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符号学作为一门崭新的方法论,在各个学科中起到了指导作用,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亦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兴趣,而符号学和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结合更是为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本文从符号学这一全新的视角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探讨符号学、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失误三者间的具体关系,希望通过所指意义、语用意义和言内意义三个方面的实例分析,对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予以启迪。  相似文献   

2.
翻译中的三种符号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符号学运用于翻译学研究已成为当今翻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翻译学借鉴了符号学的理论侧重传达语言符号的所指意义、语用意义和言内意义,从而达到不同言语产物在翻译上的等值,因此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翻译中意义的转换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意义和所指的语用研究可以说是意义和所指理论研究中的重大进展,它标志着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意义和所指的语用研究将意义的生成和所指的确立看成一种社会行为,因而十分关注话语上下文、语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充分注意交际双方在动态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对意义和所指的磋商、推理和建构。  相似文献   

4.
浅谈汉英翻译中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活动。我们所说的意义相符指的就是汉英两种语言之间转换时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的相符。  相似文献   

5.
系统功能语言学所强调的“意义潜势”是其语言观、语义观的精髓,“意义潜势”具有丰富深刻的语用内涵,从中挖掘出来的意义动态性及意义互动性特征,已深刻地说明其意义研究视角已扩展到了语用学的研究领域。反之,语用学对“意义”较为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也说明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潜势”观点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语言符号的特点既决定了语言的存在和运用,又决定了翻译的可能性和特殊性,尤其是符号意义的研究成果对于翻译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符号的意义观有助于译者在跨语言、跨文化的符号转换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源语与译语的差异,指导译者尽可能把原文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准确对应到译文中,为跨文化交际下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个广阔的理论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7.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涉及到与翻译紧密相关的所指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用这种翻译法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和文化传输方面对张亦文和Moss Roberts《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就翻译文本内的研究而言,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最为全面,可作为翻译批评标准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8.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翻译中的等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值”问题是翻译研究的核心之一,非常复杂,因而对于这一概念,中外译学研究者们迄今没有得出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义。从符号学理论角度来看,翻译本质上是两种符号系统的转换;等值是符号和解释项之间的关系。本文借用大量翻译实例来研究文本符号与其解释项之间对等的问题,旨在为翻译等值问题的研究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要掌握两种语言就必须掌握两种文化。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各代表着东西方的两种文化。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涉及语言的各个层面。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空间观念。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此类空间差异经常引起双方的误解,构成令人很不愉快的交际障碍,造成语用失误。文章从空间观的角度出发,拟提出相应的多元角度研究策略以及减少跨文化语用失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时间观导致语用失误的现象经常发生。对比中西方时间观的差异,从过去时间、现在到未来时间取向角度和单维度时间与多维度时间角度分析时间观差异引起的跨文化语用失误的现象,可以对如何避免时间观差异引起的语用失误现象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梁洁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1):101-102
称谓语是人们在日常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许多情况下对对方使用的称谓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不同的称谓可以反映交际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亲疏关系和情感好恶等等.言语交际所要表达的许多信息,往往不必通过交谈,而是直接通过称谓就可以表达出来.因此,无论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讲,还是从语用的角度而言,语言称谓的研究都有...  相似文献   

12.
指称晦暗性现象是传统的、尚未有明确定论的语言现象。语义学及其分支学科对其有过相关的论述。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内涵说和心理空间说。在语用一认知框架内,指称晦晦性现象可以理解为“一个形式的基础语义功能,通过语用得到引申并用以指称其他对象、表达其他意义”的语用歧义现象。指称晦暗性现象语用歧义说的提出,不仅体现了语用综观论的思想,而且还能充分验证语言认知结构隐喻性的特点,为全面透析指称晦暗性现象的本质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负语用迁移引起的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失误的重要原因。语用失误可以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个方面,减少或避免语用失误有助于外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4.
在概述语言适应论的基础上,从适应跨文化的语用翻译、适应意识突显性的语用翻译、适应语言结构的语用翻译等三个方面论述了适应论对语用翻译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许多广告不时引发争议,甚至受到政府的禁止。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看,这些广告大多存在一定的语用失误。文章从施为行为真实条件的违背与否、能否取悦公众、广告语言中修辞和间接言语行为的正确使用与否方面进行分析,揭示部分广告在社会中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遭到禁令,从而违背广告初哀形成语用失误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广告商的广告水平和公众识别广告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词的语用意义与语备意义关系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把词义重新划分为:语备意义和语用意义,提出的“语备词义”的名称,是用以描述处于静止状态下的词义。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目的词除表达一定的语备意义外,又由于语境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某种变异,形成临时性的语用词义。两者的关系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表示就是:语用词义〉语备意义,包括:1.语用词义:语备意义+临时附加义;2.语用词义≠语备意义,即语用词义=临时转义。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境是一个心理构体,体现了人的主体地位。语用意义的产生是认知主体对认知语境假设不断建构、推理的过程,是一种认知语境的参与过程。该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语境角度探讨其对指令性言语行为的语用意义解释,从听者和说者两个角度分析认知语境在解释语用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歧义是一个语言表达式有一种以上意义的特殊语言现象.就是这种意义未定的独特性使得歧义在语言实践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文学作品、广告、修辞格、政治言辞、法庭辩论、幽默笑话、日常交际等不同语言场合中,人们有意地利用歧义以达到某种特殊的语用目的,充分显示出歧义在语言使用中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修辞价值、信息价值和交际价值等不同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慧芳 《培训与研究》2009,26(11):26-28
语用模糊是交际的一种常见现象,是交际双方在交际活动表达和理解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确定性的总称。本文运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对交际中的语用模糊现象进行了解读,语用模糊是根据语言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的特点,对话语形式、话语内容或语用策略进行选择及推理结果进行判断的动态顺应结果。语用模糊是语言动态顺应性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