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誉为美国"南方文学先知"的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其作品绝少有赞美与歌颂,大多数都充斥的是暴力死亡,常以突如其来的暴力与死亡结尾.在她的著名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奥康纳巧妙地将西方主流文化中的各种宗教原型及宗教伦理观融入小说的具体情节中,现通过《好人难寻》中大量出现的宗教情结与怪诞的哥特式写作手法来探析其隐喻和象征意象,以揭示小说深刻的文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吴钰菲 《海外英语》2013,(19):209-210
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好人难寻》中反讽的使用贯穿全篇,不仅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通过反讽艺术手法的使用,小说表达了奥康纳的原罪观与救赎观,以及她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虔诚的美国南方天主教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极度关注人们的痛苦和宗教信仰,因此她的作品总是充满了浓厚的宗教特色。在其代表作《好人难寻》里倾注了自我对宗教和人生的思考,指出爱的缺乏导致了人们的隔阂与心灵的异化。本文通过浅析《好人难寻》中暴力和死亡所体现的荒诞世界,突出最终得以重建精神家园的宗教救赎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试从精神生态学的审美角度出发,解析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主要人物的精神生态困境,探究好人难寻的深层原因,从而进一步理解奥康纳的精神生态意识以及她为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拯救人类的灵魂而付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王朝辉 《英语辅导》2008,(6):134-136
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是美国20世纪杰出的南方女作家。从小受到天主教的影响,她的作品充满了神秘的宗教救赎色彩。在她的代表作《好人难寻》中,她通过隐喻与象征来抒写寓意深刻的主题,让读者从字面意义之外看到其最后的、神秘的宗教含义。  相似文献   

6.
《文学教育(上)》2010,(13):160-160
美国南方文学代表人物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经典之作《好人难寻》,由新星出版社引进出版。去年,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全集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60年唯一的最佳小说奖。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生长在宗教气氛浓厚的美国南方的虔诚的基督教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一生关心人们的痛苦和宗教信仰。在其代表作《好人难寻》中揭示的是:爱的缺乏导致了人们的隔阂、心灵的异化,人生从而变得令人无法忍受,只有通过一些非常的暴力或死亡,才能使人接受上帝的“感化”,找回“隐退”的上帝。  相似文献   

8.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好人难寻》,通过描述老祖母一家外出游玩,不幸遇到"不合时宜的人"而惨遭杀害的简单故事,再现了基督教中原罪和救赎的深刻主题,而其杰出的叙事视角的转换,有限全知视角、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有限视角的恰当使用更是把作品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好人难寻》成为后人研究叙事学的良好典范。  相似文献   

9.
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代表作《好人难寻》是一部成功运用反讽的典范之作。小说中的反讽贯穿全篇,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和主题升华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基于反讽的巧妙运用,小说得以于不动声色之中凸显深刻的哲理,以含蓄委婉的方式透露出作者对人性中善与恶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0.
文章依据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探讨模糊限制语在美国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的人际功能。通过对小说情态资源的研究,分析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权势关系,有助于对小说人物形象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