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这是党和政府关爱进城农民工的政策指南,也是新闻媒体塑造健康的农民工媒介形象的重要准则。正是由于明确了这样的定位,各级党报党刊加大了农民工问题的报道力度,及时反映这一庞大群体的意愿和呼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然而,透过相当一部分都市媒体的日常报道,我们遗憾地注意到,农民工群体依然处于一个淡漠和歧视并存的尴尬境地。在受众定位上,农民工群体往往被冷落在被遗忘的角落。都市媒体很少刊载农民工急需的就业信息、生活信息和知识信息,很少刊载与农民工切身利益密…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再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媒介不仅参与了农民工形象的建构,而且其所持有的简单化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解、认知农民工的模式的同时,也影响着农民工群体的自我定义,并可能成为其行为举止的参考规范.因此,从建构论视角研究媒介对农民工群体形象的再现,分析再现的深层动因,解决媒介对农民工形象扭曲再现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郑宇 《今传媒》2013,(11):20-22
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应运而生,他们在各个方面与传统的农民工有着很大差别。媒体不仅参与了对这一群体形象的建构,而且其报道会影响整个社会对该群体的评价与主观印象。本文运用量化统计法,并将数据进行编码后,输入 SPSS 软件对该群体报道的有效样本月份分布、报道篇幅、话语类型、话语主题、消息来源、报道涉及对象类型、话语立场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描摹出大众媒体关于该群体的报道图景,并探讨大众媒介对新生代农民工建构的形象与成因。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社会形象错位与媒介的城市视角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媒体中农民工的活动一直是传播的盲区①,即使报道他们,也总是以弱者形象出现。事实上,农民工的社会处境并非这么简单,我们对他们的认识还存在某种偏狭和错位。  相似文献   

5.
金妹  李蓉 《今传媒》2012,(2):155-156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信息传播日益便捷,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利益分配的多元化和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社会的一些弱势群体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主要探讨在当代的大众媒介的传播中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的形象是怎样被建构的,同时分析在媒介传播中这种农民工形象构建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快,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相对传统农民工有了很大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的、不同的要求,也呈现出与传统农民工不同的鲜明特点.本文意在探讨大众媒介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形象建构中的行为特征,并对媒介在塑造新生代农民工形象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为大众媒介、受众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态度、认识、交流提供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7.
媒介命名是媒介授予地位功能的体现,通过命名、下定义,媒介赋予新闻事件意义。媒介命名就是"贴标签",要受到权力集团、强势话语集团和民间力量的影响,但媒介依然拥有主动权。媒介在命名中,应遵循充分调查、客观报道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80后"农民工是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第一代农民工有着明显的不同。媒体不仅参与了对这一群体形象的建构,而且他们的报道会影响整个社会对该群体的看法。因此,分析媒体对"80后"农民工所建构的媒介形象以及媒体建构该形象的原因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3年1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社会蓝皮书》表明:到2002年11月,外出务工的农村流动人口已经超过9000万,按照十五规划,到2005年,还将有大约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或非农产业。根据这一现状,当前,转  相似文献   

10.
戴佳妮 《新闻世界》2011,(7):268-269
新闻与公关的互动由来已久,它对于维系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关系极具意义。农民工问题一直是我国新闻媒介高度关注的话题,今年春晚让民工走上舞台曾引起了热烈讨论。本文以农民工报道为对象,认为对农民工的报道或是有效的公关活动,而这种互动所带来的问题应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在通信传播技术高度发达、传媒及其传播的资讯全面进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并产生深刻影响的当今,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信息获取、通过传媒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及改变传媒的"刻板印象"方面仍面临困难。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农民工自身利用媒介为个人生活和工作服务的能力,以及利用媒介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实现公民话语权的能力成为一项现实议题。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需要政府动员、社会公益组织及志愿者共同参与,并发动农民工群体中意见领袖的力量,通过意见领袖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来影响这个群体。  相似文献   

12.
高涵  胡道宁 《新闻世界》2011,(8):240-241
课题组以江苏省淮安市和江苏省宜兴市为主要调查地,对当地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通过调查,了解与总结江苏省农民工对于自身在媒体中的形象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农民工对于自身在媒体中形象的认识与农民工实际媒介形象之间的差异及差异存在的原因,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徐艳 《新闻世界》2012,(6):194-195
新媒介带来了媒介资源的重组,从而推动了媒介素养内涵的演进。本文研究了农民工在新媒介情境中的资源分配和媒介素养情况,并通过调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提出问题及解析题目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但大部分研究被社会学领域所囊括,包括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农民工的边缘群体的角色分析、农民工的社会心理的分析、农民工的教育与管理问题等,这些议题几乎包括了农民工问题的各个方面,但把农民工置于大众传媒中进行考察的文献相较于农民工问题的其他方面则显得过于单薄。农民工的权益保障,一直是农民工议题的一个重点,但农民工在媒体中被表达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16.
王超 《东南传播》2011,(8):49-51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寻求工作和生活,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进城打工已经成为中国农民的一大潮流,也是社会的一大现象。本研究从2001至2010年近十年间的中国电影文本中,摘选出20部有关农民工题材的电影,并且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其时于农民工形象的再现。研究结果发现,有关...  相似文献   

17.
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30多年里,媒介塑造的农民工形象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变化。本研究拟在再现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变迁,揭示媒介在农民工与整个社会互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剖析媒介在农民工形象传播中的得失,为其客观公正地反映农民工形象提供实践范式,也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由于社会环境、媒介格局、知识能力的限制,农民工在传播格局中始终处于"被传播"的位置,处于大众传播的边缘.即使在面对媒介时,农民工也不太懂得如何通过媒介表达自己的意见.农民工由于缺乏与媒介的互动,自身话语权的流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媒介话语的偏向.本文运用角色理论研究当代法治新闻中是如何通过话语"定义"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新生代农民工阶层的媒介素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素养与其阶层属性倾向紧密相连,并与阶层文化冲突与矛盾的社会特性紧密相连。新生代农民工阶层意识与生活状态成为他们媒介信息认知与批判的基础,媒介素养反过来也构成了他们阶层意识形成与自我身份确认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弱势群体是社会学、政治学研究范畴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叫社会脆弱群体或社会弱者群体。在中国当前的弱势群体中,农民工所占比重最大。本文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农民工的媒介形象上,从社会学研究的视角出发,指出农民工的媒介形象日益污名化。大众传媒中的农民工形象,不是他们自主表达与建构起来的,而是由城市主流人群形塑出来的,只是需要帮助、拯救的对象,而非权利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