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俊 《教学与管理》2006,(10):15-16
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教育的创新,更需要广大教师不遗余力地去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总结新经验、发展新理论.而能够承担这一任务的教师必须是具有一定科研素养的研究型教师.我们认为,抱定"让每一位教师都具有科研素养"的管理宗旨,营造好驱动教师积极研究的两个力场,实行分类扶持,分层递进的管理策略是促进研究型教师迅速形成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教育的创新, 更需要广大教师不遗余力地去研究新问题、探索新 思路、总结新经验、发展新理论。而能够承担这一任 务的教师必须是具有一定科研素养的科研型教师, 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面向 新世纪,学校应着眼于科研型教师的培养,去探索、 构建新的科研管理机制,使教育科研的生命活力能 够得以充分地焕发,从而加速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 的进程。我们认为,抱定"让每一位教师都具有科研 素养"的管理宗旨,营造好驱动教师积极研究的两个 力场,实行分类扶持、分层递进的管理策略是促进科 研型教师迅速形成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教育的创新,需要广大教师不遗余力地去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总结新经验,发展新理论.而能够承担这一任务的教师必须是具有一定科研素养的研究型教师,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批评的艺术     
黄建华 《小学生》2012,(11):31-31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我们教师工作的目标也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知识引导、循循善诱的批评教育,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形成,心理发展及行为规范。为了使学生正真成为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选择合适的批评方式,让学生在教育中情感得到升华,使学生的个性、自尊得到保护,错误行为受到约束,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一、无言式批评这种批评比较适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现在的学生享受的关爱很多,都很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00,(8):41-42
作为一所普及义务教育的学校,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都应该得到全面发展的机会。为此,我们根据学校3年规划,提出了让每一节课都成为优质课,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其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我们的办学目标,让每一节课都成为优质课是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全体教师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6.
“科研兴校”、“做研究型教师”是时代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的教育研究既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也可以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和价值感。  相似文献   

7.
"科研兴校"、"做研究型教师"是时代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的教育研究既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也可以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和价值感.  相似文献   

8.
李映 《教师》2008,(13):13-15
一、语文教师的人文修养及内涵 从广义上说,人文素养是个非常具有涵盖性的概念,包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具备的一切素养,包括善良、公正、责任感、真情、热情、激情、学识、见识、卓识、童心、情趣、幽默感等都可视为人文修养。就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我们认为,是指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除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之外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人文素养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必备品质。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他带来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任务,那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育科研可以让教育教学走上快速发展的直通车,思考和研究可以让我们幸福前行,尽收事半功倍之效。在多年的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科研提升了教育,提升了学校教学质量,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名师也都是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成熟成长的,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和风格,从而脱颖而出,名声鹊起。可见,教育科研的积极意义自不待言。然而不知从何时始,也不知何因,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造假、浮躁之风愈演愈烈,表现在"只立不研"、"以果索因"、"纸上成果"等现象,这些都使得教育科研的威望在教师的心目中大打折扣,一些人甚至视其为敲门砖,甚而进了"门"就丢了砖。于是,我们遗憾地看到,教育科研在一些学校口头称"龙头"心中却视为"鸡肋",使之处于尴尬两难的境地,逐渐为一些领导和教师们所轻视和放弃。常听到有人发出"教育科研,想说爱你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的慨叹。是形势变化了,还是我们的科研理念和研究形式不能和现实合理对接?在教育变革时期,我们应该让教育科研在课程改革这个背景下发挥它的作用,研究它对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内在影响,探讨为广大教师所能接受和欢迎的研究方式,让它最大限度地发挥效力。为此,我们走访了几位领导和教师,让我们分享他们的教育科研思想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做研究型教师",这样的口号对教师而言并不陌生。但在现实中,很多中小学教师并没有真正使用好"教育科研"这一利器。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院长吴颖慧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本质是提高其职业的文化素养和学术内涵。开展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职业文化素养和学术素养的基本路径,也是教师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本质特征。大量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表明,没有文化素养做不了教师,没有教育科研素养做不了好教师,好教师一定是具有文化素养和学术涵养的。  相似文献   

11.
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总结新经验、发展新理论。而能够承担这一重任的教师必须是具有一定科研素养的研究型教师。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湖南省浏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始终把培养研究型教师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以人为本、强化管理、改善环境、拓宽视角、关注教师成长,努力画好研究型教师培养的"五线谱"。  相似文献   

12.
研究素养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之一。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工作的应有之义,对教师个体、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发展,乃至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素养包括研究意识、研究理论知识、研究能力、研究伦理与规范等内容。提高教师研究素养,培养研究型教师,需要从多种途径入手。  相似文献   

13.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有自己喜爱的学习方法。作为一名力求上进的语文教师,坚持研究是提升自己的真正坦途。 研究不仅仅是让我们能够读好教材上好课,或者说让我们多想问题多认识语文现象。研究的重要意义是让我们养成并具备研究的素养,让我们有终身追求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市海淀区教育教育科研种子教师研究专项的活动形式包括集中研究和自主研究两种,其中集中研究主要是指以片区为单位组织种子教师就某一个问题开展集体学习、讨论。为了使每次集中研究达到预期目标,让每一位种子教师在科研能力、学科专业素养方面有所提升,每一次的集中研究活动都需要片区负责人精心设计,设计内容包括主题的确定、流程的安排、后续的要求等。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如何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反思的。我认为教师不能把教学只停留在上课与批改作业上,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学习,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教师作为研究者是新课程赋予教师角色的新内涵。把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成研究型教师是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教师教育培养模式,通过在校师范生的学习与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最终实现为基础教育培养适应新课程的研究型教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以"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作为自己的教育格言,以"让每一点星光都闪烁"作为教学宗旨,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他带来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任务,那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育科研可以让教育教学走上快速发展的直通车,思考和研究可以让我们幸福前行,尽收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向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可见,教师职业本身的内涵、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都赋予了教师“研究者”的角色,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专业素养。这些年来,我园踏实地行走在教育科研的路上,不断地探索着、收获着……  相似文献   

20.
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研究型教师,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对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进行内化研究,便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的举措。 1.课前反思,渗透新理念。课前反思具有前瞻性。课前反思,就是在教师设计好教学流程后,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一起研讨本节课应贯穿什么样的理念、在教学中会出现什么意外、应该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