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互文性把任一文本都视为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历史、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等都可视为文本。从互文性视角看冰心的原作和译作,可以发现作家兼翻译家的文学创作和翻译作品之间在文化历史背景、意识形态、生活环境等各要素方面相互映射,存在很多共性。  相似文献   

2.
互文性理论作为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已经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话题,而互文性理论对翻译又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翻译是一种特殊的再创造,互文性理论在翻译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译者的角色,文本意义和跨文化互文三方面探讨,可以看出互文性理论在翻译中的特殊作用和贡献。  相似文献   

3.
张莉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1):80-82,107
一个语篇能发挥交际功能是由于具有语篇性,而语篇性取决于话语建构的七大篇章特征或要素:意图性、信息性、可接受性、形式连接、意义通贯、互文性和场合性。一个文本总会同别的文本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没有哪一个文本能够脱离它以前以及与它同时存在的别的文本的影响。互文性中对原作者引用、借用或化用他人或现成的成语典故、民间俗谚、传说故事等,在翻译中要坚持异化为主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互文性问题研究的重要流派和整体面貌作个简单介绍,重点介绍在翻译中有重大运用的理论和各家学派对互文性的分类。结合互文性的分类在翻译中的应用,我们提出在翻译中应如何对出现互文性进行分类,并相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自从法国文论家J.Kristeva首次提出“互文性”这一概念以来,对于“互文性”的研究屡见不鲜。文学作品中的“互文性”的例子比比皆是,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对互文性进行深入研究对翻译实践有着切实的指导作用。本文研究了“互丈性”与文学翻译的关系,突出了互文性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强调特定文本与其他相关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是理解一切文本的前提。本文首先探讨了互文性的内涵,并通过分析广告语中的互文性现象,从互文性与联想意义的传递、互文性与注意价值、互文性与记忆价值3个方面阐述了互文性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及其应用价值,指出互文性概念开拓了广告翻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互文性"是近年常见于各类研究文献的一个新词。但其泛化使用却不无问题。其实,这个概念从名称到内涵都还有待认真讨论。本文将要说明:"互文性"是"语篇间性"(文本间性),与互文根本无关。互文问题和语篇间性(文本间性)问题分属两套学问;但是二者都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9.
韩志玲 《海外英语》2022,(20):31-32
京剧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国际上具有深刻的影响和重要的地位。加强京剧翻译工作,使其能够顺利地对外传播,对巩固京剧的国际地位、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进而培养和增强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运用互文性理论对京剧翻译进行研究,指出将京剧文本中的互文指涉充分体现在译文中,有利于增强翻译的效果,使京剧更好地被外国观众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0.
一本书作为读物,首先进入读者视线的就是书名。正如见面的"第一印象"一样,书名的好坏,吸引人与否有时直接决定读者是否愿意去读它。书名的翻译也就是译入语书名的确定当然也如此。本文分析了书名翻译中的互文性现象及翻译方法,旨在更好地理解和翻译书名。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语篇的生成与其特定的民族文化体系的语用相关,涉及到自律语境与他律语境、感性语篇和理性语篇相协同等语用因素。在英汉文学文本翻译活动中,原文本与译文本两种语境、语篇转换的比照研究揭示了英汉语用互文转换规律,这对文本翻译的语用互文性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互文性强调的是某一特定文本与其他文本间相互依赖、相互指涉的关系,互文性是理解一切文本的基础与前提,而广告语的翻译无不时刻体现着互文现象。本文首先阐述了互文性的由来与内涵等基本内容,其次通过对广告语的翻译实例进行分析,从而阐释互文性理论如何应用于广告语的翻译实践,最后总结出互文性理论对于广告传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讨论了词语的互文性给翻译带来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词语的互文指涉与文化和知识结构联系紧密时;词义演变使词语具有多重互支关系时;词语具有多层互文关系时。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文学创作,翻译虽然受到种种限制,但仍然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与文学创作有类似的地方。因此,本文借用了互文性的理论来指导翻译,具体从音韵、词、句子、段落和意象这几个层面进行了分析。翻译的创造性尤其体现在创造性的语言表达方式上,当在译文中无法找到与原文对等的词语或表达时,可以从互文性的角度打开翻译的新思路,借用原文的思考方式,或译语中的惯用语、表达范式等,实现创造性的翻译。  相似文献   

15.
歌德互文性思想及其实践体现在文本外互文性和文本内互文性两个方面。二者分别主要通过两个主体与影响、诗的形式与题材表现出来。结合歌德创作实践,从他有关两个主体、影响、题材、摹仿和独创性等的论述及其实践,我们把握到了它与当代互文性思想和理论之间的一脉相承。依歌德之见,文学创作中的文本内或外的互文性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必须的。然而,作家又可以通过有目的地向与自己个性相符的作家学习,以及把自己的气质灌注于作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文学的先驱者冰心原名谢婉莹,出生一九○○年,福建长乐人。她在五四时期的创作,小说集有《去国》、《超人》、《往事》;诗集有《繁星》、《春水》;散文集有《寄小读者》、《往事》其一、其二等。此外,还有一些未结集的作品,如《秋雨秋风愁煞人》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愤慨,具有一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意义。对此,已有公论。然而,对这些作品中蕴含的浓郁的爱国主义思想,却因“宣扬超阶级的爱”的论断而被一概否定,这实在是失之偏颇的。因此,本文试图探索一下她在五四时期创作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而给予公允的评价,我想该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从互文性角度看跨文化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沟通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桥梁,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互文性角度来看,翻译可以说是在语言、文本、文化和思维等众多层面展开的一项具有互文性质的语言转换活动。在跨文化翻译活动中,译者必须将互文性纳入考虑范围,仔细揣摩隐藏在语言结构背后的语言和文化特征,从文本的体裁、话语和语篇出发,采用移植、补偿或省略等翻译手法,处理跨文化翻译过程中的互文指涉。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文化意象的互文性翻译是翻译讨论的中心话题。在我国自有翻译之时起就已存在,到了十九世纪初,很多作家倾向于意译,即译其神韵而不是译字母;译意义而不是译词汇;译信息而不是译形式;译事实而不是译方式。翻译中要考虑到翻译的目的、读者的情况和文体类型等因素,本文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就文化意想的互文性翻译进行了一些粗浅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互文性角度入手,从内容和形式上对林语堂的翻译进行研究,是基于林语堂多重文化身份,对其翻译研究的新尝试.复制原文的表达结构、文化存异是其互文性研究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翻译活动是一种互文活动。本文在互文性理论关照下,从翻译经典文本出发,试图通过对其微观互文性特征与宏观互文性特征的讨论,揭示翻译经典建构的有效途径,评析翻译经典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