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导入新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录像可以现实生活情景为背景,把汽车行驶、驾驶员操作的方向盘、圆形交通标志、交叉路口的圆形转盘等事物串联起来,并伴有必要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高中数学教学中,函数概念的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繁琐的函数公式使学生对函数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应该改革函数概念的教学方式,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来对函数概念进行讲解分析,使函数概念教学可以适应高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里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对此,我的理解是: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与发展性.使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中“有价值的数学”意指:义务教育阶段向学生提供的数学,不仅是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对将来从事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根据时代的要求,对中学数学课程进行了新的设计,在力求打好基础的同时,更为学生创设应用实践的空间;同时,更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以说是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数学建摸活动对数学的促进作用已得到教育界和数学界的公认,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渗透数学应用意识,逐步培养和提高数学建摸能力.在人教版数学《轴对称》这章中的一例模型,在中考和竞赛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高立娟 《青年教师》2007,(10):17-18
所谓数学主题图是指集中表现数学学习主题的图形、图表、图画(包括必要的文字)等。主题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编写的一大特色。其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寻找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某日我有幸在湟中一中举办的“教学开放周”活动中听了几节数学课,莸益匪浅。过后对初中《几何》第二册“4.8梯形”做了认真的思考,现就这节课的教学谈几点个人看法,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由“苦学”变为“乐学”。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应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与保护。特别是,教师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通过"巧"设计和"巧"处理,以调动学生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同时又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这样的教学建议:“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知识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由此可见,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基础,对学生感悟知识,建构新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数学及其应用曾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传统科学之一。以实用性和问题解决为特征的中国古代数学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达千余年之久。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师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失落。近年来.随着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学课程中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重视数学应用。将标志着我们的数学教育进一步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这一节中有三处难点:①学生认为肌肉的收缩就只是缩短收缩,没有拉长收缩;②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与肋骨运动、胸廓扩大、缩小是怎样的关系;③胸廓扩大和缩小与肺内气压大小变化又是怎样的。这些都是客观的、有形的生理现象,只是受现有条件的限制,无法将其显现出来,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如何解决这三处难点呢?根据它们都是“有形”这一特点,我制作了五个模型,进行五次演示: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在论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时,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走进数学课堂,使数学课变得生动具体,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划分成四个部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课题学习.其中,“课题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大特色,它是根据我国国情和教育现状,改“学数学”为“做数学”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然而,笔者在与同行们多次交流中发现,“课题学习”这一内容不同程度地被忽视了,许多教师对“课题学习”内容不习惯,甚至认为这块内容可有可无.对此现象,笔者进行了思考,认为主要应该纠正如下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17.
钟梅清 《考试周刊》2011,(51):85-8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同时又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剧围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积极主动地运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从而自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更快更好地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于2001年7月正式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令我们欣喜的是,2005年一些地区的中考题中涌现出不少设计新颖、富有创意的“实践操作”型试题,现分类评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两点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