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华裔文学在美国多元文化语境中不断获得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逐步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关注和美国主流文学界的承认,开始进入美国主流文学史和文学选集。中美文化语境中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不断超越译介和一般性的评述。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华裔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成为华裔在学术研究界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挖掘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空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白人文,匕处于支配地位的美国社会中,被边缘化的美国华裔文化努力寻求自身位置,倡导在多元化的背景中构建自我的身份定位.以汤亭亭为代表的华裔作家用自己的文学作品担当起了表达华裔种群心理诉求的重任,打破了原有的文学创作传统,倡导多元文化的共存,确立了华裔种群文化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华裔美国文学的界定以及美国历史上历代华裔美国文学家的背景介绍和作品特征分析,勾画出华裔美国文学产生、发展、壮大的历程;阐述了本族文化和异族文化的冲突、交融对华裔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直接与间接的影响;阐示了祖国的强盛对提升海外华人地位及扩大海外华人文学影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60年代以来美国第二代华裔文学的发展和成就进行了评介。详细地分析了这一文学景观的背景及意义,探讨了不同流派的华裔作家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他们力图在自己的作品所表现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裔文学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探索美国华裔作家文学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给读者或外国人诠释更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吾国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是林语堂乃至中国作家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一部重要著作。本文通过对林语堂《吾国吾民》这部作品的仔细研读,提炼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加深和扩大广大读者对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关联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书写是美国华裔作家表达华人世界的一种手段。从最早的华裔踏上美国的国度起,华裔逐渐被标榜为野蛮、肮脏、劣等和温顺、勤奋、节俭。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逐渐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汤亭亭、谭恩美、赵建秀等新一代华裔文学家进行英文创作,其作品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引起中西方文坛的广泛关注。华裔作家在作品中热爱尊重中国文化的积极方面,同时又疏离了含有消极意义的中国文化。这些华裔作家对于中国文化既爱又恨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在其作品中改写中国神话,重建"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7.
8.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按比例选取菲律宾22所华校的2050位华裔中学生,从对其中文学习态度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三成分进行广泛的调查分析后得知:当代菲华中学生中文学习态度总体不佳。华语教学应积极挖掘学生尚存的"母语基因",注重培养融入性学习动机,以充分调动起华裔学生中文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华裔美国文学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美国多元文化的产物,包含华裔美国作家曲折的发展历史。中国文化符号为代表的中国元素扎根于华裔美国历史、美国历史和中国历史之间。  相似文献   

10.
文化身份研究是华裔美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在华裔美国文学史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各时期的华裔美国人对文化身份的认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他们在中美两个世界中对自我的认同经历了从固守中国到接受美国、到拥抱世界的过程。这种动态的思维对今天的文化发展与自我认同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晨曦 《考试周刊》2013,(59):13-13
美国华人的最初自传文学是早期华人移民为生存所讲述的并非完全真实的个人历史,这种带有明显功利色彩的文学创作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华人在美国的艰难处境,另一方面使华人失去了在美国的历史中应有的地位。现代华裔美国作家继承了这种自传文学传统,重新书写中国人在美国的历史,力图塑造一种属于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自我。  相似文献   

12.
美国大学的中文教学正在走向多元化。促成这种态势的因素之一是近年来越来越多有中文背景的华裔学生走进大学中文课堂,从而改变了以往以无中文背景学生为主要对象的传统意义上的中文教学,并引发了新问题。本文尝试运用语言标记理论来分析华裔学生与非华裔学生的中文习得特点,探讨针对两种背景学生的中文教学的不同特点及其在语言教学法上的差异,以期适应美国日益多元化的中文教学需要。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华裔移民的历史及现状正在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尝试从历史、融合、现状三个阶段,对美国华裔的奋斗历史进行叙述,通过叙述可以看到华裔移民在美国所经历的血泪及歧视的心酸历史、为生存和民族平等而进行的奋斗历史和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创业历史,为今后华裔移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华裔妇女自我身份认同意识的变化的分析,探讨她们在20世纪上半叶对美国华人社会的影响。总体观之,美国华裔妇女受教会之家的帮助以及在家庭经济中日益突出的贡献,使得她们开始关注自身价值的认同,这种觉醒对美国华人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华人走出唐人街、走向美国大社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和汤亭亭由于意见分歧而产生摩擦,演变成规模宏大的文化论战。赵建秀痛恨“白人至上主义”、“种族主义之爱”和“种族主义之恨”。而汤亭亭的“美国神话”等表明,只有继承发扬中国文化,将其与美国文化和华裔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创造出扎根于东西方文化、反映华裔真实生活的上乘作品,从而打破白人对华人/华裔的“静音”,从另一渠道让华裔文学进入美国主流文化的殿堂。因此,他们殊途同归,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改编和利用,在美国主流意识形态中树立起华裔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饮食文化、母语方言词汇的转译、跨洋婚姻等几方面来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五邑侨乡文化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持存与流变,将注意力集中于侨乡文化在这些作品中如何得以表现这一方面,从而指出华裔作家的文本以不同程度或层次描述着侨乡文化,客观上起到了文化沟通的作用,以文学创作进行着特殊的文化翻译。  相似文献   

17.
边姬 《小读者》2011,(6):41-41
纽约州威斯彻斯特郡蓝山中学的学生黄依妮在10岁时就以《艾菲尔铁塔的女儿》成为小有名气的作家了。如今她又多了好几个头衔:编剧、导演、少女饰品设计者和网上商店创办人。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华裔文学兼具了中美两国的文学思想和文化底蕴,是传承和宣扬中美两国文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美国华裔文学的研究一直备受中西方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以多元文化语境为背景的文学发展时期,了解美国华裔文学流变,并对其进行重新定位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美国华裔文学进行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从多元文化语境出发,对美国华裔文学的流变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此来为美国华裔文学的科学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郭洁洁 《邢台学院学报》2021,(2):121-125,133
全景式回放围绕美国华裔作家展开的美国华裔文化发展的历史画卷,归纳构建适用华裔文学系统化、 深入化的文化隐喻的活态传承理论体系框架,并尝试从哲学、 文艺学、 传播学等各领域的关系链出发设计文化隐喻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活态传承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研究的组织架构.分析华裔作家及其作品中的文化隐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重点围绕文化隐...  相似文献   

20.
魏蓉婷 《文教资料》2011,(14):30-32
美国华裔文学作为少数裔文学中的一个亮点,集中体现了现当代华裔作家对自身族裔文化身份问题的探究与反思,他们通过小说的表现形式,从华裔家庭内部关系冲突中攫取素材,对华裔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知进行解析注释。这些小说中,父辈与子辈间的代际文化冲突是一个鲜明的主题,由于华裔男性在文化地位与社会地位中的尴尬处境,父与子的关系模式不仅能反映文化因素在华裔家庭内部的影响与变化,而且可溯及两种异质文化由对抗到融合的主要线索,有助于理解当代华裔文学的独特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