以说是从今年开始的。在中师的这几年,一直教授古代文学部分,今年,才接触现代部分,所以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鲁迅。从小  相似文献   

12.
一杯香茗在前,它那淡雅的清香早已让人陶醉不已,家中六岁小儿被玻璃杯中茶的颜色所诱,兴奋地猛喝一口,结果全部喷口而出,入口的茶水并非像他想象的那样甘甜如蜜,反之竟是涩涩的苦味。于是认为,茶是苦的,很难喝。从此拒绝喝茶。其实他不知道,茶是不适合大口喝的,而是小口抿的,入口前先是有种淡淡的涩味,随之便有一股清香从舌尖蔓延至舌根,给人带来清新舒爽的感觉,精神也随之愉悦起来。六岁小儿哪有这样的闲心和雅兴去品茶呢,我不禁莞尔,却意外地想到初中生在阅读散文时不也是和小儿品茶一样的情形  相似文献   

13.
孙艳 《语文知识》2015,(2):16-22
师:今天我们穿越到90年前,走进鲁迅回忆故乡春二月放风筝的情景中。首先,我想听一听同学们是怎样朗读这一段文字的。生:集体读文章第二小节。(平淡而无感觉)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读了这一段以后,你们读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生:我觉得是一种祥和温馨的画面。师:很好。你通过哪些字眼读出来的呢?生:比如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  相似文献   

14.
我爱读书     
正10月21日晴曾记古代伟大诗人杜甫写过一句千古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只要读许多书籍,才能得到丰富的精华知识。于是,我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别人问我平常喜欢干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喜欢读书!"书,好像小船,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遨游;书,犹如阶梯,引领我登上知识的高峰;书,仿佛甘甜的雨露滋润着我的心灵;书,是美丽的翅膀,带我飞到湛蓝的天空,尽情翱翔。小时候,并不知道书籍的深奥  相似文献   

15.
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一时洛阳纸贵,莫言的童年琐事、大小癖好等一一被发掘、被热议。1963年,莫言读到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了。之前他作文写得好,语文课上,老师经常表扬他。50年后,莫言小学时的作文本出现在《文汇报》上,当时普通的本子现在成了珍贵的史料:封面上太阳光芒万丈,上方是"大作文"三个字,中间是三个共读一本书的孩子,后面摆着一个书柜,最下方则是校名、姓  相似文献   

16.
<正>以教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实施教育教学时,以教师精讲精评为主,以必要的、适当的练习为辅。当然,任何课堂活动的开展,首先都离不开对校本状况的深入了解,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认真分析,对教材内容的透彻把握。那种不注重校本、不看教育对象、不熟悉教材而奢谈方法的做法,无疑是舍本逐末、盲目不可取的,校本状况各不相同:有些城镇学校,文化底蕴深厚,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  相似文献   

17.
我的读书记     
过了而立之年,对日子的理解就变得犹豫起来。时常会想起旧时的光阴,想起校园里的美好,想起浪漫的毕业季。1999年,在我的生命世界里,装满了白色的云层。那年秋天,母亲和一头黑狗送我翻越几座山,将我送上班车后,母亲还静静地站在路旁,黑狗不停地在班车后面奔跑,直到距离模糊了它的身影。我摸了下荷包,两个热腾腾的鸡蛋。我不知  相似文献   

18.
歌德之勺     
名人,通俗地说,就是那些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做出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名人,通俗地说,就是那些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做出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人。也许,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被人理解或看好的一些怪癣、毛病甚至恶习、过错。但是,那些与他们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的,与时代进步及精神成长相关联的一本名著、一个地理名词、一条定律、一事一物,也许正像一道历久更炫目的光芒.足以抢占世世代代后人赞叹、钦慕的目光。曾经存在过的血肉丰满的人.他们不是不吃、不喝、不睡也能长生不老的万能的神,所以,我们不应该要求太多.只欣赏他们思想深处结晶、闪光的那一部分,就够了。那么,名人眼中的名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一期里,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见解,并顺带欣赏一下他们优美的文字。也许,这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有益事情。本期主持:宋晓杰  相似文献   

19.
《影的告别》是鲁迅《野草》集中的一篇散文诗,读来奇妙诡谲、晦涩难懂,倒不在于文字的生僻,而是在于运用私语的表达,塑造神秘的形象,抒写主观的情感,从而造就了蕴意的私密。《影的告别》是一篇主观文章。全文400余字,我不乐意不愿意不想愿意等主观意愿词汇几乎出现在每一个语段中。我是第一人称,指向的是私密情感,表达影子的主观认识、主观情感,是影子个人思想情绪的直  相似文献   

20.
正浩繁的唐诗中有很多儿童题材的诗,语言精练,形象生动,童趣盎然。"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名篇《清明》,勾勒出一幅色彩绚烂的水墨画,天真的牧童手指远方,可爱的形象跃然纸端。儿童为行人指路富有情调,询问客人来自何方也很有礼貌,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作者久居异乡,重返家园,故乡的儿童们却不认识他,热情地问他是哪里来的客人。这些儿童稚气活泼,彬彬有礼,让人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