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西游记》的作者为吴承恩一说,虽由来已久,但这是错误的。明代刊本的《西游记》有“华阳洞天主人校”的三个本子,均未注明作者姓名。《淮安府志》中可以见到吴承恩著述《西游记》之名,但仅仅记载着“西游记”三个字,关于内容,版本等一概缺漏。到了近代,人们只知道《西游记》小说的清刊本,有些学者们便含糊地认定清刊繁本为吴承恩本,使人们陷入了一种《西游记》小说本来就署有吴承恩姓名的错觉之中。  相似文献   

2.
根据《淮安府志》记载,吴承恩只是文章《西游记》的作者,不是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根据刘知几《史通》,可知吴承思所著杂剧数种并不是小说;根据吴承恩《禹鼎志序》,可知所他喜爱的只是文言志怪短篇,而不是长篇小说;从方言角度来说,《西游记》所使用的方言并不仅仅限于吴承思的家乡。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学术研究爆出新话题:吴承恩不是《西游记》作者西游记》学术研究最近又有新说法。《山西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刊登的李安纲文章指出,吴承恩并非是这部古典名著的作者。文章说,据有关史料记载可知,吴承恩是一位儒生,郁郁不得志,尽管能诗文,善杂记,...  相似文献   

4.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其真正的创作意图是什么?从明未到今天,始终存在着争议。吴承恩作为《西游记》的作者被写进文学史,而今天学者们相继提出的质疑,也足以引起学术界的思考。《西游记》作者是谁,古来有三说:一日邱处机,二日吴承恩.三日无名氏。前两者是问题争论的焦点,本文就以前二者为论。《西游记》的创作意图,古来说法有三:一日神怪小说,二日劝善之作,三日金丹证道。本文以后说为是,并详释其真。一、《西游记》作者不是吴承恩说吴承恩者.始于清初学者吴玉措.以后有阮葵生、丁晏、陆以祖等,到了近代亦有一批文人学者…  相似文献   

5.
回眸《西游记》作者研究及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存所有的《西游记》明代繁本刊本 ,均未注明作者姓名 ,清代所有刊本均说明为“长春真人邱处机”著。经鲁迅等人考证 ,确定《西游记》为吴承恩著。章培恒等人怀疑吴承恩的著作权 ,而苏兴等人则坚持吴承恩说。我们认为 ,天启《淮安府志》著录小说《西游记》 ,系照抄吴承恩的好友陈文烛所撰《淮安府志》。吴承恩的《对酒》诗透出的信息 ,可看作吴承恩写作小说《西游记》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为使吴承恩做《西游记》的作,便不顾事实将其“杂记”认定为白话小说;沈承庆先生要否定吴承恩是《西游记》小说的作,则将其“杂记”认定为游记。二人都有失偏颇,而吴承恩的“杂记”实是志怪传奇,与白话小说和游记无关。  相似文献   

7.
《西游记》文化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会于5月8日至10日在运城高专召开,经过与会专家学者三天的认真讨论和周密策划,达到了预期目的,在诚挚热烈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 会议围绕运城高专青年学者李安纲教授在《西游记》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和提出的问题:吴承恩不是《西游记》小说的作者、道教全真道经典之作《性命双修万神圭旨》是《西游记》的文化原型、宋代内丹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二000年十月十日至十四日,第三届全国《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山西运城高专召开。来自北京、辽宁、河南、湖北、江苏等十五个省市的近六十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多年来,在我国四大古典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西游记》的学术研究较为薄弱。九十年代以来,青年学者、山西运城高专中文系李安纲教授相继发表了数十篇论文与多部专著,提出了“吴承恩不是《西游记》的作者”,道教经典《性命圭旨》是小说的原型,小说的主题是表现全真道教义等新的观点,在学术界引起重大反响,掀起了一股《…  相似文献   

9.
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小时候家里挺穷,常常连买纸张的钱也没有。吴承恩的父亲是个细心的读书人。有一天,他从湖边经过,发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事件。在其悠久的流传过程中,无数民间艺人与文人参与创作,"西游"故事被不断地改变情节,丰富内涵,并以各种艺术形式出现。吴承恩小说《西游记》的问世标志着"西游"故事的定型,其对后世的小说与戏曲创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滦州影戏剧本《火焰山》根据吴承恩小说《西游记》五十九至六十一回改编而成。文章通过对二者的情节、表达方式及道德教化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其关联。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李安纲在《西游记》研究中认为吴承恩不是《西游记》的作者,《西游记》不是文学作品而是宗教教义,这些观点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其新评新校也算不上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不署作者姓名是因为作者认为自己的文章不是未入流的小说,而是论理文章;以神魔故事言志,是因为明朝政治黑暗,无法以正统文章言志;意象之学源于《文心雕龙》;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均为哲学思维启蒙之书.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年来学术界否定吴承恩力主丘处机麾下全真道徒为百回本《西游记》最早作者的观点,作者从道教与《西游记》、茅山与《西游记》、虞集序真伪与《西游记》等关系正本清源,驳斥胡义成等立论暨论据的错误,指出百回本《西游记》最早作者绝不是丘处机麾下的全真道徒。  相似文献   

14.
李安纲是我省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年仅37岁,95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他十载潜心研究《西游记》,成果卓著。本文全面扼要地综述了其成果精萃:吴承恩不是《西游记》作者;《西游记》不是神魔小说,是东方传统文化的自觉载体;《性命圭旨》是《西游记》的文化原型:《还源篇》81章五言绝句是81难的原型。  相似文献   

15.
读了《许昌师专学报》一九八五年第三期发表的靳今同志的《吴承思曾当过河阴知县——河南荥阳县发现吴承恩撰写的碑文》,心中确实欣喜了一阵。这块立于嘉靖二十八年、署名“吴承恩撰”的《重修卢医庙记》,容易令人联想到《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靳今同志还进一步找出碑文作者吴承恩与《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之间,存在着“姓名一致”、“活动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是近代著名的长篇白话小说之一。它的作者吴承恩约生活于明朝弘治至万历年间。因此,《西游记》中的语言大致反映了16世纪前后汉语的基本面貌。《西游记》中“却”的应用很复杂,它是一个多词类、多用途的词。本文拟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的《西游记》中“却”的应用,对它的意义和用法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作者之争的回溯与思考--兼与顾洁诚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大学顾洁诚先生在《<西游记>作者之我见》中,认为支持吴承恩说的观点多属主观臆测。事实并非如此,主吴、疑吴、否吴的学者们都依据各自例证作了分析探讨。回溯、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是正确判断、研究《西游记》作者问题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西游记》有两部,一部是元人邱处机所著,一部是明人吴承恩所著。这两部书,一部是地理书,一部是小说。按说本来是没渭分明的,可是在明代却曾被混为一谈。邱处机,元大都(今北京)白云观的道士,此人饱学多才,文武兼备,元太祖忽必烈很崇拜他。元太祖进军中亚细亚时,他随军出征,写了一部游记叫《西游记》。这部游记对研究元初中亚细亚的地理风物很有价值,但可惜流传不广,鲜为人知。小说《西游记》问世以后,起初书上并没有吴承恩的名字,因古代小说都不署名。后来,一位书商刊印时想署上作者的名字,就联想到邱处机。因而…  相似文献   

19.
笔者将蒙古族戏剧家场景贤及其《西游记》杂剧与吴承恩及其《西游记》小说进行了比较研究 ,从取经故事的流传及杂剧在其中的地位和杨氏杂剧对吴氏小说的影响两方面 ,论证了杨景贤杂剧对其前的取经故事给予了一次大结集 ,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对吴承恩小说的成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吴承恩并非《西游记》作者。宋元两代关于全真教领袖丘处机(长春)撰成《西游记(平话)》的三种记载,包括新发现的宋末碑文,是丘麾下陕西全真道士创作《西游记(平话)》并托名丘撰的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