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因素.正迁移推动二语习得,负迁移干扰二语习得.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二语习得中还会出现母语与目的语的交互迁移.语言迁移的研究对外语教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过渡语与语言迁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过渡语是出现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系统 ,具有系统性、渗透性、反复性和母语依赖性等特点 ,对目的语的学习有直接影响。语言迁移是指来自母语和已习得的其他语言对目的语学习的影响。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母语向过渡语的渗透多属负迁移 ,目的语向过渡语的渗透多属正迁移 ,过渡语与语言迁移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迁移包括语音迁移、音位迁移、词汇迁移、语义迁移和语篇迁移等多个层面。  相似文献   

3.
李孝敏 《出国与就业》2011,(18):141-142
语言迁移指的是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子母语的语音、语义、语法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感情,母语对外语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就称之正迁移,反之,母语阻碍干扰了外语学习,产生了消极不利的影响就称之为负迁移.语言迁移是成人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只有全面了解迁移现象,正确地把握语言迁移规律,成人外语学习者才能...  相似文献   

4.
根据语言迁移理论,母语迁移问题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母语对目标语习得的影响既有正迁移,也有负迁移.具体到英语教学,英语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积极地运用正迁移的影响,努力克服负迁移的作用,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语言迁移是一个复杂并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认知过程,是学习第二语言不可避免的现象,英语学习更是如此.通过母语与英语的对比研究,提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善于灵活运用母语知识中的积极因素,消除学生由于母语和目的语差异所引起的学习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中介语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出现在第二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系统,具有系统性、渗透性、动态性和僵化性等特点,对目的语的学习有直接影响。中介语和语言迁移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迁移是指来自母语和已习得的其他语言对目的语学习的影响。它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通过英汉对比,在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文化背景层面上分析了中介语在汉语中的负迁移现象,可以帮助外语学习者利用母语知识,减少母语的干扰,消除母语负迁移,提高第二语言习得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母语迁移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影响可以从它在习得中的形式、内容、过程来研究和分析.母语和目的语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及母语句式或用法的泛化导致迁移.对比分析理论认为,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影响语言学习的主要因素.在二语习得领域,中介语的研究始终倍受关注,研究发现,语言迁移与中介语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将就语言迁移对中介语形成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母语迁移是学习二语写作必须认知和解决的问题。在国际化多种语言交汇使用的今天,二语写作现象十分普遍,于是研究母语对二语写作的影响就变得十分有意义。现有的一些权威母语迁移理论偏重于语言迁移的研究,然而母语迁移对于写作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语言方面,还涉及到写作态度、能力、素养(文化)诸多因素。因此,我们要对二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准确界定其内涵,全面把握其特点,才有利于正确指导实施二语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9.
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着不可避免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之间的“迁移”过程中,外语学习中所犯的错误是学习母语习惯“负迁移”的结果。“负迁移”主要是由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在名法结构、思维方式和化习俗等方面的引起的。在外语教学中,应尽量发挥母语“正迁移”的作用,消除母语的“负迁移”效应。  相似文献   

10.
母语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二语)习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我国学习者在学习二语时母语的迁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语音,词汇,句法,语篇.本文分析了母语正负迁移对以上四个方面的影响,同时探讨怎样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克服母语负迁移带来的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周家铭 《海外英语》2012,(6):268-269
People have controversial idea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our native language during the proces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he popular belief is that native language(NL) interferes the second language(L2) learning,which is known as negative transfer,while positive transfer is seldom mentioned,or even is neglected in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We found that in teaching when the L2 learners experienced difficulties in understanding another language,they may resort to their NL to get help.So we can’t only think about its negative aspect.In fact that NL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SLA,so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common features to lead to the positive transfer,then to strengthen the confidence of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相似文献   

12.
张禕 《海外英语》2012,(2):173-174,184
Language transfer is one of the central question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study. It claims that learners’ the native language (NL) or first language (L1) will make great impacts, either promoting or hindering, on their second language (L2) acquisition, i.e. positive transfer and negative transfer. The issue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and researched in such relative fields as language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study during the past years. It is far beyond the scope of this paper to discuss it thoroughly since the scope of L1 influence is so wide that it affects almost all linguistic subsystems. Instead, this paper aims to focus on how the Chinese language facilitates Chinese learners’ English lexical acquisition.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make use of the positive aspects is provided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for practical purpose.  相似文献   

13.
The role of speakers’native language(NL)in the proces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has been a controversial focus among researchers.For decades researchers generally considered speakers’NL as a kind of interference,or negative transfer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Recent studies,however,have proved the positive effect of NL.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attempts to explores the positive impact of Chinese on English learning  相似文献   

14.
母语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占重要地位.时至今日,母语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并已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理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对比分析假说,心灵主义的迁移最小论和普遍语法理论.母语迁移对二语学习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化四个方面.因此,要合理的运用母语的正迁移,尽量消除或降低母语的负迁移,达到促进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  相似文献   

15.
母语思维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阅读中,很多专家和学者对是否发生母语思维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母语思维确实发生了迁移。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发现影响母语思维迁移的因素。根据语言的特点和英语阅读的特点,从而找出影响母语思维迁移的因素,并把影响母语思维迁移的因素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出一些促进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乔姆斯基提出的普遍语法理论使语言迁移成为可能。英语和法语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对英语和法语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语言的异同,有助于有良好英语知识的学习者开始法语学习。从条件句,特别是非真实奈件句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英语和法语之间有很多的语言相似性。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已掌握英语的优势,因势利导,发挥语言正迁移作用,促进学生法语习得。  相似文献   

17.
母语思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产生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 ,即负迁移和正迁移 ;我们的母语在诸多方面不同于英语 ,汉语是注重主题的语言 ,而英语则是注重主语的语言 ,如果一味地用汉语句式来套用英语句子 ,我们就会错误百出。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语言的共性来促进“正迁移” ,借助母语思维来促进英语学习 ,从而提高外语学习效率。我们要避免负迁移 ,促进正迁移 ;充分利用汉语思维 ,进行汉英对比分析 ,区别不同点 ,联系相同点 ,从而达到尽快掌握英语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对比分析理论认为,外语习得主要是一个从母语习惯向外语习惯迁移的过程.当母语和外语的结构不同时,会出现有害迁移;当母语和外语的某些结构相同时,会出现有益迁移.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促进有益迁移,同时克服有害迁移,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习者形成新的、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因此,在外语学习中,有必要了解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迁移与干扰.  相似文献   

19.
英汉在表达形式、词汇选择、句型结构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因此母语迁移中的负迁移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极大。学生翻译时大多生搬硬套,有的甚至歪曲语义。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在教学活动中围绕教学内容增加翻译理论技巧的讲授及训练。同时要求学生大量诵读英语经典篇章,增强语感,熟悉英语的表达习惯和模式。还要帮助学生深入探究汉英在语言及文化方面的差异,并及时进行对比总结。  相似文献   

20.
语言迁移是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这种现象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根据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有助于加速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学习,而负迁移则会干扰阻碍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掌握。据此通过举例分析汉语语法知识对英语语法学习的正、负迁移作用,倡导教育者积极深入挖掘英汉两种语言的共同要素,以便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掌握语法规律,进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