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指导学生用小棒“摆算式”,理解相同数位应对齐。教师出示例3:34 28=引导学生思考:34加28用笔算怎样写竖式?然后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算式”,操作前教师组织同桌的学生相互讨论:1.先摆出几捆几根,再摆出几捆几根?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学生操作时教师注意巡回指导,并抽一摆得好的学生上台在磁性黑板上摆。  相似文献   

2.
师 :34 +16=?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来讨论一下。同学们可以借助计数器、小棒这些学具 ,也可以尝试创新用别的方法 ,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最好。”(学生小组合作探讨 ,教师巡视 ,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讲解)生1:我们组用计数器 ,先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拔4个珠子。要加16,十位上拔1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个位4个加6个是10个珠子。就在十位拨1个珠子 ,把个位10个珠子拨去。得到50。师 :(出示计数器)为什么个位要拨去10个珠子 ,这样不行吗?生 :这样就读不出这个数了。生 :个位满十 ,要向十位进一。生2:我们组用小棒来摆的。先摆3捆4根 ,再摆1捆…  相似文献   

3.
教学开始,教师让学生完成以下练习:(1)按准备题指导学生操作——先分单根小棒,再分整捆小棒.(2)填空:6是由( )个一组成的;60是由( )个十组成的;63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3)用竖式计算24÷8,56÷7.出示例1改编题:把26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根?分步进行教学:(1)指名列横式和竖式:26÷2,226~(1/2).(2)让学生拿出2捆(每捆10根)又6根小棒,要求把它平均分成2份.(学生分时,可能出现三种情况,一、先整捆分,再单根分,然后合并;二、先单根分,后整捆分,再合并;三、先拆捆,后单根分,再凑捆.)(3)教师分别让上述三种不同分法的学生口述分棒过程,并引导全班学生作出比较,肯定一、二两种分法比较简便、合理.(4)教师按第一种分法分棒操作,用谈话方式讲述计算过程:要先除什么数?(要先除十位上的数2)2个十除以2得几个十?(得1个十)这个"1"(商)要写在被除数的哪一位上?(要写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2的上面)再除什么数?……除完以后,要让2~3个  相似文献   

4.
1.教师在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时,首先弄清:例3已知哪两个条件?要求什么?并能根据"41×5"说出其意义:"5个41是多少?"或"5个41连加,和是多少?".其次,把例3与例2作比较,使之找到相同点都是乘积要进位的乘法;不同点是例2中个位上的乘积满几十,要向十位进几,例3中十位上的乘积满几十,要向百位进几.2.要让学生讲明算理与算法:"5乘被乘数个位上的'1'得5,不满十,在积的个位上写5;5乘被乘数十位上的'4'得20个'十',积的十位上写0.向百位进2,即积的百位上写2.所以十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要向百位进几."之后,教师出示51×8让  相似文献   

5.
23-8=15的教学过程由如下三个环节组成.1.师生各拿出23根小棒(10根一捆,即两捆另3根),完成以下操作和对话.师:23根小棒里有几个"十"根和几个"一"根?生:(摆开并考察小棒后)23根小棒里有2个"十"根和3个"一"根.师:从23根小棒里拿出8根,怎么拿最适合?生:(积极思考着).师:(边演示小棒,边指导学生看课本中的插图)要从23根小棒里拿出8根,零星的3根不够拿,可先从两捆中拿出一捆,即10个"一"根,与零星的3根合在一起组成(10+3)13根;从这13根里拿去8根,剩下5根;把剩下的捆,即10个"一"根与这5根  相似文献   

6.
位数除两位数是五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继续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教学时,应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具体教学过程由以下三个步骤组成。 1.运用类推法,教好准备题。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的乘法知识,利用原型启发来进行类比推理: 由2×3=6→20×3=60(原型) 类推 6÷3=2→60÷3=(20)然后用实物操作进行验证。每个学生拿出6捆小棒(每捆10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让学生懂得6捆表示6个十,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所以得20。)  相似文献   

7.
基本训练抓三点:听算抓10以内的加法;视算抓整十数与几相加;口答抓两位数的组成与分解.新知讲授抓四步:第一步,抓动手操作.教师先出示(黑板左边)2l朵花,后出示(右边)6朵花.边出示边问:"左边有几朵花?右边有几朵花?把左边的21朵花和右边的6朵花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几朵花用什么方法算?"怎么算21+6呢?"学生拿出小棒,同座边摆边议:先把1根和6根合在一起得7根,再把20根(2捆——每捆10根)和7根合在一起得27根.第二步,抓图示过程.教师先移动出示在黑板上的花,边指算式边讲:把  相似文献   

8.
6.在笔算两位数减法中,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为什么要先在个位上加10再减?就从课本例题说起:42减28怎样算?教材先用42根小棒演示42-28的算法:先打开一捆小棒,与散放的2根合并成12根,从中减去8根。再在剩下的3捆中减去2捆。最后剩下1捆零4根,即得:42-28=14。教材至此归纳出三条法则,其中第三  相似文献   

9.
一、在操作中领悟算理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很难理解严密的算理推导,因而让他们用学具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议一议、写一写,从中来领悟算理,这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例如,为了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加法要“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可作如下设计,教师在出示算式34 25后:①让学生分两次拿出34根(3捆和4根)和25根(2捆和5根)小棒,并摆出“34 25”的相加过程。②操作后学  相似文献   

10.
一、背景介绍 在2008年温州市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评选考核课上,初中数学组的一位教师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的复习"一节.在这节课前面的30多分钟时间里,教师紧扣教学目标,在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的前提下,顺利地完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的基础训练、基本步骤的复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几种类型的复习.在课堂训练环节,教师通过投影给学生呈现这样一道题目: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3,如果把这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调换,所得到的这个新的两位数比原来的两位数小27,求这个两位数.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材第71-72页例1)第1课时,新授课。 新课导入设计 出示 2捆零3根小棒图,左边放了2捆,每捆是10根,右边放了3根。 师:小红有23根巧克力棒,给小明2根,还剩下几根?指名学生列式,说算式。 师:还是这23根巧克力棒,如果给小明7根,问小红还剩下几根?应该怎样列算式? 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23-7=  相似文献   

12.
讲清用竖式做加法的步骤和方法,是"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的重点.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笔算加法"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道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例1和例2是不进位加,着重讲清笔算时要记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教学时,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数位卡和1~9九个数字卡,要求他们按照例1、例2中的算式在数位卡里用数字摆出来,使之  相似文献   

13.
1.口算两道题:43-12和43-8,启发学生讲清是怎样口算出来的,为什么得数十位上的数是3?然后,把第二题改为43-28导入新课.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例3,结合讲明插图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学生拿出小棒,在桌面上摆出4  相似文献   

14.
巧求两位数     
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3倍,个位上的数字加6等于十位上的数字。这个两位数是多少?要求这个两位数是多少,就要先确定这个两位数十位和个位  相似文献   

15.
这一节是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例3、例4是讲退位减法,主要解决“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例1、例2是讲不退位的减法,主要讲“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减起”。由于学生在前一节学会了笔算加法,对于对位和从个位减起已没有什么困难。但学生在做退位减法的作业时,一般说来,要比学习前三节时出现的错误多:有的在退位以后十位数相减时,忘记被减数应减去1;有的会误算成不退位减法,个位从减数里面减去被减数;有的在做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练习时,会发生乱用法则的现象。因此,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教材为了使学生不致忘记从十位退了1,特意设计在被减数十位上的数上面点一点;为了  相似文献   

16.
“百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先自学课本,边看边提问边演示的办法。引导学生思考:从3根里拿去8根不够拿怎么办?需先从十位格里拿出1捆小棒打开放在个位格里,与原来的3根合为13根。再从13根里拿8根就够了。拿去8根还剩5根。  相似文献   

17.
<正>【例1】28+35+19=82■这是一道连续进位加法题,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列竖式计算。首先计算28+35,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8个一加5个一等于13,即1个十和3个一,因为“满十向十位进一”,所以将得到的1个十写在十位上的数字3的下面,3写在得数中个位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正>例题在计数器上拨4个珠子,可以表示出哪些两位数?再把这些两位数从大到小排列起来。要拨出两位数,十位上就必须有珠子,因此,十位上最少得拨1个珠子,剩下的珠子拨在个位上,这时表示的数就是13。再在十位上增加珠子,个位上减少珠子。十位上拨2个珠子,个位上也是4-2=2(个)珠子,这时表示的数是22。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三册P.89例5的教学,可通过摆、比、读、讲、议、练等手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少(多)几的应用题的解法。一、摆一摆,比一比,增强感性认识。 1.相等数量对应摆。要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小棒,先10根摆一横行,又拿10根与上行对应再摆一行。问:“哪行小棒多?”(生:同样多。)以增强“同样多”的概念。 2.不等数量相应摆。要学生在第二行再摆3根小  相似文献   

20.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时适当教给学生一些速算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现简介几种速算方法,仅供参考。一、在两数相乘时,如果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之和是10,即“头同,尾合10”,可用“头加1乘头,两尾乘积接后头”速算(两尾乘积不满十时在十位上补0)。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