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实践化就是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抽象的理论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把理论学习和应用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进行建构性学习,进而使每一理论都能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南,成为他们解决问题的法宝.  相似文献   

2.
《文学理论》是高校中文本科专业必修课,在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文专业学生来说,学好《文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就文学理论目前教学现状及效果看,还是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想提高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质量,必须深刻认识理论真实的品格何在这个核心问题。只有解决这个核心问题,才能切实提高文学理论教学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理论”,人们不断地运用它的观念与方法研究文学现象,但对文学理论自身的认识,却不够完全、深入。要准确把握文学理论基本形态,形成理论自觉,应该从文学理论话语方式构成的两个基本点入手,了解它言说什么,如何言说,进而深入到文学理论研究对象、文学理论自身品质、文学理论:髟态构成方式以及人们对文学理论形态形成的认识等方面,才能获得相对完整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对文学理论形态的认识必然转化为对文学理论本体的自觉。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是多元的复数,它既是政治的诗学又是诗学的政治.它的矛头涉及很多领域,而自身却没有建构一个体系严密的理论体系.在当代只有将建设性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汇于批判之中,才能获得理论力量的重生.与不断涌现的理论流派碰撞是女性主义思想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文学理论双语教学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两种思维、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营造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优化选择教学内容,规范、生动、富有表演性地使用教学语言,大力吸引外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人才从事文学理论教学。  相似文献   

6.
当前文学理论的危机使文学理论的科学性问题再次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建设现代化、科学化的新型文学理论客观上要求走出科学主义传统的阴影,倡导和确立一种开放的、充分吸收后现代思想精髓的新科学精神。建设科学化的文学理论必须富有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和面向未来、与时俱进的精神,必须加强文本学建设,重视文学理论学科的基础理论性诉求和原创性。必须在维护学科独立化、自律化和促进学科交融互渗两方面追求一种协调和平衡。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在谈到“从意识到科学的发展过程”时曾说,自在而自为存在的东西,“必须是关于精神的东西的知识和关于作为精神的自身的知识”。[1](P15)知识从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性形态向内部自洽的体系化形态的飞跃,并不意味着这种体系真正具有了科学性。只有当这种体系开始对自身进行知识检验并形成系统的“作为精神的自身的知识”的时候,它才真正不仅具有了实践的反思性,而且也具有了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谈论过科学思维的“第二条道路”的。[2](P18)科学作为精神的产物,它既自身相关、自己规定自己,又仿佛离开自己…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我国文学理论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概括地说,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相对活跃,文学基本理论研究比较薄弱,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日渐被边缘化.为了文学理论的繁荣发展,研究主体要挣脱某些枷锁,并科学预见到未来文学理论研究可能出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当下,高职高专院校的文学理论课面临诸多困境,改革势在必行。具体策略包括:以消除学生惧怕文学理论的心理为起点,精简教材内容,把握大众文化的时代特点,使学生穿越于经典与通俗之间,注重文学理论的实用性。从而使学生由苦学、厌学转变为乐学、好学、创造性地学,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语言转向视野下的文学理论问题重估研究》在考察20世纪分析哲学、结构语言学和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三种本体论语言观的基础上,揭示出抽象的文学理论与具体的文学现象之间存在多重关联,体现出与后现代解构策略完全不同的后理论分析特点。分析哲学对意义、语用学以及指称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这些语言分析为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可能世界、言语行为与指称等新的理论命题。结构语言学关于语言要素的联想关系与现实言语交际活动的分析,为文学理论研究隐喻、反讽以及文学与历史关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关于语言的分析促使文学理论研究艺术的物性问题,还在学科互涉视野中有效实现了文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互动。这些分析都展示出后理论时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12.
文学理论30年:成就、格局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近30年来,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理论形态已经初步形成。文章从文学理论各个学科建设出发,以大量实证材料为基础,指出出现了一批高水平、有原创性、独创精神的著作。它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对现代性的强烈追求、在全球化语境中立足于中国本土、具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品格,而渐渐走向学术的前沿。  相似文献   

13.
自从哲学上的“语言学转向”以来,现代语言学理论对现当代的文学理论研究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俄国形式主义者致力于语言的文学性研究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如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和雅柯布森的“对等原则”;结构主义则极力从叙事和语法的角度对文学作结构的分析;后结构主义否定了任何单一的深层的结构论,从“互文”的角度来分析文学,从而把文化研究带进了文学研究的范畴。在现代语言学的影响下,艺术的意义和功能具有新的理论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文学理论的兴盛和发展与反思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理论的衰落、理论的批评化和批评的理论化趋势的加强,都是文学理论反思研究的结果。本文在揭示了理论批评化缘起的基础上,对理论的批评化在当代的表现及其意义做了分析和阐释,指出我们应该乐观看待文艺理论的发展,并对当今文学理论的终结这一问题阐发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照下的学理论研究,不仅深入到学的规律性,特殊性及同其它学科的相互联系,研究成果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存在不断拓展这种深度和广度及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的巨大潜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创造的、追求真理的本质属性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生动的学实践,为马克思主义论研究提供了有力保证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手段。学理论课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目的,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制定人才培育目标,并相应地进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新文学教育的发生,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译介、传播和吸收是其中重要的推动力量,自然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理论的输入与传播成为建构新文学教育的重要理论资源。但长期以来,这一现象一直没有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以致于造成人们对现代新文学教育知识体系的认知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事实上,从知识考古学的角度对新  相似文献   

18.
文学理论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而高等师范中文专业开设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又在于培养具有一定文学理论修养的中学语文教师,因此文学理论修养与中学语文教师的关系就成为值得思考并应在理论上予以明确的一个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试作一探讨,以期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九十年代文学理论教材的理论变革和模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十年代学理论教材的理论突破主要体现在主体意识的确立和审美性的回归两方面,其整体风貌,包括编写体例、学观念、研究视角、理论指向、学术视野、学术语言等,发生了显转换。  相似文献   

20.
文学理论教学的改革目前还存在着滞后的情况,这种情况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最近几年,我们连续对三届本、专科学生进行了理论实践和论文写作训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对训练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予以总结,以期与专家、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