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远方的人你可曾听说……”手机里持续传出这首歌,这就是蒋异的固定铃声,她喜欢传统音乐,也喜欢京剧,这与她欣赏昂贵的钻石并不冲突。魅力的承受者无需仰人鼻息而是心悦诚服,魅力有一种开颜、悦人的神秘品质。正是历史和文物的魅力,使蒋异收藏了更多的感动。因为家庭的熏陶,蒋异从很早就钟情于收藏,对于收藏,她将之评价为:品位与享受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一张党报要办得既使领导满意又使群众满意,都喜欢读,是很不容易的。过去,我们在实现前一个“满意”的方面,下了一些功夫,相比而言,在实现后一个“满意”方面,下的功夫就不够了。从指导思想上来说,常常把实现前一个“满意”当作硬任务来抓,而将后一个“满意”视作软任务,一会儿抓,一会儿放。结果,不但群众不满意,领导也不满意。现在研究党报如何走向市场,提高可读性,这两个“满意”的问题再次被提了出来。这里,结合办报实践谈点对后一个“满意”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在乡镇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已经10多年了。历届领导重视宣传工作,关心支持《新闻爱好者》的征订与发行,给我们通讯员每年都订阅了《新闻爱好者》。我从第一次阅读《新闻爱好者》开始就喜欢上她了,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她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是她使我走上成功之路,使我由一名农民通讯员转正为乡政府的一名国家干部。在这里,我代表广大基层通讯员由衷地道一声:谢谢你,《新闻爱好者》。《新闻爱好者》知识性强,内容丰富多彩,每个栏目都适合通讯员的口味,真可谓“知识库”。她给新闻工作者开阔了视野,开阔了心胸,增长了知识,工作…  相似文献   

4.
平时喜欢看报纸,久而久之,渐渐摸到了新闻报道中的一些用语规律,如:报道某工厂产量上去了,标题或文中往往有“创历史最高水平”之说;报道党政机关处理违法乱纪事件时,结尾一定是给予有关人员“严肃处理”;报道领导同志的公务活动,常常是“亲自”怎样怎样。这里姑且把“历史水平”、“严肃”和“亲自”三个词称之为新闻报道中的三个惯用词。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这三个惯用词用得近乎滥了。每天打开报纸,“历史水平”、“严肃”、“亲自”。几乎比比皆是。辩证法告诉我们,凡事都一分为二,不可偏颇,对三个惯用词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真有你的,山杉!”1988年初春,在中国美术馆三楼展厅,“白山杉南极考察纪行摄影展”上,我们又见面了。见了面,我就想捶她一拳。又一想,都不小了,干嘛呀!于是学会了收敛。两三年,我们没见面了。这次我才发现,南极一趟,山杉依然是山杉:没有流曳的风韵,没有拂人的妩媚。有的,只是她之为她的独特的蕴藉:平实、纯朴,永远地给你一种年轻的动感,永远地让你觉得,她,是“春天里的一把火”。我完全可以正儿巴经地问她:“去南极的念头因何缘起的?”是不是活腻味了,也想来点儿探险?”可我什么都没问她。我和她,一问一答显得多余。我甚至觉得:什么都不说,才是我们俩在一起的最佳意境。该说的,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全说尽了。  相似文献   

6.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据说炎帝就诞生在它的南隅上党。战国时期,秦赵两国曾在这里摆开战场,进行了著名的长平之战。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国大将赵括,不仅自己中箭身亡,还致使赵国40万将士被坑杀。时间已过去了两千两百多年,生活在那里的人民,却无法忘记那场战争的血腥。他们天然地具有一种历史的自觉,至今古风犹存。那里的民间流行一种以酬神娱人为目的的"迎  相似文献   

7.
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同志为本文写下的这篇编者按,现刊登如下:对新闻工作者来说,“炒冷饭”是个贬词,指的是采编人员缺乏创造性,重复别人早就写过的题材。但是也不尽然,有时“冷饭”到了高明的“厨师”手里,就变成了色香俱全的美味。当前流行的“扬州炒饭”“广州炒饭”,不都是冷饭炒成的么?关键在于“炒”的艺术,“炒”的技巧。卢小飞同志就是把中日儿童夏令营的旧闻“炒”出了水平,“炒”出了新意,“炒出了一个令全社会振聋发聩的重大主题。这里有许多值得总结、值得思索的东西。在她写的体会文章里提到,采写新闻常常凭灵感办事,其实这里讲的只是一个方面。灵感的触发是一种偶然,而这种偶然寓于必然之中。试想,如果一个记者平时缺乏热情,缺乏积累,缺乏思考,缺乏责任感,也就是说,本身已经不是一块燧石,恐怕怎么碰撞也碰撞不出火花来。同卢小飞同志一起为“炒”好这盘“冷饭”而牺牲春节假日奔走采访的刘亮明、祝华新、董伟等同志,同样也是值得称道的。在有些人看来,他们简直太傻了,值吗?这里就有个价值观问题。我们要把人民日报办得高出一筹,就需要这样一大批时时刻刻都在想发出火花实现自我价值的“燧石”,一大批甘于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奉献的“傻子”,一大批实心实意为人民烹制最佳精神食粮的“厨师”。而这“一大批”,就在我们中间,就在我们周围,就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是三国名将关云长的故里。我国最大的武庙——关帝庙就依偎着苍茫的中条山巍峨矗立在这里。过去,这里是一贫如洗;如今,与武庙遥遥相望之处,又巍然崛起一座现代化的“铝都”——山西解州铝厂。 铝厂,为关公故里的人们带来了经济腾飞的希望。然而,当这座工厂八年前在这里建成投产后,有相当一段时间,生产经营都处于一种不景气的状况。人们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片哀叹之声。  相似文献   

9.
《采.写.编》2006,(1):F0003-F0003
这是公元2006年的年初,这座平原城市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逻辑运转着。空气明净但还是那么干燥,冬日的阳光会哗啦一下酒满你的窗前 1996-2005,一转眼已然十年。大家手中的这张市民报纸,已经走过了她十年的葳蕤光景这里记下来的,是这张报纸十年来新闻的吉光片羽。简约之中,倒也能够见出一张市民报纸十年的屐痕。“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么,一切新闻当然也就经由我们的目光进入了历史。  相似文献   

10.
赵婕  辛渺 《出版参考》2005,(4):39-39
一周之内,路子找理由大老远和我连续见了三次面。每次见面,她都穿了漂亮的新衣服,我忍不住称赞她。每次她都很兴奋地问:“真的吗?真的很漂亮吗?”最后,她告诉我,这三套衣服,是她和他最近三次见面时候穿的。我也非常高兴,很喜欢她这样子呈现在她所爱的人面前。我也是这样,和自己喜欢的人见面的次数有限,所以,我每次见他所穿的衣服一定记得穿给路子看看。这是我们之间特殊的分享方式,除了述说那些细节,还要彼此帮忙留存一些印象。路子对我说:“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1.
组合出新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个相联系的。因此,事物与事物的组合,变幻无穷,奥妙无穷。把这一道理用在新闻写作上,同样可帮助我们拓展思路,丰富手法,帮助我们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这里,结合分析一些视觉新闻作品,看看“组合”的妙处。画面与事件组合。请看这篇《站台上》:火辣辣的阳光洒在沈阳的站台上。十一点十五分,她企盼的目光变亮了一“爸爸!”怀里的孩子在她的支使下,冲着人流中一位水兵喊走下列车的水兵,是37203部队潜水分队班长王兰芳,到吉林出差,途经家乡。“你们早就等在这儿了?’”他问。“收到电报就往车站赶,…  相似文献   

12.
“我们走了很远的路,就是为了寻找一盏灯。”这是诗人顾城的一句诗,也是《上党晚报》10年新闻历程的真实写照。10年前,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上党晚报》扬帆启航。10年来,《上党晚报》始终把自己的根脚深深扎入太行山这片沃土,在老区人民的关怀和支持下,抽穗拔节,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3.
有的同志写文章,喜欢多用关联词语,动不动就“因为……所以……”,“不但……而且……”。结果文章虽然是通的,但却显得呆板,一套学生腔,使人读了讨厌。相反,有的同志写文章喜欢简古,当“因为”的时候不“因为”,该“所以”的时候不‘所以”。结果是诘屈拗牙,不相衔接。这两种偏向都是我们在报上可以经常碰到的。  相似文献   

14.
这个话题的提出缘于北京晚报副刊部“文学与社会”版的几次征文。1993年5月初,“文学与社会”版搞了个征文叫“人与动物”,虽然编辑们预料征文会受到读者欢迎,但没有想到会到读者电话不断“不许结束”的程度。这“不许结束”如果在理解上仅仅停留在读者喜欢这一层次,那就不可能从这次成功的征文中获取应获取的东西。喜欢,是表面现象,读者到底喜欢什么?是编辑必须要更深一层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人与动物”征文之所以被广大读者接受并获得成功,与编辑的选点不无关系。在这里,我们暂将这个点称其为“兴奋点”。  相似文献   

15.
“文花枝用仅剩的右腿站在了我们心灵的制高点上。”一位网友这样评述花枝的故事。而在她自己看来并没有其他人所理解的那样崇高,“事情过去大半年了,我还是好好地坐在这里,老是回忆过去没有好处。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说这话的时候,左腿裤管瘪瘪地摊在被子里,右腿侧以及左腿内还有两块钢板,八颗钢钉,盆骨里用于加固的钢链令她时常在疼痛中止不住想起2005年8月28日。曲腿、弯腰--花枝每天都要在床上完成一两个小时的锻炼,爽朗的笑声在湘潭的出租小屋里荡漾,出门后过马路就是她工作的新天地旅行社,同事们时不时溜到她床前狂“策”她一通。“我们都这样,‘刀子嘴,豆腐心’,经常用嘴巴欺负人的。”可在同事们的眼里,灾难发生后,刚见到返  相似文献   

16.
肖丽琼     
肖丽琼,楚天金报深长报道部记者,负责公安战线新闻。“琼”者,其实就是一块红色的玉石。玲珑是外形,剔透是本质,既有玉的灵性,又有石的顽皮。双子座是她天生拥有着典型的双重性格,时而内敛,时而奔放。快乐时,她是一个“精力充沛的活动家”。爱笑,而且总是“笑都露齿”;喜欢随意和自然,很少穿高跟鞋,因为一穿就摔,屡试不爽。她喜欢在深夜静思,任脑海万马奔腾。她说:伴随《楚天金报》走过的这4个年头,就如同每天都吃了一颗糖,然后告诉自己——今天的日子,果然又是甜的。多年以后,回忆起和《楚天金报》相随的这段岁月,脸上漾起的依然会是幸福的微笑。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史是一种“整体史”,也可以称为“总体史”,这是从法国年鉴学派开始就信奉的史学观念。“第二代年鉴学派的核心人物”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对所谓的“总体史”进行了一番提纲挈领的概括:“这里所要求的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总之是一种总体  相似文献   

18.
这本书的作者高歌,目前是耶鲁大学三年级学生,一个由中国赴美的女孩。跟着留学的父母从北京到美国时,她11岁,在这里读了小学、中学,现在又上了美国的名牌大学。从富有灵气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高歌是一个充满朝气和热情的优秀学生。她勤奋上进,求知欲强,喜欢思考,敢于行动,多才多艺。可是,据她母亲附于书后的文章说,高歌在国内上学时,却调皮捣蛋,是个叫人头疼的孩子。平时上蹿下跳、惹是生非不说,在爸爸妈妈眼皮底下居然不带课本作业本上学,自己悄悄地“罢了课!”老师说她“没救”了,是个典型的“问题孩子”。没想到…  相似文献   

19.
今年4月,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与张淑梅重逢时,寒暄了没几句,她从包里掏出了两个饱满红润的大苹果,说:“来,吃一个,这是临来前读者硬塞给我的。”就在当天,张淑梅参加了天津今晚报组织的“名记者与读者面对面签名售报”活动,喜欢张淑梅的读者听说她要坐火车进京学习,非要送她一兜苹果,推辞不掉,她就拿了两个。  相似文献   

20.
组合出新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事物与事物的组合,变幻多端,奥妙无穷。一块砖,一根木,作为个体存在的时候,其属性为“砖”,“木”。而当彼此相互组合,就会变化成房子和树林等,于是,就产生了新的意义。把这一道理用在新闻写作上,同样可帮助我们拓展思路,丰富手法,写出好的新闻作品。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大量的事情。单看某一件事,构不成新闻,或者说意思不大,属于“司空见惯”。而把几件相关的事情联系起来看,按照本来面目、内在逻辑来组合,就往往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即“组合出新”。这里,结合分析一些视觉新闻作品,看看“组合”的妙处。 a、画面与事件组合。请看这篇《站台上》: 火辣辣的阳光洒在沈阳的站台上。十一点十五分,她企盼的目光变亮了。“爸爸!”怀里的孩子在她的支使下,冲着人流中一位水兵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