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直是我们的历史习惯、思维传统。而考试文体的发展演变,从科举到高考,似乎也受着这样一个强大的逻辑制约,“文体合为时而变”。科举制于公元607年由隋炀帝开创,是封建王朝的一种选拔官员制度。到唐代已发展成为压抑门阀世族的改革措施之一。在科举初创、专制也不那么严厉的唐代,科举地位最高的进士科以诗赋为重。因为诗赋虽然也有很多的条件制约,但毕竟还算是比较个性化的。诗赋重文采,文学性更强,考场作诗赋文更能显出学子们的真才实学。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状元李昂的《旗赋》,思路严谨,词藻华丽,韵…  相似文献   

2.
自居易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认为文章、诗歌的创作要立足现实。解决现实问题。课堂练笔也应当如此,我主张课堂练笔“合为时”而做。所谓“为时”,就是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课堂练笔应该抓住时机,找准进行“语用”训练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2004年高考考纲中,写作题要求学生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常用应用文”,今年的表述调整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笔者分析,加上“其他体裁的文章”不仅范围扩大了,而且也表明考纲留给了学生选择文体的更多的自由。因此在备考方面,笔者建议:考生不仅要熟悉常见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文体,而且要适当地了解其他文体的写作特点,不妨尝试一下其他不同文体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4.
陈玉驹 《广东教育》2005,(10):10-11
所谓“文体”,是指文章的体裁,即文章的表现形式《考试说明》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符合文体要求”;首先,指符合试题指向的文体要求;其次,指所写文章符合考生自已选定文体的要求。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在2004年高考考纲中,写作题要求学生能写“记叙、议论、说明以及常用应用”,今年的表述调整为“能写记叙、议论、说明和其他常见体裁的章”。笔分析,加上“其他常见体裁的章”不仅范围扩大了,而且也表明考纲留给了学生选择体的更多的自由。因此,在备考方面,考生不仅要熟悉常见的记叙、议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站在文体学的角度,从影响言语风格的主观因素之一——民族文化传统、语音、修辞和对话等方面具体考察赏析了“Button Button”一文的语言特色,使读者不满足对文学体裁的英语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意义的理解,而是从语言技巧和思想内容的关系这个角度去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7.
8.
高考作文的"文体不限"要求是在"淡化文体"观点被过度强调的背景下提出。"文体不限"一经提出就产生正反两方面的效应,并且表现在学生的作文能力及教学中,加强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并正确理解高考作文中"文体不限"的要求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10.
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令所有人大吃一惊,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石头,一时间众说纷纭。第一场考下来,不少考生哭了。考生之间在相互议论:“作文题太难了。”“太怪了,不知道怎么写。”“没想到。”“我都不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脑子里一片空白。”……事实证明,高考成绩出来后,一些模拟考试成绩不错的考生就输在了语文上,准确地讲是输在了作文上。  相似文献   

11.
“文体”.即文章的体裁、体式或表现形式。“文体感”,则是对文章表现形式的一种敏锐的感觉、一种其体的印象、一种慨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提到新诗的“常”与“变”,人们很容易想到一个老问题:新诗与古代诗歌传统的关系。有论者指出:“新诗的‘常’是指中国诗歌传统,它是恒定不变的诗歌元素;‘变’则指新诗创作对诗歌传统规范的不断突围、超越与改写,  相似文献   

13.
从1999年的“假若记忆可以移植”,到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高考作文中都出现了“文体不限”这一要求。其实,文体不限从打破议论文一统天下的1998年就开始了,只是当时没有明确提出而已。这一要求的提出,摒弃了过去那种只写议论文的限制,拓展了考生的写作思路,让考生有了  相似文献   

14.
文体范本     
文体,是写作文章所用的体裁。在高考作文和平常的作文中,我们常用的文体是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但实际上,文章的体裁远远不止这些。2006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写作的要求有了进一步调整,其中之一就是把能写记叙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新诗产生的确切时间目前是有争论的。不过,可以肯定,作为一种新样式获得全国性的影响与推行,而非仅限于局域的探索,应该是从1917年胡适开始。  相似文献   

17.
高考自1977年"恢复"迄今已届而立之年。然而,高考究竟凭甚而立,仍是未尽之语。实际上,如果将高考仅仅定位在"恢复"的层面上,那么我们还是不能真正意识到高考作为一种制度实践的深刻历史含义。  相似文献   

18.
尹雪华 《成都师专学报》2006,25(2):17-18,88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对《世说新语》文体的讨论,指出这一现象折射出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向传统回归的趋向.同时认为要弄清这一问题既需考虑历史和小说两种文体自身的发展演变,也要考虑古今、中西文学观念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不同文体的精美文章,或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或严谨而又生动的科普说理文,或优美动人的诗歌,或神奇瑰丽的神话传说……对这些言语表达形式迥异的文本,教学时当然不能千篇一律。教者应设计契合文体特点,符合文本特色的课堂导入,寻找通向这些文本的"道"。循"道"而导,方会有效。  相似文献   

20.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紧紧扣住诗歌的文体特点,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支架,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全面解读诗歌,深入探究诗歌的内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