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先秦士人与司马迁》一书,是一部论说先秦士人与司马迁较为详尽的专门论著。此书最大的特点是对以往研究观点有所超越。在研究内容上,把先秦士人与司马迁进行系统地研究,并从思想史、文化史的角度给予关照;在学术观点上,探讨了先秦士人理性精神与《史记》的创作宗旨的关系,研究了先秦士人史鉴教育传统对司马迁《史记》史学社会功用论的影响,深入系统地从先秦士人的道义传统思考司马迁《史记》的批判精神,并提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研究话题。论著自始至终贯穿着作者对先秦士人与司马迁研究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古时代的人口迁移与文化传播,是理解当时文化发展历程及其变革的重要环节。王永平新著《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主要通过对江淮地域士人流迁与文化交流的重要事件、人物的探讨,提升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丰富了学界的相关认识。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中国先秦地域文化的研究可谓百舸争流,百芳争艳。以山东淄博为中心的齐文化研究、以山东曲阜为中心的鲁文化研究、以陕西为中心的秦文化研究、以两湖为中心的楚文化研究、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三晋文化研究、以京津为中心的燕文化研究、以江浙为中心的吴越文化研究等等,崛然而起,在研究成果方面,如《齐文化丛书》、《中国儒学史》、《秦文化论丛》、《楚学文库》、《晋国史》、《赵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谁为为之,孰令听之",论述了司马迁写"史记"是历史的必然;从"天人之际,古今之变"概述<史记>的主要内容;从"史无前例,传唱不衰"阐述<史记>的重大意义.最后总结:司马迁的一支如椽大笔不仅把历史的恢宏一一尽出.而且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文人操守.  相似文献   

5.
执著与超越本来是两种具有一定矛盾性的精神气质。一般而言,执著者往往难于超越,而超越者往往不会执著,但魏晋士人却把两者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成就了他们高度的人格之美。在一个社会动荡,道德解体的时代里,魏晋士人们的这种高度的人格之美让他们身上散发出德性的光辉,也让他们在艺术领域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如果中华民族想要重塑自身优美的精神气质,那么魏晋士人所具有的执著与超越相融合的人格之美也不乏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酷吏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史传杰作,他真实而深刻地反映汉代的严刑峻法,对汉初时的酷吏进行了“实录”。透过司马迁对酷吏们较为客观和冷静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中蕴涵着司马迁内心的矛盾与困惑。司马迁的这种心理并不是自觉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而是面对当时社会的严酷统治,隐含在他的文章中的。  相似文献   

7.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6年,其后三年,刊物利用自身独特的地域、人文优势设立“司马迁与《史记》研究”专栏,到2013年第10期共25年,连续设栏100期,发表论文265篇,在国内外的史记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推动了这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就该栏目从2001-2012年12年间所发表论文,对文章的作者群和研究内容及视角进行分析,以期探寻该栏目的特色及趋势.  相似文献   

8.
王洲明先生的《先秦两汉文化与文学》一书近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王先生的著作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值得充分肯定。一、地域文化与文学史精神的把握学术论文 ,学术专著 ,因其学术性、理论性较强 ,一般难以卒读。但是《先秦两汉文化与文学》能够集知识性、严谨性、感染性于一体。书中多处发掘出古老民族文化的精髓 ,闪耀着优秀的精神品格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处处洋溢着深厚的爱国热忱。在《论屈原的人格》一文中 ,作者认为屈原内修外美的人格对后世的知识分子发生了极大的影响。这许许…  相似文献   

9.
2005年7月,由院长庞德谦教授担任主编,赵荣教授、梁建邦教授、党大恩编审担任副主编的《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年鉴》(2004年卷)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16开25万字,是一本印制精美、集工具性、资料性、知识性为一体的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学术信息的集成。《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年鉴》的编纂始于2004年底。学院领导提出编辑的设想和提议后,史记研究所、学报编辑部等单位的同志纷纷加入到编辑队伍中,各自明确了编写任务,经过半年的酝酿、搜集、组稿、撰写、编辑、校对,终于得以和广大读者见面。年鉴的主要内容有:研究综述、考古与版…  相似文献   

10.
邱广 《考试周刊》2011,(74):40-41
国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陈胜吴广的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在社会价值观念上实现的突破是极具颠覆性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阅读《史记·陈涉世家》,可依据历史背景,思索历史发展的规律;可结合作品描述,感受主人公的个性和灵魂;可透析叙事语言,琢磨《史记》特有的史家手笔……  相似文献   

11.
袁传璋教授的《太史公生平著作考论》(以下简称《考论》)2005年12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后,颇获学界好评,在很短时间内便又重印,这本学术专著受到读者的欢迎,并非偶然。《考论》的特色和成就,在于文献考证。在探讨太史公生平的部分,作者系统而且非常深入地考察了司马迁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孔子作《春秋》对后世史学的影响很大。司马迁著《史记》以继《春秋》为己任 ,推崇《春秋》和孔子思想 ,在史学上继承光大孔子的学术思想 ,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3.
《酷吏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史传杰作,他真实而深刻地反映汉代的严刑峻法,对汉初时的酷吏进行了“实录”。透过司马迁对酷吏们较为客观和冷静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中蕴涵着司马迁内心的矛盾与困惑。司马迁的这种心理并不是自觉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而是面对当时社会的严酷统治,隐含在他的文章中的。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年第5期“学术专栏介绍”推介本刊2014年第14期“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这是本刊“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工程”之后,第一次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设专栏整体推介.  相似文献   

15.
就运用的理论和使用的方法而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自己固有的民族心理、审美意识和传统研究手法来从事研究;第二阶段主要是运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第三阶段是兼取中西理论和方法之所长,以中国自己的现代理论、方法、体系来进行研究。杨兴华的《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一书,体现着古代文学研究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变的总体趋向,提出了一些很具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李琳琦教授的博士学位论文<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最近由湖北教育出版社付梓行世.它很有新意,是一本不同凡响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家和历史学在其诞生过程中与乱世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的历史联系。孔子生于乱世而作《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批判精神,这种褒贬鲜明的春秋笔法构成一种普遍的时代精神,在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一种“乱臣贼子惧”的尖锐有力的制约性的文化道德规范,从而将早期中国文化的“空言”传统彻底改造为一种全新性质的“行事”规范。然而,生于治世的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却巧妙地消解了历史学、历史学家与乱世之史、治世之史之间的内在矛盾或本质冲突,以治世之史代替了乱世之史。与孔子不同,太史公著《史记》而天子、大夫乐,把历史著作的乱世的批判精神扭曲为治世的歌颂风格,其诗人气质也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史记》的诞生,标志着知识分子成为正式的“循吏”,历史著作也真正变成了专制政治的意识形态根据。  相似文献   

18.
《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一书从历史文化等理论方面对先秦文学尤其是诗歌研究进行了总结。通过礼俗仪式探索、考察上古诗歌的发展,可以看到更早的诗歌存在、演进的情形,亦可了解从春秋前期至战国之末我国诗歌发展中缺环一段的大体状况。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智慧文学《约伯记》与古希腊经典戏剧《俄狄浦斯王》在情节结构、对话形态、人物形象等层面的比较分析发现:二者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约伯记》完全符合一部经典戏剧的所有要求,是一个可与同期古希腊戏剧相比的成熟的戏剧文本。  相似文献   

20.
刘丽丽 《文教资料》2014,(30):139-141
《王西厢》和《董西厢》在引用辞格的运用上既有许多共性,也存在不少差异。相同之处首先体现在多处相同的引用上。不同之处则主要体现在:《王西厢》引用辞格使用的数量是《董西厢》的两倍且分布更为均匀;《董西厢》中引用的神话较多,而《王西厢》中引用的诗词较多;《王西厢》引用辞格的使用比《董西厢》更为丰富灵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