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近日,笔者参加了一次某地区语文统测的阅卷活动。在阅卷过程中,笔者惊讶地发现其中有个班级回答同一道课外积累填空题目的答案竟然几乎一字不差,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数学教学应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课外阅读能力。优秀读物能给学生以精神养料.能滋润学生的成长.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语言、概括、组织等能力,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晓寒 《教学随笔》2014,(12):46-46
一位哲人说:“角度比距离更重要!”人们察人观物,并非距离越近,看得越仔细,而是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观察才能认识得更全面、更透彻、更清晰。宋代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似文献   

5.
盼望着,盼望着,夏天来了,暑假也来了。 从小到大,我们好像一直在期待一个完美的假期。 在这个完美的假期里,我们不光能睡足懒觉,吃够零食,还能做很多想做的事情,去好多想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尚立宽 《考试周刊》2012,(40):31-32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的展开与阅读方法技能的运用中,获得真正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更加富有实效,从而实现这一目标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兴趣培养的功效体现。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以来,大凡级别较高的竞赛课、观摩课大都过于考究:一是过于注重课堂包装,PPT、影视、音乐……五光十色,精彩纷呈;二是过于讲究活动设计,表演、讨论、合作……一派繁荣,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相对于语感有人提出了“文感”的概念,认为文感培养与语感培养一起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双翼。其实,文感也是语感。文章是语言运用的成品,对文章的直觉感悟应该包含在语感之中。针对这种概念混淆的问题,我们应当弄清——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课程目标时,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要想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开展课外阅读,特别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接触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名著,确实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的质量呢?  相似文献   

10.
教育究竟是什么?叶圣陶说:"往单方面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应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硬实力,还要提高学生的软实力。软实力包括独立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演说能力、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初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升入高中后,学习虽很努力,但学习成绩越来越不如人意。每当这时,我总会怀着好奇心问一下学生从小到大的课外阅读情况。如我所料,这些学生基本上缺少课外阅读。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另一些学习进步迅速的学生,他们小学、初中学习成绩并不出色,但由于他们有较好的课外阅读做铺垫,当他们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时,丰富的语言和智力背景就发挥强大的作用了,他较好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还要求学生阅读浅显的童话、故事、寓言等,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使他们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为了帮助低年级学生完成阅读目标,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我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不能让学生完完全全地去重复人类所经历过的发现知识的过程。但适当地让他们参与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了解某些数学知识产生的由来,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说传统的数学教学只重结果,忽视过程,那么新课程改革后能否就可以只重过程而忽视结果呢?  相似文献   

14.
“精神的底子”之说,倡导者甚多,但以钱理群教授的影响最大。1998年他在接受王丽采访时说,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对自己影响最大,文中主人公的信念成为他做人的基本准则,在“文革”中被批斗仍能保持赤子之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一个“精神的底子”。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的课外读物对正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中学生而言,无异于一盏照亮前程的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培养初中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养成"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的习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使学生逐渐养成积累的习惯,进而提高阅读能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世界文学浩如烟海,经典的文学作品总是能给人启迪。通过阅读名著,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在尊重学生阅读感受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云南教育》2009,(19):1-1
不久前,温家宝总理与几位教师代表见面。他在谈到中国缺少“有重大成就的人才”、“世界著名人才”时特别指出,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日常的一些听课活动过程中发现,我们不少执教者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任务,而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却不甚关注。例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大都会设计一个让学生带着相关问题去默读  相似文献   

19.
李婷婷 《考试周刊》2008,(50):35-3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因此,明确阅读课程目标及设计特点,有利于我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选择和确定探究阅读主题.应让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使他们知识、技能与态度得到发展。《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50万字左右。如何引导学生实现这么大的阅读目标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探究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和探究的源泉。确定探究阅读的主题,培养探究阅读的兴趣是引导学生课外探究阅读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