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已成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在陶冶情操、提升鉴赏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学前音乐教育作为儿童学前教育的一部分,对儿童进行民主传统音乐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儿童接触到更多的音乐形式、音乐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以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更好地传扬下去。本文就学前音乐教育与民族传统音乐传承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艺术手段的教育活动,它是以儿童能够理解和接受的音乐为艺术手段和内容的教育实践。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儿童自身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描写正好可以抒发儿童的内心感受。学前音乐教育要遵守以"美"为核心的审美原则,感性教育的原则,音乐性、知识性和技术性统一的原则,尊重个人与面向整体相结合的开放式教育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在跨文化交流背景下,实现中国钢琴音乐与其他文化之间的有效融合,并通过跨文化音乐交流和教育等方式,实践对人才的全面培养。中国钢琴音乐与文化音乐教育之间的融合,具有很大价值和意义,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钢琴音乐学习意识和文化音乐交流意识,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在中国钢琴音乐与文化音乐教育融合发展中,也能对有传统音乐特色的内容进行弘扬,并通过宣传中国历史文化、特色音乐文化、民族精神等方式,提升中国钢琴音乐与文化音乐教育的影响力,推动多元化音乐文化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社会、学校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儿童音乐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儿童后期的音乐学习及其音乐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要通过适当的手段为儿童的音乐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玉溪有着丰厚的民间音乐,但有老龄化的倾向;要发展玉溪的音乐教育,就要注重音乐教育的大众性、地方性,要与音乐的鉴赏教育溶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学龄前儿童的素质提高方式的一种就是进行学前音乐的培养教育,通过对音乐课程的分析对学前音乐教育的特点与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进行结合,从而认识到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学前音乐教育,是孩子学前教育的基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引进民族传统音乐,不仅能提高学前教育整体质量,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还能为学生树立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对此,文章以此展开探讨,并依照自身工作经验,提出更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教师到家长都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前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能使儿童在音乐的自然熏陶中领悟美感、陶冶情操。学前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有助于儿童听力、审美力、创造力、表现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中融入多元化音乐教育早就得到了世界音乐教育界的赞同。而地方音乐也包含在其中,成为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目前的高师音乐教育理应融入中国本土的音乐文化,具有独特韵味的乡土音乐在高师教学中要受到应有的重视。高师音乐教学任务除了音乐教育以外,还要包括音乐传承。本文将以淄博本土音乐传承与发展研究为例,对基于高师音乐教学平台对地方音乐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试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音乐教育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柏拉图认为音乐应成为完善人的工具,音乐教育应该成为终身教育.在现代素质教育中,我们应克服音乐学习中的不当的功利心理,回归音乐教育与学习的本真.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滋养心灵 ,同时它又是一种人格教育 ;对儿童学习音乐及音乐素质的发展 ,整个社会 ,特别是孩子的父母应正确地看待它 ;因为它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