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2002年湖北省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内部的关联结构关系。其中电子元器件及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应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2.
研发产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特点分析——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投入产出理论,以上海2002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对研发产业的投入结构、销路结构、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及影响力系数、感应度及感应度系数等重要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揭示了研发产业与相关产业间的关联效应和波及程度。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创意产业关联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之间关联关系的实质就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本文根据上海市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资料,通过分析直接消耗系数、分配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等,揭示了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对最终需求具有较高的感应度。由于创意产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资源消耗少、联动效应强、产品附加值大等特性,发展创意产业可以充分发挥上海在地理环境、经济、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对2001—2010年新疆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其关联效应分析发现:1)新疆能源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2)第二产业对能源产业的中间需求所占的比重最高;3)新疆能源产业主要具有中间产品的性质,且具有\"高附加值,低产业带动能力\"的产业特性;4)新疆能源产业对其他部门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受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后向关联效应较强,对新疆国民经济的乘数推动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效应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王敏晰 《软科学》2009,23(9):21-24
结合投入产出分析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运用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对我国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中2001~2005年数据重新整合,测算了直接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等一系列经济参数,定量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间的关联效应,并对其关联效应进行归类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与相关产业部门的关联效应以及波及程度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期间,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备受重视,规模不断扩大。可以预计的是,该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关系将更加紧密,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将加大。然而现有文献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方法,采用2007年、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实证分析再生资源产业的关联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结果表明:① 再生资源产业前向关联大于后向关联,即对下游产业(如钢压延产品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部门)的支撑大于对上游产业(如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等部门)的拉动;② 再生资源产业受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大于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③ 再生资源产业投资效应最强,就业和出口效应较弱,消费效应为零;④ 样本期内,产业关联和宏观经济效应均有所提升。可见,该产业未来的发展势头良好,除了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之外,也将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汽车工业对其关联产业的带动效用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汽车工业由于其产业关联度强,可以带动上、下游150多个产业部门的发展,并从整体上展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综合实力,因此它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本文依据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建立相应数学模型,从定量方面分析汽车工业对其关联产业的带动效用,旨在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徐大丰 《软科学》2011,25(3):42-46,56
我国的碳生产率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建立在碳生产率基础上的低碳经济结构调整虽然可以降低碳排放,但是由于经济系统存在复杂的产业关联,这种产业结构调整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构成较大的冲击。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既要考虑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又要考虑产业对碳排放的影响力。运用投入产出数据,计算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碳排放的影响力系数,综合考虑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碳排放的影响力,指出既可以降低碳排放、又可以保持经济增长稳定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软科学》2015,(10):1-5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中国投入产出表(135产品部门)数据实证测算了高技术产业内各行业间以及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影响程度。结果发现,高技术产业各行业部门无论在高技术产业体系内部还是在整个工业体系内都表现出更强的后向关联性,这意味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自身各行业间的良性互动发展,而且有助于带动整个工业行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深入揭示京津冀孵化产业空间关联的溢出路径和形成机制,以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为样本,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构建孵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从整体网络、个体网络、板块划分等视角剖析网络结构特征与空间聚类现象,并借助二次指派程序(QAP)回归方法考察其空间关联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核心城市与次级城市的空间联动潜力纵向逐年递增、横向梯度递减,并且在网络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特征;网络结构形成了净收益、净溢出、经纪人不同功能板块;地理邻近性、经济发展、人才投入、科技水平等因素影响了网络空间关联关系的形成.因此,京津冀地方政府要深刻把握京津冀区域内核心功能区孵化产业显著强于河北省边缘地带的不平衡发展格局,根据空间关联网络各个板块功能特征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的孵化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投入产出表中投入系数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分析中国从1992—2000年投入产出表的时序数据,概括了部门间中间投入系数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经济系统和大多数部门的中间投入率均有所提高,但部门问的投入系数变化却差异较大。总体而言,大多数部门偏向于对基础能源部门的使用,而减少了对消费品制造业、采掘业和服务业的使用份额;且绝大多数部门均增加了对自身部门的使用比重。投入系数的变化反映了这些年来中国经济部门技术水平和经济结构方面的系统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基于投入产出法提出直接碳排放系数、完全碳排放系数及出口贸易隐含碳的计算方法,以中国的制造业为例,测算2000—2010年各部门的直接碳排放系数、完全碳排放系数及出口贸易隐含碳,并利用结构分解法将制造业出口贸易隐含碳变化量分解为:技术效应、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得到以下结论:(1)各制造业部门的直接碳排放系数和完全碳排放系数都有所下降,说明各部门的节能减排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2000—2007年间制造业出口隐含碳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百分比超过了50%,说明超过一半左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由中国的贸易伙伴国的进口需求引起的;(3)各制造业部门的出口隐含碳总量呈上升趋势,应提高主要出口隐含碳部门的生产技术,或选取恰当的可替代品进行生产并出口,以有效减少因出口而增加的国内碳排放;(4)规模效应对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增加起到正向作用,而技术效应对其有负向作用。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产业关联性的企业竞争力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璐  周晓光 《预测》2006,25(1):67-71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在该体系下,企业竞争力的比较实际上只能局限于行业内,不同行业内的企业之间是无法置于同一平台来进行比较的。因此,结合企业竞争力定量评价体系设计原则以及产业关联度理论,本文提出了不同行业内企业进行竞争力比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创新系统多要素联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物联网产业看作一个创新系统,从整体联动的视角分析物联网产业创新系统中多要素的联系与互动,运用创新系统多要素联动的相关理论和方法(LAFIS)来研究物联网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案例分析,构建了物联网产业创新系统多要素联动的概念分析模型,分析其涉及到的技术、市场、政策、管理等创新主体和多个要素的联动创新机制以及各个创新子系统内部主体要素的联动作用和过程。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绩效评价、产出分析也是研究的重点。首先对财政科技投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财政科技投入的作用机理,财政科技投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区域科技竞争力,进而得出智力资本是从科技投入到产出的核心产物,基于智力资本理论构建财政科技投入产出评价体系。建立了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最优联动模式,基于克拉玛依市实地调研的数据,分析了克拉玛依市财政科技投入的联动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大企业创新投入驱动区域产业升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2—2014年的中国区域产业数据和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法,探讨大企业创新投入对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并分析专业化集聚和市场化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大企业创新投入对区域产业升级有明显的带动作用,随着产业高度的提升,创新的资本投入对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在降低,而创新的人员投入对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在提升。专业化集聚有利于大企业发挥创新带动作用,而市场化对大企业创新资本投入的产业升级带动作用表现出抑制效应。要充分发挥大企业的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关键在于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引导大企业明确其在新经济环境中的定位,构建企业间协调发展的区域产业创新环境,并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新技术产业是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引擎,湖南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依赖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拉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湖南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分析湖南高新技术产业滞后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现状,明确了湖南高新技术产业今后的发展思路在于确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心,加强高科技园区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为强化广深两地人工智能产业“双城”联动,引领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本文基于区域产业协同理论,经综合分析两地该产业创新平台、企业、专利等相关数据,得出广深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存在两地专利合作量较低,专利合作意愿下降,产学研协同创新较少,应用场景及数据中心共建共享有待深化等短板,通过深入分析制约该产业两地协同的主要因素,本文从战略协同、创新链协作、产业链耦合、应用场景共建共享等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广深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位理论,将知识转移细化为投入知识转移和存量知识转移,通过构建基于AJ模型的知识投入利润模型和基于Lotka-Volterra的知识转移演化模型,结合定性分析和算例验证,揭示了知识转移对知识投入及创新收益增量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知识转移系数对成员收益增量及知识转移演化均衡的影响较大,通过调整两类知识的转移系数,构建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有望推动知识有效转移,促进成员知识存量增加,降低单个成员以及联盟知识投入量,提高知识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成员及联盟的收益增量。  相似文献   

20.
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我国高新区内研发投入的现状.在构建研究R&D贡献的理论框架下,采用我国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1-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新区内资本投入、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劳动投入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但在统计上不显著;杨凌、乌鲁木齐、北京高新区内研发投入效率低下,低于惠州、厦门和威海高新区研发投入产出弹性近10个百分点.资本的高投入仍然是高新区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提高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将是高新区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