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面镜能够成像,但人们用眼睛观察平面镜所成的像时,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观察结果有下而三种情况:完整像、部分像、盲像(即看不到像),我们把眼睛能够看到完整像的区域叫视域,下面介绍确定平面镜视域的两种方法.题目 如图1所示,在平面镜MN前有一发光物体S,人眼在A处,试用作图法说明人眼能否在镜中看到S的像.很显然,这是一道确定平面镜视域的问题.方法一:物点引线法.由物S分别画两条入射光线交镜面的上、下缘M、N点,得到入射线SM、SN;然后作其反射光线MB、NC,如图2所示,显然MB、NC所夹范围为该平…  相似文献   

2.
平面镜成像是初中光学重点知识之一.学生在学习中常因生活经验造成错觉,形成一些错误的认识.本文就平面镜成像的几个问题浅析如下,以供参考.1.平面镜的成像原理位于平面镜前的发光点(或物点)S,能发出(或反射)无数条光线,我们取其中射向平面镜的两条代表性光线,研究这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去向.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经镜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如图1所示.据图可知其反射光线是发散的,这两条发散的反射光线不会相交,但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S',S'点即是发光点(或物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一个发光体(或…  相似文献   

3.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的光(或被物体反射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的连线眼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利用平面镜成虚像的性质,可以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1.作反射光线例1已知平面镜上的两条入射光线,如图1所示,试仅用刻度尺画出相应的反射光线.解析在图1中,我们可以在两条入射光线上任取两点,分别作出这两个点的虚像,然后连接虚像和入射点,作出反射光线.由于这两点可以任意选择,不妨选择这两条光线的交点S为一光源,根据上述道理,作SS⊥MM,交镜面于O点…  相似文献   

4.
例1 在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S,如图1所示,试画出人眼能看到发光点S在平面镜MN 中的像的范围. 分析观察者能够看到物体,是由于该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观察者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物体的像,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观察者的眼睛.因此,只要观察者的眼睛处于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区  相似文献   

5.
1.(2004西宁市)如下图左图所示,物体AB上的B点在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点为B′,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相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BB′的垂直平分线就是平面镜的位置。按照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画出物体A在平面镜中的像A′,连结A′B′就是AB的像。2.(2005长沙市)如上图右图所示,S是平面镜前一个发光点,SO是一条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SO的反射光线及S在镜中所成的像S′的位置。解析:平面镜成像遵守的是光的反射定律。在平面镜成像中,已知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作另一光线时,一般都不…  相似文献   

6.
如图,人眼能看到A、B、C三点在镜中的成像吗?解答:方法一:根据平面成像特点,找到A、B、C三点在平面镜中所形成的像点A'、B'、C',连接A'、B'、C'到人眼,若连线过平面镜,即从A、B点发出的光线经镜反射后,反射光线能进入人眼,则人能看见。方法二:作人眼在镜的像,根据所学的知识,画出人眼能看到的最大范围,看哪点在此范围  相似文献   

7.
根据入射光线求作反射光线一般可以利用反射定律和量角器作出,但是在各种不同的题设条件下,若只囿于反射定律的思维去求作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平面镜位置或像点位置等光学作图题往往难于解决.本文介绍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巧作反射光线的方法,然后利用此原理去具体地解决有关难度较大的平面镜作图题.一、巧作原理人眼在平面镜中看到虚像时,像点与入射点的连线必定与眼睛.在同一直线上,如图1.二、巧作方法在入射光线上任取一点A,把A点当作物.找出它在平面镜中的像的位置A′(过A点作平面镜垂线,垂足为N,使AN=A′N),…  相似文献   

8.
像的视场     
像的视场,系观察者通过光学器件所观察到物的完整像的空间范围。本文拟以平面镜和透镜为例,采用作图方法确定像的视场并总结其规律,供同志们教学参考。一、平面镜 1、像点视场如图1所示,利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易知物点S的虚像点为S′。又据单一平面镜成像的唯一性可知,由物点S所发出的任意光线,经平面镜的反射光线,其反向延长线均应汇交于S′,显然,在二维空间里,观察者的眼睛若在由MM′和NN′两条边界反  相似文献   

9.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镜反射或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的眼睛就能看到物体的像。要想看到物体完整的像,人眼必须处在某一范围内,怎样  相似文献   

10.
问物体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否完整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吗?答无关.像是反射光线后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这是平面镜的成像原理.从物体上任一点射出的光(反射光)只要能射到平面镜面上,必然被平面镜反射.无论平面镜有多小(但面积不得为0),只要把物体放在平面镜面前,如图1所示,从物体上任一点A至少有两束以上的光射到平面镜上的不同点上.这些人射光线的入射两不等,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的反射角也不等.所以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出的光线不平行,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必然相交于镜后一点A',该点即为A点的像点.物体上的每…  相似文献   

11.
潜水员戴着潜水镜在水下工作时,如果用手去触摸看见的物体,大都会落空。因为人眼所见的“物体”其实是真实物体通过潜水镜所成的像,它与真实的物体有一段距离。我们先计算一下潜水镜所成的像与物的距离,再给出一种校正方法。  一、物像差距在下文中我们所采用的符号法则见注释[1]。图一是潜水镜成像示意图。图中:MN N′M′是平板玻璃,其折射率为n2、厚度为d;n1、n3分别为水和空气的折射率;S是物点;S′1、S′2分别是经MN界面和经M′N′界面折射所成的像点;△L是物像之间的距离;L1和L′1分别是物点…  相似文献   

12.
1、很小的平面镜也能形成完整的物体的像 无论镜子的大小如何,都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与物等大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由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眼睛逆着反射光线的延长线观察到的虚像,所以无论镜子多小,只要整个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能射到镜面上,就能从镜中观察到物体完整的像,只是当镜子小时观察者需离镜子近些,镜子大时观察者可离镜子远些,例如从便携的小镜里,可以看到整栋的楼房。  相似文献   

13.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镜反射或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的眼睛就能看到物体的像。要想看到物体完整的像,人眼必须处在某一范围内,怎样确定这个范围呢?其作图步骤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高怀勇 《中学理科》2000,(11):54-55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有两个方面的对称性:一是光的反射定律中,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②法线是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二是平面镜成像时,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①物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②物到镜的距离与像到镜的距离相等;③物与像上下不变,左右颠倒;④每一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过像点、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对称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像的观察范围是指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或透镜折射后,出射光线所能达到的空间。眼睛的观察范围是指眼睛通过平面镜或透镜所能看到的空间,本文试图对这一类问题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光的反射作图作图要点:1.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2.平面镜是物点和像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且法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像时,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题型一:确定平面镜和反射光线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在发廊理发时 ,能从自己前面的平面镜中看到身后的一些“物体” ,其实看到的这些“物体”是身后物体在镜中成的虚像。坐在椅子上的你 ,能通过平面镜看到身后多大范围内的物体呢 ?人能够通过平面镜看到身后的“物体” ,是因为身后的物体能将灯光或阳光反射到镜面上 ,这些光再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入人眼的缘故。(图 1)如图 1 人眼位于平面镜AB前的S(图 2 )点 ,要确定人眼通过平面镜看到的范围时 ,我们可把人眼S看成是一个光源 ,在该光源发出的无数条光线中 ,有两条光线SA、SB刚好照射到平面镜AB的边沿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分别…  相似文献   

18.
1光的反射作图要点:(1)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2)平面镜是物点和像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且法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像时,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  相似文献   

19.
例 两平面镜M1、M2 成θ角放置 ,在两平面镜之间有S、P两点 ,如图 1所示 ,试画出经过S点的光线入射到M1镜后 ,经M1镜反射到M2 镜 ,又经M2镜反射 ,最后经过P点的光路图 .图 1图 2 分析与作法 该题有多种作法 ,其中一种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作图 ,如图 2所示 .先作出点S在M1镜中的像S′,把S′看做M2 镜的物 ,再作出S′在M2 镜中的像S″ ,连接S″P交M2 镜于O2 ,连结S′O2 交M1镜于O1,最后连接SO1,则SO1、O1O2 、O2 P即为所求的光路图 .上述作法称为“二次成像”法 ,该法具有较广的适用性 ,用它可以准…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先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来分析两个互成角度的平面镜间的成像情况 :如图 1所示 ,平面镜 OM和 ON互成 α角 ,物点 S与交点 O的连线与平面镜 OM成 θ角 ,与平面镜 ON成 β角 .根据平面镜成像性质可知 ,要使物点 S在第一个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S1能通过第二个平面镜继续成像 ,那么第一个像 S1必须在第二个平面镜前 ,且第二个平面镜应处于第一个像S1的可见区域中 .因此 ,必须使发光点射向第一平面镜的光线的反射光线能够射向第二个镜面并且再次被反射成像 (只要物体在平面镜前 ,我们就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物体的像 ,但由于物体在平面镜前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