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情况。学生管理工作要在分析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教育管理,发挥非正式群体在学生工作中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教育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学生工作必然面对学生非正式群体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这一问题尤显突出。章就非正式群体存在原因、特殊属性诸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教育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高校普遍存在。它具有结构不稳定、感情色彩浓厚、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信息沟通迅速、灵敏等特点因而它既能产生正向功能,也可能产生负面作用,关键是加以正确引导,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本文着重从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和特点,功能和作用以及教育管理三个方面的来剖析大学生非正式群体。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园的非正式群体现象,一直以来游离于我们的视线之外,游离于高校正式群体之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面对非正式群体这种客观现象?本文尝试着从高校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入手。进而探讨对于高校非正式群体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非正式群体普遍存在于高校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对高校教育管理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双重作用。文章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概况、形成原因、类型、内部模式、目标方向等方面状况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钱书晴 《文教资料》2011,(17):230-232
本文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非正式群体的调查,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非正式群体教育和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客观存在且长期延续,学生非正式群体对高校教育管理起着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本文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规模、内部模式、形成原因、类型、目标方向、交往频度等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校导师制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和谐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籍自实行学分制管理以来,班级、团支部等大学生正式群体的作用日益削弱,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加剧发展。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高校整体工作有着双向作用,尤其对高校学生工作更具直接影响,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应当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和谐教育。文章就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和高校导师介入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和谐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的和谐教育的原则和措施,以期对新时期高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研究,全面、准确地把握其成因和功能,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从根本上来说,高校非正式群体是为满足大学生自身各种需要而产生的,同时其形成与发展也受到学校和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非正式群体对高校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既有正向功能,也存在负面效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势利导,引导非正式群体沿着有利于高校教育目标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尽可能消除其负面影响,扬长避短,促进高校良好学风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学校教育管理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本文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非正式群体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层面的复杂社会现象。本文试图从优化高校环境、提高管理质量出发,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非正式群体现象提出几点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特征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非正式体育群体在大众体育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时巩固现有体育人口、广泛地吸引准体育人口参与身体锻炼、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协调人际关系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时非正式体育群体的研究工作能够为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促使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发展走上健康的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受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面教育力量的作用和影响。在学校内部,班集体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基层组织。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势必就要善于引导、管理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经过学校及班主任老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逐步形成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评价和引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章阐述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及产生原因、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提出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管理和引导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沈道波 《考试周刊》2012,(92):158-158
当前,随着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民办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民办高校学习、深造。分析、研究民办高校非正式群体的特点,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班级非正式群体是高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对学生的影响存在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果对班级非正式群体教育引导得当,就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和良好的影响;否则就会产生消极作用和不良影响。本文主要谈论了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特点、类型、作用以及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和引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以及大学校园宿舍化管理的实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高校的出现成为必然趋势,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结构松散、凝聚力强及排外性等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也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姚蕾 《文教资料》2015,(3):105-106
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与班集体等正式群体并存的还有各类学生非正式群体。这些群体是基于一定的喜好、需要等心理相容和一致而自发形成的,具有不同于正式群体的特征,同时,具有一定的存在合理性。但我们往往只看到或夸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而漠视或忽视它存在的合理性及其积极意义,导致教育和管理上产生偏差。要创造积极、开放、包容、有序的校园文化环境,激发和发挥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特征及其管理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生一直都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在大谈人才战略的今天,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更是全民包括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殷切期望。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大学生的行为取向发生了新变化,而集群性是其最基本的特点。通过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对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高校科研组织活动依赖于其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互动关系的基本特性实现,与其基本关系的确定性、一致性、差异性等深层机理活动有关;高校科研组织系统管理必须坚持关系互动原则,才能实现有效的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