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张家真是一个大家族,后来我才知道,我有那么多的亲戚.我的奶奶是东北张作霖的五夫人,我父亲张学森在张家中行五.我们一家原先一直住在天津,1948年才搬到台湾,我当时年幼,不明白为何搬到台湾来,离开熟悉的环境,到这么一个既陌生又贫穷的小岛上.我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搬到台湾,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家成为大伯、大妈最为亲近的人,并且互相依赖.  相似文献   

2.
金碗     
我要说的这只金碗,是从一座坟墓里挖出来的。至于它是怎么进入那座坟墓的,那是后话。在说金碗之前,我先说说自己,算是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张开弓,男,四十四岁,农民,家住油菜坡。实际上我不是油菜坡的人,原来住在一个名叫天坑垭的地方,五年前才搬到这里。  相似文献   

3.
随薪 《成长》2007,(9):52-52
“我们寝室开始住着五个南方来的女生。一周后,我们班一个来自北方的同学,见我上面的铺位还空着,就想搬到我们寝室来,因为她发现我这人好说话。”从北京回来度寒假的女儿,跟我聊天时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寝室里,开始住着五个南方来的女生,一周后,我们班一个来自北方的同学,见我上面的铺位还空着,就想搬到我们寝室来,因为她发现我这人好说话儿。"回来度寒假的女儿,跟我聊天时说。"那你同意了?"我问。"我说我得征求一下其他人的意见,其实我是不愿意的。果然,  相似文献   

5.
父亲是一个勇士。二十多年前的一句“我要搬到城市去生活”,就把我们一家五口都带到了城里。勇者无惧,父亲毫不理会亲戚朋友的反对与白眼,说走就走,义无反顾。大家的震怒多于惊  相似文献   

6.
给外婆的信     
敬爱的外婆:您好吗?我很挂念您,您上星期由空气清新的天水围搬到空气污染指数较高的愉景湾居住,能否适应新生活呢?您离开前,我的妈妈还要挺一个大肚子上街,但现在就不用了,因为妈妈已经替我们诞下了一个又可爱、又顽皮的小男婴了。星期日,我们一家到了海洋公园游玩,我们玩了很多机动游戏,如:过山车、跳楼机……参观了恐龙径、金鱼馆和熊猫馆等,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始终都是恐龙径,它把我们吓出冷汗来呢!直到晚上五时,我们才离去。回家后,我和弟弟也累得呼呼大睡,突然,弟弟哭了,原来他还没有吃奶,我立刻到厨房冲奶粉,此时,我肚子正“咕噜咕噜”…  相似文献   

7.
我的老屋     
孙予丰 《当代学生》2012,(18):50-52
快要搬家了,爸爸妈妈开始忙忙碌碌。我不由得开始细细打量起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五年前,我们搬到了这幢房子,一直住到我读完了小学。现在,我们要搬到离初中学校更近的新屋去了。假装是第一天踏进这屋门,我开始用好奇的眼光细细打量它。一进门,就是一条小小的走廊。走廊的左侧,是两间卧室;其右侧,是小餐厅和厨房,它正对着卫生间。  相似文献   

8.
[我需要靠它来为我的未来奠一个根基,就好比我的美梦像一根系着绳子的气球,绳子的另一端,夹在我还有触觉的手指中。]耳边划过上课铃声,我猛地一抖,从一个关于过去的梦中醒来。距离高考过去快两年了,而高中的点滴好像就发生在昨天。我一直不敢相信如今的我已是大二学生,甚至于还沉溺在高中那排得满满的课程表中,而大学课程的时间——十分清醒后才记起,今天早上没课。当高二的我们搬到后面那栋远离操场远离篮球场的陈旧教学楼时,就标志着我们进入晚自习将延长半个小时才放学的高三。我没有意识到高三到底  相似文献   

9.
花香不散     
正我14岁那年,全家搬到台湾南部的一个小渔村。因为贫穷,孩子们生病时,母亲不敢带我们去看医生——她付不起医药费。有一天,小弟发高烧,咳嗽严重到一个程度,母亲不得不鼓起勇气去找村子里的医生。我们都被带去了。四个年龄不同﹑高高矮矮的孩子一字排开,愣愣地站在这个乡村医生的对面。他很安静,几乎不说话,偶尔开口,声音轻柔,说的话我们却听不十分懂,是一腔地道的闽南语,还有日语。  相似文献   

10.
虽然有老师说,今年的高考结束我们就已经是高三的学生了。可我潜意识里总是这样觉得:教室搬到了顶楼才意味着真正地踏入了高三。这也许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慰藉,可是,高三的心境的确只有顶楼可以给我。  相似文献   

11.
我瞥了一眼厨房里的钟。如果赶紧的话,我也许可以在卡尔,我的丈夫,回来之前把衣服熨完。但晚饭又要推迟了。自从卡尔、我和我们的五岁的儿子蒂姆搬到农场以后,我总感到时间不够用。  相似文献   

12.
月亮的故事     
在很多的图形中,我对圆形特别偏爱。因为它象征着吉祥,象征着万家团圆。所以,我把圆比作十五的月亮。本来我们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外婆和我生活得已经很幸福了,可我为什么还要这样盼望团圆呢?因为去年我才知道,原来在台湾,我还有一个舅爷。去年春天,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舅爷,并和他有了书信来往。初夏,听说舅爷要从台湾回大陆探亲。那天,我和外婆一起到机场迎接他。只见外婆快步跑上前去,外婆眼睛一亮,  相似文献   

13.
1958年,一位家庭妇女写信给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鸟类名誉馆长(世界知名鸟类学者)罗伯特·库什曼·马菲:我们村子里好几年来一直在给榆树喷药。(这封信写于1958年)六年前我们才搬到这儿时,这儿鸟儿多极了,于是我  相似文献   

14.
父亲是一个勇士。20多年前的一句“我要搬到城市去生活”,把我们一家五口都带到了城里。父亲毫不理会亲戚朋友的反对与白眼,说走就走,义无反顾。大家的震怒多于惊讶,或许是嫉妒,所以受人非议在所难免。七大姑八大姨成天在我家门前探头探脑,风言风语。见到母亲出来就撇着嘴,勉强  相似文献   

15.
家住挪威     
雅文 《中国教师》2004,(5):54-55
我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挪威的。当时的我才20多岁,还是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姑娘。我来到挪威的一个小城镇,在一所大学里读书,在学校里,我碰到了我的梦中情人,一位比我大两岁的中国留学生,家住北京,父母都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师。毕业后,我的梦中情人成为我的丈夫,我们建立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不久我们搬到了另外一个城市。由于工作繁忙,无暇照顾我们的家。10年后,我们又回到了学校,探望过去的同学和老师。我的同学惊讶地看着我们俩,把我拉到一边,悄悄地问我:“怎么,你们还在一起?都那么多年了,你们还有感情吗?一点都不觉得厌烦吗?你看我,…  相似文献   

16.
北岭山之缘     
在小学低年级时我曾在北岭山住过一两年,那时因为父母搞生态业,所以搬到北岭山去。第一次到北岭山是我读一年级的一个周末,我和哥哥在白土的果场看管果树。叔叔说要接我们到肇庆探望父母,我很高兴。因为我差不多半个月没有见到他们了。车子行驶了几个小时才到北岭山,山上有一条路,路的旁边有着数不清的竹子,郁郁葱葱,叫人难以忘记。  相似文献   

17.
六次搬家     
邵明法 《师道》2008,(7):20-21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房子,不仅仅是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地方,房子给我们营造起来的家,是我们每个人心灵栖息最重要的场所。“我的家就是我的城堡,每一砖一瓦用爱创造,家里人的微笑,是我的财宝,等回家才知道,自己真的重要。”教师作为社会个体,同样在追寻着那个安定的小港湾。改革开放30年,教师从拥挤狭窄的单身宿舍搬到宽敞明亮的大居室。每一次的住房搬迁,纵然有苦有乐,但在奔波流离中,我们获得了生活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雪儿     
我刚上小学时是寄读,只有星期六才回家。在学校里我倒有同学有朋友也有好玩的事,可回到家里就没一个可以一起玩的人了。那时我家还没有搬到机关大院,后来的那个“皮影队”也还没有成立,父  相似文献   

19.
西瓜的滋味     
那年夏天我16岁,我家搬到那个地方才不过一年。那些男孩子们对我还捉摸不透,就连弗莱第·格雷和约翰也是这样。这也许是因为我是从城里来的。委拉黛安的家紧挨我家,我们对她可不敢生什么非分之想,顶多只能跟她道声“早上好”罢了,因为我们都害怕她的爸爸尔斯先生。  相似文献   

20.
《小读者》2008,(10)
想念的台湾小朋友:你们好!大陆和台湾分开这么久了,我们大陆的小朋友很想念你们,你们也很想念我们吧!记得我们在二年级时学习了一篇《看雪》的课文,那时我才知道原来你们在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