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多语言共生的国家。新加坡建国之后,面临着族裔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张力、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撕扯、国家意识与个体意识的拉锯。为了培育多元族群国家意识,新加坡以青少年教育为重点,不断强化国家形象建构和核心价值观打造,尤其注重通过国民身份普适化教育、国民意识情境化教育、种族和谐社会化教育,持续塑造青少年新加坡人意识。  相似文献   

2.
丁伟民 《考试周刊》2013,(60):17-18
新加坡的国民意识教育为推动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保持政局稳定,维护社会秩序,净化社会风气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分析了新加坡国民意识教育的形成、内容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政府和学者通常把爱国主义叫做"国家意识". "国家意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国家认同和国民身份认同的教育,树立"我是新加坡人"的信念.利用国家政策导向,新加坡通过学校和社会教育等途径对中小学生进行"国家意识"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的国民素质包括国民的政治素质、国家和民族意识、礼仪教育以及个人综合素养培养等几个方面。在世界民族强者如林的环境下,新加坡的国民素质能占有一席之位,这和新加坡国民之父李国耀制定的国家政策有紧密关系。新加坡在思想领域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讲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政府和学者通常把爱国主义叫做"国家意识"。所谓"国家意识"就是人们对自己的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新加坡的国家意识是指一种新加坡国民独特的气质和精神,是一种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6.
灌输"我是新加坡人"是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的要义。新加坡以唤醒生存意识、打破民族认同、灌输国家意识、开展隐性教育为国家认同教育的特色内容,催生和强化了国家认同感。新加坡通过国家认同教育,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保障了民族社会的和谐稳定,巩固了权威政府统治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新加坡高等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 新加坡教育的宗旨是最充分地挖掘学生潜力,推行“教育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教育方式,其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足够合乎国家需要”的高等人才。不论大学还是专科学院均把学生的国民意识、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协作能力放在重要地位,这一点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课余社团活动的导向等各个方面。 1、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均突出三点:一是重视创造性思维,二是重视国民意识教育和非智力素质教育;三是重视实践环节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主动获取信息能力…  相似文献   

8.
自从有了国家就有了人们对国家这种政治现象的主观认识。国家观 ,简言之就是人们对国家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它“作为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对民族国家的认识以及对国家政治、公民义务、权利等的理解 ,在国民的观念形态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正因为如此 ,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培养国民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国家观念。如德国中小学德育目标以“爱国爱家”为首要原则 ;爱国情操和国际和平思想”则是法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四项目标之一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的使命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有国家意识、有社会责任感和有正确价值观念的良好公民”…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非常重视国家意识教育,始终坚持国家意识主导性,把它作为建国之本和立国之本,把它看作是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实施这项政策40多年来,新加坡取得了令世界震撼的成就,也积累了丰富、有效的国家意识教育的经验.这为有相似文化根基、极需但还未建成国家意识教育的我国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短短三十年间,新加坡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岛国一跃成为发达国家,以英语为共同语的双语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行动党政府最初决定以马来语为共同语,独立建国后改英语为共同语,主要是基于三大因素:首先,历史因素。历史上英语是各类学校教育中的主要科目,是殖民地政府和劳工阵线政府早期双语教育蓝图中的共同语,也是新加坡历届政府的工作语言;其次,政治因素。英语是唯一中立的语言,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相互沟通,统一国家意识;最后,经济因素。新加坡的主要经济支柱是国际贸易,英语能协助新加坡跟发达的西方国家接轨并从中获取巨大经济利益,同时也为国民的事业前途带来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11.
美国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富有特点,美国注重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新加坡非常重视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完成养成教育.两国都强化国民意识,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以及政府的齐抓共管,通力合作;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注意教育内容的有机衔接,形成了系统工程;考虑教育对象的接受层次,学生易于掌握和内化,教育效果明显.美国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是东南亚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小国,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为其特殊的历史地理因素和政治考虑,新政府制定执行了一项以民族平等、宗教宽容、文化兼容为内容又有抑制主体民族华族特点的民族政策,以在全体公民中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和国家意识与国民意识,实现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思想教育是教育的重要板块。中国已进入改革关键期、攻坚期,不仅要重视公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重视公民意识的国民心理发展。要通过思想教育,培养国民的公民意识,分析当前思想教育所面临的现实,积极克服教育难题,并从教学框架、教学宣传等方面强化引导和教育。增强国民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对国家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高等教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坚持“人才立国,教育为本”的国家战略,高校教育坚持开放意识、现代意识、服务意识,为广大学生创造广阔的就业空间的同时,也为新加坡的经济腾飞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动力。新加坡的做法对我国正在探索改革与发展之路的众多高校有诸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一、新加坡的创意教育 1、创意成为新加坡的热门课题 创意就是创新。这种创新精神已成为新加坡人意识到的国民必备素质之一。人们认识到:要改变“创意只和艺术有关”的传统观念,认识到创意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范畴,而且许多和生物、经济、政治有关的问题,都可以用有创意的方式加以处理解决。 教育本身的发展和它要实现培养人才的功能,都要求教育具有创意。创意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就是对学生开放性思维的意识和技巧进行训练,增加学生的创造能力。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指出:要建设“会思考的学校”,要培养“会学习的国民”。 2、创意教学即创…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在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冲突以及中小学生国家意识较为淡薄的背景下,尤为注重国家认同教育。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路径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设立相关机构和发布相关政策,将国家认同教育渗透到中小学课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借鉴新加坡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实践经验,我国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国家认同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国家认同教育在课程中的融入;注重学校与政府、社区的合作,丰富和优化国家认同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是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础.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新加坡,自建国以来一直重视对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其教育方式全面多样,内容随时代变迁不断更新,措施卓有成效,许多经验富有教益,值得认真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国家教育”与学校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化和完善“全球意识”是世界现代学校教育的一大趋势,强化和完善“国家意识”则是世界现代学校教育的另一大趋势。以面向世界为背景的“国家教育”,就是国家强化和完善“国家意识”的国民教育,它散布在国家政治、国家法律、国家道德、国家军事、国家历史、国家地理、国家语言文字、国家文学艺术、国家思想学术教育以及现代国民意识、国家意识教育等内容之中,它与现代学校德育有着不可分割的深厚关联。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是多种族的城市国家,自然资源缺乏。它能迅速发展成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的工业化国家,实属不易。可以说,新加坡是“教育兴国”的典范。独立后,新加坡政府就大力推行一系列符合本国国情、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教育政策。其中,富有新加坡本国特色的课程体系为造就新加坡国民的较高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专注于考察新加坡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小学课程,通过展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总结其特点并展望未来的课程走向,希冀从中得出有益的经验。一、上世纪90年代课程改革的背景新加坡社会具有多民族、多语种共存的特点。原殖民政府实行分而治之…  相似文献   

20.
公民教育也就是塑造理想国民.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民主政治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孙中山的公民教育思想也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孙中山的公民教育思想由培养国民意识、规复国民人格、养成国民能力、振作国民精神、提高国民素质五方面构成.培养国民意识就是培养国民的国家、民族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规复国民人格,首先是规复做人的尊严.此外,孙中山还谈到了道德人格,以及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养成国民能力,就是培养国民行使权力的能力.振作国民精神就是培养国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具体而言,孙中山特别强调了乐观进取、力行冒险、发扬传统优秀精神.提高国民素质方面,孙中山主要强调了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精神文明素质.孙中山的公民教育思想既具时代特点,又有鲜明个人特色.其最大特色就是紧贴实际,注重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