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灾难教育成功的经验在于:在灾难防预方面,具有强烈的灾难意识和浓厚的防灾氛围;在灾难应对方面,具有丰富而又科学的灾难应对知识、严格而又有效的灾难应对演习和系统而又高效的灾难反应体系。鉴于日本灾难教育的经验,我国学校应加强灾难意识和灾难知识教育、举行科学的防灾演习,构建系统的灾难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国外大学生灾难教育成功的经验在于:具有强烈的灾难意识和深厚的预防文化氛围;灾难教育系统化;灾难宣传教育多渠道和教育资源形式多样化;加强灾难心理教育、死亡教育。借鉴相关国家大学生灾难教育体系的建设经验,我国应加强灾难教育,构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灾难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面对灾难、抵御灾难的历史。近年来,干旱、洪涝、地震、海啸,火灾、战争、核泄漏、环境污染等灾难突如其来,摧毁人类家园,威胁人类生存,促使人类反思。人的存在是对灾难进行考察和分类的依据,灾难给人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的损害,可以逻辑地分为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人的不完美性是人为灾难的根源,人的自由自觉性是人类应对灾难的哲学基础,抵御和减少灾难的途径是人类反观自身、尊重规律。  相似文献   

4.
灾难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现象,而有效的灾难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灾难对人类损害的程度。灾难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提升其道德情怀。学校可以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灾难知识宣传、灾难应对演习以及开发专门的灾难教育游戏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灾难知识、灾难应对、灾难心理以及灾难体验的教育。在开展灾难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要使教育内容和方式适应学生的心理水平、体现不同地区的差异,并要取得社会和家长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课程.教材.教法》2020,(3):130-136
所谓灾难教育,大抵是通过对历史灾难的记述,或对可能发生灾难的预估,引导学生尊重生命,认识自然,认识社会,高度警觉,培养应对各种灾难的品格修养和必备能力。语文教材里虽然没有"灾难教育"主题单元,但有灾难题材。本文首先结合语文教科书几篇代表性课文,谈谈灾难教育的成绩和问题;进而述评美国麦格尔教育出版公司《阅读/写作工作坊》中的灾难题材,进行比较;最后提出在语文课程及教材中进行灾难教育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灾难医学是有关医学和灾难学的综合性学科,是医学的重要分支,又有其相对独立性。我国灾难医学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只有少数医学院校开展了灾难医学教育。为加强西北某医学院校学生对灾难医学知识的了解,选择1年级至3年级各专业本科生进行授课,参照相关灾难医学教材,结合自身授课经历,对开设灾难医学选修课课程的设置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随着自然灾难的增多和人为灾难的产生,人们对于灾难有了更多的认识。在"5.12"特大地震以后,对于地震灾区的中小学灾难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本文结合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现阶段灾难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灾难教育是幼儿园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普遍对灾难教育重视不够,幼儿对灾难知之甚少,家长配合也不到位.为此,教师要明确灾难教育的目的和原则,以确保灾难教育内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使灾难教育真正发挥保护幼儿生命安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涉及多种灾难,如科技灾难、自然灾难、战争灾难。这些灾难在刘慈欣的笔下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刘慈欣的科幻灾难书写沿袭了中国文学书写灾难的情感倾向,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科幻灾难书写。刘慈欣执着于灾难书写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河南地域文化中灾难历史的影响,二是中国文学传统的传承,三是刘慈欣的个人灾难经历。  相似文献   

10.
灾难的心理应对与心理援助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人类是在灾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灾难是对人心理素质的考验。应激理论有助于理解灾难对人身心的影响。个体对灾难事件的认知评价是决定应激反应的主要中介,问题取向与情绪取向是主要的两种应对策略。对灾难应避免消极反应进行积极的心理应对,国家亦应建立完善应对灾难和危机事件的心理援助系统。  相似文献   

11.
语文“抗疫”读写课程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抗疫”真实情境中灾难体验与历史语境中灾难书写为语文实践核心内容,通过阅读经典的灾难作品以及对灾难体验的反思性写作,建立灾难意识、文体意识和反思意识,促进学生多向度的理解能力、独立的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实现灾难促成长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灾难逐渐呈现大规模的趋势,完善灾难医疗系统是当务之急。卫生救援工作离不开护理学的相关知识,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是灾难医学理论、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实习生作为护士队伍的后备军,肩上担负着继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重任。笔者就国内灾难护理教育现状,提出在逐渐完善灾难护理理论体系的同时,提高护理实习生对灾难护理的认识以及相关护理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13.
灾难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因其实属意外发生,具有突发性、冲突性和震撼性,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灾难报道要坚持报道的主体是人,要注重报道的人本意识和新闻报道的多角度;对灾难事件播报的媒体要在灾难报道中扮演着多种角色等,媒体要注重如何提高灾难事件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灾难教育(磨难教育),即"灾难应激",是指当一个人处于突发灾难之时,如何作为才能尽最大可能避免生命遭到损害。真正的灾难教育不仅是关注灾难本身,而是通过灾难让人们对生命生活的反思更加深入,并且正确、科学、勇敢地去面对人生的挫折、痛苦和恐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灾难题材电视剧和灾难片一样可以成为一类型,在带领人们认识灾难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其本身就是一种贡献.中国灾难题材电视剧警示人们灾难的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灾难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再者带领观众正确认识人定胜天论.  相似文献   

16.
论学校灾难教育的内涵及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难教育是指使学生了解灾难常识,掌握灾难应对与救助技巧,提升应对灾难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灾难意识的活动。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灾难基本常识、灾难应对技巧与灾后救助、心理健康等方面。学校灾难教育应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途径,以校本课程、学科渗透、系统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  相似文献   

17.
素质化的灾难教育是直面生命的,通过澄明生命本质来确证生命意义,启迪人们对生命(包括未来的)和自然的关爱之心.灾难教育的核心问题是生命意识缺失,不能内构生命道德和灾难意识,无法外构灾难文化和灾难认知.责任伦理倡导当前人类对生命和自然负责的伦理原则,本质上迸发出生命意识的伦理品格,契合灾难教育素质化的本体论建构,并由此外构关爱生命、理解灾难、担当责任、审慎行动等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些罕见灾难的发生,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审视价值,也让我们愕然警醒:灾难教育本该是我们教育的一部分。相对于某些灾难频发的国家,我国的灾难教育是极其薄弱的。普及灾难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应对灾难的能力,减少灾难事故造成的损失,是非常有必要的。灾难教育理应由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配合来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障银行数据安全和业务的连续,在发生不可预知的灾难时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实施数据集中的银行必须建立相应的灾难备份中心。对灾难备份系统的要求、备份系统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建立灾难备份系统的关键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对灾难备份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宇宙世界,灾难不可避免,人们往往惧怕灾难。然而,灾难并非就只有一副狰狞的面孔,它也有着可值得称道的一面,甚或还可以说,世界上的一切美好和美丽皆与灾难相伴相随。据科学研究推论,人类居住的地球已有着45亿年的历史。可打地球诞生之日起,就没少过灾难,譬如火山、陨星以及冰期,地球不知有多少次几乎毁于这些灾难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