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文人高频率、集中的以“斋”为号是元代独有的现象,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二:一是道教对元代文人生存状态的的影响,二是异族统治下元代文人独特的士人心态,包括对老庄思想的崇尚及共同的角色认同。  相似文献   

2.
纪伯伦长期旅居西方,在祖国遭受异族统治、贫穷落后的背景下,饱尝游子的屈辱和痛苦;也使他冷静地把握东、西文化,互为参照,摆脱“救亡图存”的政治热情带来的某些盲目和短视,融合东、西方文化,从人类发展和完善的高度作出艺术的思考和追求。  相似文献   

3.
《万象》是一份商业性的,都市大众的综合性文化杂志。《万象》的编辑、写作与出版,是上海沦陷区有良知的文化人的一次反控制、争自由的文化实践。由于编者的更换,《万象》杂志分前、后期,大体说来,前期《万象》主要任务是冲破占领者的封锁,打开言说空间,偏重于市民言说,后期《万象》,偏重于知识分子的言说,这样,经过前后两位编者的努力,《万象》的杂志空间里,就集中了上海沦陷区最广泛的作者,从《万象》里更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文学新人。《万象》更吸引了广大的读者,始终保持了上万的销售量,成了“(沦陷区)非常时期的非常(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策划在我国东北成立所谓“满洲国”,以便进行殖民统治,并以此应付世界公正舆论的谴责。为了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日伪当局打出孔孟旗号,抛出“王道政治”的统治思想,在恢复中国封建纲常伦理的旗号下,日伪统治集团对东北沦陷区的妇女进行“洗脑”,力图用封建礼教思想和殖民统治理论对其实施教化和改造,从而使广大沦陷区妇女顺从日伪殖民当局的统治,但是,这并没有阻挡住大多数妇女觉醒的脚步。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在元以前一直以雅文学为主流,而元代则以俗文学为主流。元代俗文学的主流地位表现创作主体的平民化、文学体裁的叙事化、审美情趣的世俗化、文学功能的娱乐性及欣赏主体的大众化等诸多方面。俗文学之成为元代文学的主流,既是中国古代文学、文化自身演化的结果,也与元蒙王朝异族统治带来的众多“异质”因素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沦陷区,日本侵略对中国原有的民族化教育事业进行了全方位摧残,打乱了中国原有的教育布局,使中国教育遭到了史无前例的重创。为了使中国沦陷区彻底殖民地化,日本侵略制定了奴化教育方针政策,建立了相应的伪教育行政体制,用以统辖沦陷区的教育系统。其中,十分强调“宣传教育”、“以华治华”的殖民主义化统治,在“恢复”和“调整”原有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扶植伪政权建立了伪学校教育体系。同时,还建构了系统的、殖民化的社会教育和校外教育,以奴化沦陷区人民的思想。日伪在中国沦陷区实施的是赤裸裸的殖民奴化教育。  相似文献   

7.
沦陷区的保甲制是日伪维护其统治的基础。文章以安徽池州地区的沦陷区为中心,探究其保甲组织的构成及特点,并由此来考察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在进入新时期以后,由于政治乌托邦神话的破灭,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制约逐渐减弱,作家关注社会生活不再是单一的政治视角,可以从文化、哲学、美学等不同视点来观照现实生活,新时期文学由此摆脱了“一元”.走向“多元”。虽然新时期文学可以列举许多特点,但从宏观上来看,“世俗化”是新时期文学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新时期文学的世俗化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有多种成因。主要表现为文化渊源、文学传统、现实状况以及作家创作心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日伪政权实施的殖民主义统治,给山东沦陷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其间所推行的奴化教育后果也十分严重。本文对山东沦陷区的奴化教育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对青少年及广大民众实施文化渗透及精神毒害的事实,并热情讴歌沦陷区民众反抗或抵制目伪奴化教育的爱国行动。  相似文献   

10.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全面进攻.从芦沟桥事变到1945年,中国大片河山,成为日本统治的沦陷区.日寇在沦陷区除了进行大屠杀,治安强化运动,军事清乡以及奴化教育外还进行经济掠夺和政治统治,妄图达到其灭亡中国的目的.本文就日本在沦陷区的经济掠夺和政治统治两个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在英国历史上,由于战争、联姻、继承等原因,出现了多位异族国王。异族国王统治对英国政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异族国王统治促进了英国现代版图的形成,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萌芽打下了基础,开启了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新时代,开创了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先例。  相似文献   

12.
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由于社会政治的原因,呈现出了“解放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和“上海孤岛文学”三足鼎立的局面。而苏青作为“上海孤岛文学”中一位重要作家,其独具个性的创作、独特的视角,在备受读者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许多争议。而大家关注的多为她的大胆直率、她的女性思想,殊不知“世俗化”也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她的作品中多日常生活琐事、饮食男女、婚姻生育等,这些构成了她作品中的“俗”世界。文章将着重探讨她作品中世俗气的形成、特点及其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沦陷区作家的创作心态及其文学的基本特征──纪念抗战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黄万华中国抗战时期的沦陷区文学以极其复杂的面目和形态承担了在法西斯文化专制下保持民族文学血脉的艰巨任务,它所提供的文学历史内容和形式是丰富的。沦陷区文学的构成比同一时期...  相似文献   

14.
“民族形式”论争和延安文学是我党在形式和实质上都进行了全面领导的文学活动,由于它们的缘起都带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所以“政治”成为影响其发展走向的重要因素,这正折射出中国现当代文学活动政党政治和文学交错纠结的显著特征。我党正是借由“民族形式”论争的开展和延安文学运动的发起才逐渐在文化领域确立了主导地位,占领了制高点,为进一步全面消解国民党统治的话语权奠定了基础,“政治因素”对这两项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延续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时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简要考察,在辨析“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式”以及“意识形态的形式”等概念的基础上,需要重新审视文学与意识彤态的关系。文学不能简单说是一种“意识形态”,更不能说是“审美意识形态”。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复杂的张力关系。文学是在多维层面同时展开的精神文化现象,行走在现世的现实性和精神的超越性之间,是一种多元决定的“社会意识形式”。用“审美意识形态”作为文学本质的界定,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6.
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是指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由日伪军或傀儡政权控制的地区,属殖民地性质。日伪军在沦陷区实行残酷的政治统治并进行经济掠夺,推行奴化教育。沦陷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国统区是指由国民政府控制和管辖的地区,属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政治上,蒋介石在国统区实行法西斯统治,利用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三结合的形式,严厉镇压人民群众;经济上,官僚资本急剧膨胀,四大家族控制了整个国民经济,对人民进行疯狂掠夺。共产党领导国统区人民掀起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潮。解放区是指中国…  相似文献   

17.
柳亚子先生有句;“推翻历史三千载,自筹雄奇瑰丽词.”一语汉关,对毛泽东的政治业绩与文学成就概括无遗,诚然知言也.确实,毛泽东算得上亘古一入.试问古往今来,一位大政治家如此钟爱文学,而且艺术造诣如此之高者,几人钦?一个外国人也说;一个诗人统治了中国.毛泽东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政治家,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诗人.毛泽东不只是一个时代,而且是一都历史.他是一座文化昆仑,横看成呤侧成峰,你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去考察他,都是“高山仰止”.单看他的诗词,谁曾料到,自唐宋的辉煌之后,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古典形式的诗…  相似文献   

18.
《万象》是一份商业性的,都市大众的综合性文化杂志。《万象》的编辑、写作与出版,是上海沦陷区有良知的文化人的一次反控制、争自由的文化实践。由于编者的更换,《万象》杂志分前、后期,大体说来,前期《万象》主要任务是冲破占领者的封锁,打开言说空间,偏重于市民言说,后期《万象》,偏重于知识分子的言说,这样,经过前后两位编者的努力,《万象》的杂志空间里,就集中了上海沦陷区最广泛的作者,从《万象》里更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文学新人。《万象》更吸引了广大的读者,始终保持了上万的销售量,成了“(沦陷区)非常时期的非常(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既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也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以“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特征的文学革命,是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划时代的运动,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东北,也不例外。“五四”运动播下了新文化的种子,在东北荒芜的文坛上开始萌发起来。“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如何对东北沦陷区文学发生影响的呢?  相似文献   

20.
对爱国诗词的研究,以往多偏重于抗战派和遗民作家,这是中华诗词爱国主义长河的主流。此外,尚有涓涓细流汇入,不可忽视。某些处于异族统治较稳固时期的诗人词家,即使政治上已归顺新朝,但其作品仍会流露怀恋故国、崇尚民族气节、忧患民生疾苦的情愫。本文选择清初诗坛主盟人、“神韵诗”的倡导者王士祯为典型,探析其“折射式的爱国诗”,并从文化学角度作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