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的市场化倾向在社会上以各种方式存在和深入。其中教育市场化的产物之一的辅导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作为一种校外教育,它们补充了校内教育的功能,同校内教育一起共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本文以进入辅导机构进行补习的孩子们为研究对象,认为选择进入辅导机构补习可以缓解教育机会不均等带来的教育不公,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人们大多数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对教学中教育均等问题探讨的则较少,实际上真正的教育平等,不仅是起点的平等--让每个儿童都有入学的机会,而且是过程的平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尤其教学中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将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和推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在教学这一微观的角度推进教育机会均等.本文拟从教学这一微观视角,在课程设置、师生关系、教育教学方法及测验评价等方面阐述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结合传统教学存在的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孟森 《高教论坛》2006,(2):128-132,136
我国正处于快速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造成贫富差距的扩大和高等教育产业化,已经影响到我国国民享有高等教育机会权利的均等性。本文就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和教育产业市场化导致国民享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笔者关于均等高等教育机会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实质决定了相关制度改革的边界。随迁子女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聚焦义务教育阶段。促进随迁子女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包括教育条件均等化制度、教育起点均等化制度、教育过程均等化制度、教育结果均等化制度等与教育均等化直接相关的"教育均等化制度",还包括教育办学制度、教育管理制度、人口管理制度、社会支持制度等"教育均等化保障性制度"。随迁子女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教育公平。随迁子女教育均等分为平等性均等、差异性均等和补偿性均等,不同性质的均等对于相关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5.
公益性视野下的英美教育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公益性的视角对英美教育的市场化改革进行了剖析,认为英美的教育市场化改革损害了社会公益性。本文从教育市场化改革损害价值型公益、加剧了教育不平等、破坏社会共同的价值基础和社会的凝聚力、扭曲教育的公益性目标等方面,具体论述了教育市场化改革对社会公益性的否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蕴含着人对自己、对他人乃至对整个人类意义的关怀。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思想就很好地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我们讲教育的公平,其目的就在于“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使每一个人得到应有的平等的教育权利和均等的教育机会。教育公平反映着教育利益在人们之间的分配关系。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应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帮助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机会,以减少社会的不公平。所以,教育公平应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以改善弱势群体的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7.
教育均等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它包括:就学权利均等、就学机会均等、学业成就机会均等、教育效果均等。其中对于“就学权利均等”、“就学机会均等”,曾有许多学者做过研究,而且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在施行这两个均等。我国也在施行,但受经济的制约,目前我国的“就学权利均等”和“就学机会均等”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教育机会均等。随着贵族学校和高等教育收费制的出现,越加淡化了这两个“均等”。而对于实施“学业成就机会均等”、“教育效果均等”就更难了。人们往往把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一种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8.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教育公平蕴含着人对自己、对他人乃至对整个人类意义的关怀。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思想就很好地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我们讲教育的公平,其目的就在于“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使每一个人得到应有的平等的教育权利和均等的教育机会。教育公平反映着教育利益在人们之间的分配关系。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应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帮助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机会,以减少社会的不公平。所以,教育公平应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以改善弱势群体的教育状况。二、民办高等教育所体现的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并不是纯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但仍然是一种比较稀缺的资源。与此同时,我国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而且高等教育制度还比较落后。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列举了比较突出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的表现,并认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均等的根源是学生背景的不同,要使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最大化均等就要建立和完善尽可能公平的社会制度。另外,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还有教育制度方面的原因,本文重点在教育制度改革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了纠正偏重学历的社会风气的具体措施。他们认为,这种弊端不仅存在于今天的教育体系,也扎根于社会习惯和人们的行动规范中。因此,必须从长远观点出发,从学校教育、企业和政府机构录用人才三个方面,综合统一地纠正这种弊端。录用人才应注重每个人多方面的能力,改革一切不合理和不公正的招工办法,实行就业机会均等。就业后,应实行根据  相似文献   

11.
受西方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启发,同时针对香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香港特区采取了市场化导向的教育改革。这次改革以本管理和管理主义为最大的特点,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课程设置也参照社会需要。但是,教育毕竟是培养人的活动,市场规则并不完全适用于这一领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不是精英人群的专属物教育差异化是和教育均等化相对立的,指的是人们接受教育的不均等,存在明显的差异。由于客观上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就决定了部分人能接受教育,而部分人则无法接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过去一直是精英人群的专属物。  相似文献   

13.
根据教育社会学理论来研究教育机会均等,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科研项目。所以,本文将以社会教育学为视角,论述教育均等相关问题,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艺术教育师资不足、课时被侵占的现状,教育部将在2012年启动省域艺术教育改革(达标改革)。即根据目前高考以省为单位划分分数线的现状,要求以省为单位,对辖区内所有中学强制性规定每周开设艺术类课程的时间,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均等、公平地接受相应的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5.
竞争--英美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市场化是近二三十年来英美两国在教育领域中的主要改革趋势 ,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教育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基础是新自由主义思想和新公共管理主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如特许学校、学券制、公助学额计划等。尽管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形式多样 ,但其根本的理念却是一致的 ,那就是把竞争机制引入教育领域。只有竞争才是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核心 ,才是推动教育发展最为有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实现人的城镇化,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供给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现象十分严重:公共教育财政分配不均问题依然突出;办学条件等硬件设施资源占有不均现象非常明显;教育中的"遗忘"和"差别"对待问题普遍存在。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的实现,必须强化政府责任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激发教育部门智慧创新教育管理方式;转变学校定位,注重受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参与和均等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及其政策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主要从概念分析入手,讨论了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内涵,把教育机会均等界定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享受同等接受某种教育的可能性,以区别于教育过程均等和教育结果均等。论文认为,作为可能性平等的教育机会均等主要体现为权利平等,具有相对性、不充分性等特点。基于这种新的教育机会均等观,论文讨论了一些相关的教育政策问题,特别提出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是一种社会行动乃至政治行动,而不单纯是一种教育行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市场化改革,进入21世纪,澳大利亚开始在高等教育中运用市场策略.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给澳大利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澳大利亚出现了新的大学分层,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走向国际化,大学科研呈现商业化模式.分析和借鉴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我国应该树立市场化改革理念,发挥高校分层的导向作用,扩大教育服务贸易,促进产学研结合以实现大学与企业共赢.  相似文献   

19.
教育市场化是当代西方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公平与效率的抉择:美国教育市场化改革研究>是有关教育市场化改革方面的一部力作.它客观而全面地阐述了美国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动力因素、实现途径和运行机制,揭示了这种改革的正负效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英美教育市场化改革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育市场化是近二三十年来英美两国在教育领域中的主要改革趋势,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教育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基础是新自由主义思想和新公共管理主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本文简要的对一些主要形式进行了描述,如特许学校、学券制、公助学额计划等。尽管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形式多样,但其根本的理念却是一致的,那就是把竞争机制引入教育领域。只有竞争才是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推动教育发展最为有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