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我在美国做了一年交流教师后回到中国衢州。
  2014年夏,国家汉办和美国大理会又一次举办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行前培训,有一张美国地图令人印象深刻:超过30个州插着小红旗,表示已有中国的教师志愿者在那里辛勤工作,他们肩负着民间文化交流大使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胡云 《文化交流》2009,(4):50-52
2008年,我作为衢州市的交流教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雷德温市的公立学校任教三个多月,亲历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了不一样的美国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3.
正一台春节联欢晚会,于2016年2月20日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下属的巴克乌·费迪南德一世国立高中(Liceu Ferdinand I)孔子课堂举行。让人想不到的是,策划和组织这场海外春晚的,是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毕业生曹瑞红。在异国他乡策划一台春晚2014年7月,曹瑞红顺利完成学业。在就业挣钱和志愿者之间,她选择了报名参加中国汉办孔子学院总部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因为她觉得这样做既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又能以  相似文献   

4.
中韩交流源远流长,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自2012年起,中国与韩国合作成立CPIK项目(在韩汉语项目,Chinese Programin Korea),国家汉办每年都会派出赴韩国中小学的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2015年共派出251名.笔者作为其中一名对外汉语教师,以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所执教的韩国全罗南道宝城郡宝城南小学276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从跨文化传播和文化认知的学术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现代韩国儿童对中国的文化认知,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展示韩国儿童对中国的文化认知特点及产生原因,对于如何更好地在非汉语母语的外国儿童中传播中国文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旅美散记     
“法”在美国转眼间,我们来美探亲已经整整两个月了。先是在西南角阳光灿烂的加州待了个把月,现在是在东北部的宾州匹茨堡。这里已经大雪纷飞,一派北国风光。美国的南北气候差异,和中国一样大。在此期间,我们曾绕道去南方路易斯安纳州的名城新奥尔良访问过三天。因为,那里的罗约拉大学法学院请我去给教师们讲一讲中国问题,而且要着重讲“法律在中国的作用”。这可把我难住了。我只是个新闻记者,不怎么熟悉法律,而且中国长期以来靠的是“人治”,  相似文献   

6.
徐丽 《文化交流》2014,(1):28-31
中国浙江衢州市与美国雷德温市自1994年结好以来,双方在教育、文化等领域开展多项合作。其中艺术家交流项目2003年开始启动,双方每两年派出一位艺术家到对方城市进行创作交流,为期一个月。至今衢州市已派出5位书画家、摄影家等到美国雷德温市进行交流,对方也派出了4位艺术家代表到衢州市进行交流。艺术家在对方城市进行采风、创作,举办讲座和书画摄影展等活动。这种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了两市了解,增进了两国人民友谊。  相似文献   

7.
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我要讲5个年份,首先要讲的年份是1968年。那一年我出生了。但是那一年世界非常乱,在法国有巨大的街头骚乱,在美国也有,然后美国的总统肯尼迪遇刺了,但是的确这一切的原因都与我无关。但是那一年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马丁·路德·金先生遇刺,虽然那一年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却真正地站了起来,不仅在美国站起来,也在全世界站起来。  相似文献   

8.
正宁波姑娘朱意炜在西澳大学孔子学院亲历中文教学随着中澳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日益加深,汉语学习对澳大利亚人而言越来越有特殊意义。截至2017年,由西澳大学孔子学院参与教学的汉语学习人数超过6000人,比前一年增长四成。西澳大利亚大学孔子学院于2005年5月20日揭牌成立,是中国在澳大利亚创建的第一所孔子学院,由西澳大利亚大学(以下简称西澳大学)与浙江大学合办。学院派教师和志愿者到珀  相似文献   

9.
1994年10月,地处“东南阙里”的衢州二中,因为抗战时期的一个美丽故事,奏响了一所学校与多个国家的教育文化交流的序曲。16年来,有100多位教师,带着二中人特有的凤采和儒学校园的滋养,远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巴西、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任教、访问、交流;16年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的教师也络绎不绝地来到衢州二中交流。文化教育这座“金桥”已构架在不同国度的无数人心中,衢州二中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与世界融合之路。那么,我们就来聆听这所学校的老师、外籍教师以及去国外交流学习的学生在中外文化教育交流中的心声吧!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从一位朋友手中拿到了1997年全部24期的《江海侨声》半月刊。这是江苏省政府侨务办公室和江苏省海外交流协会主办的一本对侨宣传的杂志。为了突出这一特色,在它的首页上还特别标出了担任高级顾问的海外人士,他们是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中国海外交流协会顾问陈香梅,美国著名科学家、全  相似文献   

11.
2010年6月,在非洲利比里亚服务的中国青年志愿者王刚获得“非洲之星”荣誉勋章。“非洲之星”荣誉勋章是利比里亚政府为表彰对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利比里亚人而设立的,极少授予外国人。瑟利夫总统在授勋仪式上盛赞中国青年志愿者为利比里亚人民作出的贡献。像这样获得各种荣誉的青年志愿者还有很多。中国青年志愿者到海外服务,是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因而能够得到受援国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看电影美国每拍一部电影,平均投资3400万美元。全年平均拍摄420部影片,每部影片的平均票价为4.18美元。美国与中国不同的是,除了25700多座室内影院之外,还有880多家可直接把汽车开到场地上看的室外影院。我是个影迷,在美国的两年期间,我看了88部电影。我所在的伊利诺伊州有一个 TBS电视台,一天到晚24小时不间断地播放电影,  相似文献   

13.
1975年,一个美国大学生有机会陪同他的母亲从北京到上海参观访问,亲眼看到了神秘的中国,一路的风土人情对于他都是全然陌生的。2001年,这个名叫乔治·W·布什的人做了美国总统,在赴上海出席 APEC 会议前对中国记者说:“我  相似文献   

14.
访美纪实     
1997年7月9日至7月23日,我随由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率领的代表团应美国美中教育交流服务机构和美国基督教人士交流部主任余国良博士的邀请访问了美国。在短短14天时间里,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洛杉矾、华盛顿、纽约、西雅图,同美国的政界、法律界、新闻舆论界、贸易界、企业界,特别是基督教界进行了尽可能广泛的接触,全面阐述我国宗教政策,客观介绍我国宗教状况,澄  相似文献   

15.
我于2012年1月受组织选派,到美国犹他大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学院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到美国不久,我所在的公共政策和管理中心根据每个学生的职业和兴趣选派了一位Mentor(指导老师),负责与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的交流和沟通。由于我从事的是新闻传播服务工作,中心选派了Melissa Hall老师作为我和其他两位同学的Mentor。  相似文献   

16.
我的中国梦     
1998年我应聘到外文出版局下属的中国画报社泰文编辑部任泰语专家,聘期一年,那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在此之前,我是泰国总商会大学人文学院泰语系的教师。到中国来是我人生中的一个梦想,因为我父亲是泰国华侨,但直到去世,他都没能实现一生中最大  相似文献   

17.
吟诵文化漫议王恩保梁实秋的《散文的朗诵》一文,记载了他青年时代在美国的一次“吟诵”的经历:好多年前(1923年),我到美国科罗拉去念书,当地有一位热爱中国的老太太,招待我们几个中国学生先到他的家里去落脚。晚饭过后,闲坐聊天,老太太开口了:“我好久没有...  相似文献   

18.
正小时候,我的(埃及)老师教过我们一句话叫"求知哪怕远中国"。这是一句阿拉伯古语,老师解释说:"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古老,文化灿烂,知识像大海一样学不完。"从此我有个梦想,就是"去中国"。2011年和2015年我实现了我的梦想,到了中国的北京和上海。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2019年到杭州参加中国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为了求知,我和来自17个国家的31位朋友相聚在人间天堂杭州,这就是"有缘千里来相会"。研修班开办了20天,我把它称作"走进天堂·20天的故事"。在研修班的开学式上,大家互相认识,分享自己与中国的故事,和老师交流,一起合影,气氛热烈,而且大家都努力用中文进行交流。此次研修班的日程和内容安排得非常好,既有理论知识学习又有精彩的体验活动等,大家收获丰富,气氛  相似文献   

19.
今年9月,当巴菲特和盖茨来华举办慈善宴会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人都猜测他们此行的真正意图是"劝捐".因为,他们刚刚结束在美国劝捐活动,成功地让40位亿万富豪承诺死后捐出半数的财产. 我和比尔·盖茨在北京一家酒店会晤,两人交流了两个多小时.那次见面对我的触动很大,在西方富人回馈社会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在中国只有1%的富人选择回报社会,两者的差距似乎过大.当时比尔·盖茨邀请我赴京会面的主要目的就是商量怎样把中国的慈善事业做好.我决定在中国富人圈中率先站出来,以促进更多的富人投身中国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还是一个目光炯炯、朝气蓬勃、年仅20岁的青年——远渡重洋,第一次踏上云南这片热土。作为美国援华空军的一员。我服役于陈纳德将军麾下的“飞虎队”,驻扎在中国的西南。1943年,当我走下飞机的时候,还没有料到这一点会影响我以后的一生。1989年:重返中国的计划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