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和谐教学科研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构建和谐教学科研环境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谐教学科研环境的构建应立足于学校内部建设.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应是崇尚道德、追求道德的社会。创造一个良性的高尚的伦理环境是理想社会——和谐社会所必须的。创建和谐社会的伦理环境,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道德养成的制度伦理关怀、伦理载体的精神价值培养、社会生存共同体的伦理关照。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社会,环境恶化已对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成严峻挑战,环境危机的实质不仅是科学技术的问题,更是人们的价值取向的问题。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其在重新构建人们的环境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环境道德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四种目标人群提出环境道德教育方案。  相似文献   

4.
从环境伦理的角度进行思考,阐述了环境伦理的由来与发展,指出环境伦理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提出要加强环境伦理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弘扬环境伦理道德准则,养成环境伦理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5.
WIKI技术环境下的高校教学科研模式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IKI是Web2.0中的重要应用软件之一,它是一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WIKI协作共享的这一特点打破了高校传统的受时间、空间限制而造成的"一人唱主角"的教学科研模式,形成了在WIKI技术平台上的师生互动、师师交流的高校教学科研新格局.教学科研团队的建设符合新时期高校培养教学科研双优型人才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四个深刻“是党中央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形势的科学判断,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环境素养直接影响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施。分析大学生环境素养的内涵,从大学生环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入手,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高校大学生环境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科技研发工作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但当前我国教学科研并重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还存在着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落后、管理模式单一等问题,建议健全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改进科研管理理念,构建多元化科研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和谐学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组织应不断提高组织成员的修养,提高构建和谐学校环境的能力,以人为本构建高校的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步。如何从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这四个方面着手,为大学生就业营造一个和谐的就业环境,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高校就业工作的实践,提出了为大学生就业营造和谐的就业环境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由于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观念、传统思维方式及旧的政策法律体系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清除,近亿农民工的就业歧视依然严重,法律对他们的合法权益缺乏有效保护。妥善解决农民工就业环境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从战略和长远的高度出发,积极为农民工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2.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  相似文献   

13.
营造和谐社区消费环境,是构建和谐社区乃至构建和谐社会的的根本与基础。本文论述了目前社区消费环境不和谐的种种表现,探究了社区消费环境不和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营造和谐社区消费环境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高校非环境专业的环境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增强环境道德意识、将环境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并且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快建设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教材、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等四种途径,探讨了和谐社会建设视阈下高校非环境专业的环境教育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成人教育》1997,(6):30-30
岗位培训作为我院工作重点,能不能搞好直接决定着学院的生存与发展。为此,学院努力建立一套适应岗位培训的教学、科研运行机制,把提高教学质量,加大科研力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受训者需要作为岗培工作的首要目标。一是调整教学与管理的侧重点,逐步从学历教育向岗位培训过渡。这主要是从凋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入手,加大向岗位培训倾斜力度,使教学与岗培要求相吻合。如在课程设置上,从传统的重基础理论向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并重转移,增加了操作性课程;在管理方面,培训部由原来的3人扩充到7人,从而保证了岗培的需要。二是加强岗位培…  相似文献   

16.
搞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环节,和谐舆论环境包括国内和谐舆论环境和国际和谐舆论环境.营造国内国际和谐舆论环境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营造国内国际和谐舆论环境,新闻媒体必须高举党报旗帜,强化舆论监督功能,抓好危机传播,并且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推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应当以人文精神培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具备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精神品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他人关系之和谐的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执政理念,人们在讨论和谐社会内涵、特征的同时,也在寻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大连的海滨、园林等自然文化和广场、建筑、服饰、饮食、居住、交通、节日等社会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同的作用。研究并发挥其作用将有助于促进大连市构建和谐社会,并为我国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如何为教学科研服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图书馆馆员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理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作为高校教学科研信息服务机构的图书馆,在网络时代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对此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战略目标,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环境道德教育对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社会的和谐具有精神支撑的作用。具体表现在:环境道德教育是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从工业文明范式的价值观向生态文明范式的价值观转换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