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三部古典名著,在内容和情节上虽各有不同,但在小说的主题、结构以及人物特征上都与神石原型所具有的叛逆特性有关。通过神石原型的引入,一方面增加了作品的历史感、深度感,更重要的是唤起读者心中不满现状、寻求突破的原始冲动,这就增强了作品的哲理意蕴及震撼力。  相似文献   

2.
《论语》学是研究《论语》的专门学问。它在中国古代共经历了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形成期,期间,《论语》一书的整理与定型及对《论语》的注解几乎同步进行,《论语》学作为一门学问诞生。第二个时期是发展期,这一时期注解《论语》的专著大增,出现了两本对后世《论语》研究有重大影响的专著《论语集解》和《论语义疏》,这两本书也代表了当时的两种新的注解体例。第三个时期是衰落期,这一时期注解《论语》的专著数量锐减。第四个时期是复盛期,这一时期注解《论语》的专著数量激增。产生了《论语》学史上两部有重要影响的著作《论语注疏》和《论语集注》,注解方式也趋向义理化。第五个时期是总结期,产生了不少以辑佚、考异、辨伪、注释为主的《论语》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西方学者《论语》翻译中的文化利用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西方哲学和宗教文化概念代替中国思想;二是从中国经典中寻找《圣经》的痕迹;三是利用翻译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论语》翻译中的文化利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也要反对那种抛弃原文精神实质的滥用。  相似文献   

4.
《论语》的文本特点,给后人随意解释留下了巨大的空间。然而用公理化的方法去诠释《论语》,则可以看出很多解释都是误读。例如朱熹《论语集注》以“天理”取代“中庸”,以“忠君”取代“德政”,都是误读的典型。这就显示了公理化诠释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比较流行的对儒家人学观念的理解包括几种:宗法人伦的人学观念、整体性的人学观念、私人和公民的人学观念、焦点和场域模式.这些解读有其有效性,但在反映孔子思想面貌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其中把<论语>中的人学概念看作是意义性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考察《论语》与《论语注疏》中的人称代词,发现从上古到中古,人称代词的演进状况大致是:①第一人称中“而”、“予”、“朕”已经消失,“吾”、“我”仍在使用,且“我”占主导地位;②第二人称“而”已经消失,“女”、“尔”一直使用;③第三人称“彼”、“夫”已经消失,“其”、“之”一直作为第三人称代词;④两部书中的“他”均作旁指代词。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从祭礼时间、祭礼地点、祭礼成员与祭礼仪式四个方面来比较郑、陈、鲁三国的祭礼共同点及差异,从而来了解到庶民的祭礼是如何向公式的祭礼变迁的,并从中了解到古代祭礼的一些普遍特点。  相似文献   

8.
高小方教授的《论语通解》为国学经典《论语》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兼顾学术深度和传统文化普及的范本。《论语通解》在语言考证与义理阐发、传统延续与时代更新、古典文化普及与提高等方面很好地把握住平衡点,言而有据,多方启诱,频见创获。而晓畅雅洁的译文、简断扼要的说明如同为读者铺设了通往儒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适便之径,使得其门而入。同时始终把握贯穿孔子政治、道德、伦理、哲学诸方面思想的教育主线,时时加以剔发,对当下的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都极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志刚《论语通译》是《论语》的注释本子中翻得较好的本子 ,但也存在某些商榷之处 ,一一罗列 ,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鄂东地域,古称蕲黄。自宋代黄州府兴建河东书院以来,各地书院、学官相继问世,教育发达,风鼎鼎,名儒硬彦,代不乏人。《三国演义》《水许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等五大古典名均与鄂东结缘,实为坛趣事,享誉古今。  相似文献   

11.
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新课标》要求初中生“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建议初中生阅读《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长篇文学名著。而作为教师,就面临一个难题,这么大的阅读量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相似文献   

12.
张雁珍 《海外英语》2011,(4):222-223
从阐释学的角度研究《论语》的文章并不少见,但绝大部分是在西方阐释学的视角之下研究的。该文作者认为中国阐释学虽不像西方阐释学那样系统,但却更早。事实上,孔子是中国阐释学的鼻祖而且《论语》这本书中也富含阐释思想,因此,从中国阐释学的视角下研究《论语》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原始歌谣的产生与流传,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论事类”诗话,最早的“论辞类”诗话保存在先秦时期的历史要籍中。《尚书尧典》中舜和夔的对话,开“论辞类”诗话作之先河。《论语》中孔子论诗的记述是诗话中最早的系统的“论辞”之作。  相似文献   

14.
要成就一番事业,没有恒心是不行的。古今中外的学大师们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15.
师:人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有谁知道,《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  相似文献   

16.
该文就<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刘宝楠<论语正义>、杨伯峻<论语译注>等书对<论语>某些词语的歧解或误解作了分析和评议,并作出了是非判断.  相似文献   

17.
丁桃源 《现代语文》2008,(4):108-110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是集译文.注疏一体,"帮助一般读者比较容易而正确地读懂论语"的一部书,<论语集注>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论语译注>穷尽性的查检,归纳总结出其所引用<集注>的类别和特点,同时又集各家之说,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地训释.  相似文献   

18.
《论语.阳货》记载:“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女子”与“小人”和“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在这句话中后者更重要。可以把“女子”与“小人”理解成意义的概念,并进行情境性的解释,进一步规定为师生关系的命题,在此基础上抽象出一般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借“科学”的名义和“伪科学”的棍子,以周易学、中医学等为切入点,打击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件屡屡发生,令人痛心。“科学”本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一种思维方式,中国先哲们也在追求真理。与西方“科学”分科而学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对客观世界的研究特点为“整体而学”、“综合而学”,《周易》、《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都可以做代表。  相似文献   

20.
《论语》是一本被中国人读了两千多年的教科书,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治国之道,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在现代化建设中重铸民族精神的重任,必须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中汲取涵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