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素质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人格品质形成的趋向。《歧路灯》运用对比的方法,通过描写母亲王氏与父亲谭孝移对儿子不同的教育方式,显示了作者关于家庭教育的观念,是我国古代比较成熟的一部家庭教育小说。  相似文献   

2.
苏杰 《现代语文》2010,(3):148-150
清代小说《歧路灯》是研究18世纪中原官话的宝贵资料。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出发,结合文本校勘,对《歧路灯》中几个"字面普通而义别"的常用词进行考辨,认为:"今夜"可表示昨夜,"年纪"可表示年老,"没意思"可表示没什么不好。  相似文献   

3.
《歧路灯》"叫"字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路灯》中“叫”有叫请义、使役义、被动义和处置义,文章把使役义分为使令和容许两类。使令义来自叫请义,容许义来自使令义;被动义来自容许义,而处置义来自使令义。今河南方言中大多还保留着“叫”的这几种用法,只不过容许义、被动义“叫”与使役义、处置义“叫”在声调上往往有区别。  相似文献   

4.
小说《歧路灯》使用了大量富有河南地方色彩的口语词,这不仅增强了小说的生动性,同时也给研究中州语言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有些许语词,外地和一般读者恐不易晓悟,书注和辞书释义不及,文章选取若干,略加考释,为阅览一助。  相似文献   

5.
李绿园撰著的长篇白话小说《歧路灯》,是研究十八世纪中原官话的重要语料,很多词语至今仍保留在河南方言之中。《歧路灯》一些单音词和复音词的意义可以通过方言用例得到恰当的解释,省略式复音词则可以通过形式还原了解其意义。在今后对《歧路灯》的语言研究中应充分重视各种版本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歧路灯》看十八世纪河南方言词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歧路灯》是清代河南作家李绿园(1707-1790)用鲜活纯正的河南话写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语言学资料。它所反映出的十八世纪河南方言词汇,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色彩和突出的时代特征,而这二又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拿现代河南方言词汇与之比较,相同点和不同处都很明显,继承的一面和发展的一面体现都很充分。作为十八世纪-汉族由近代向现代演进的关键时期-的作品,《歧路灯》中新旧词语的兴替现象、旧有的属于近代汉语的意义用法与新生的趋向于现代汉语的意义用法并存的现象相当普遍,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质。认真调查这些现象,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歧路灯》的研究始于本世纪 2 0年代。80年的《歧路灯》研究大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二三十年代 ,孙楷第、冯友兰、郭绍虞、朱自清等著名学者就对李绿园的生平资料作了初步考证与整理 ,并肯定了《歧路灯》的价值 ;六七十年代 ,河南学者栾星致力于李绿园与《歧路灯》研究 ,成绩最突出 ;80年代 ,《歧路灯》研究曾形成了一个小高潮 ,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另外 ,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学术界自 80年代以来对《歧路灯》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歧路灯》和《儒林外史》三部小说同时创作于18世纪中叶,它们的语言分别代表了当时的北京话、中原官话和江准官话。通过对这些语料的同一语言现象的观察和描写,能发现和揭示当时的通语和方言成份及其演变轨迹。文章通过对予词的比较,揭示出这种格式中的通语和方言词汇的使用情况及其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9.
以清代长篇章回体小说<歧路灯>为样本,对它的词汇系统进行定性定量的统计分析和研究,包括词频、音节数量和词长的统计,这有助于了解汉语词汇发展历史,丰富汉语词汇研究的基础信息库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近代汉语白话词汇系统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歧路灯》的情节结构主要是围绕着谭绍闻的生活经历展开的,在这个中心人物之外,小说写了若干个大大小小的故事,但每个故事又都与谭绍闻有着直接的联系。这就形成了该小说独特的情节结构:以一个中心人物安排情节,采用“伏线千里”以及“穿插”、“结住”等手法来组织故事结构。这种新奇独特的没有落入传统写法的结构艺术,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是一个独创。  相似文献   

11.
《歧路灯》是清代河南人李绿园用河南方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它用当时口语写成,反映了18世纪河南方言的状况,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吃”族词语在书中使用范围广、频率高,分为三种类型:单纯词“吃”、由语素“吃”构成的合成词和由“吃”构成的熟语。单纯词“吃”语义丰富,组合灵活,兼容性强。由语素“吃”构成的合成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广泛。由“吃”构成的熟语使小说的语言通俗生动,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人们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2.
《歧路灯》中的巫翠姐身上固然有不少毛病,但优点也是有目共睹的,主要表现在:没有丝毫礼法观念,从语言、思想到行动都不受礼教的桎梏;心无芥蒂,性情爽快;心地善良。对巫翠姐性格成因的分析,可以发现蕴涵其中的深刻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歧路灯》这部小说把弘扬“孝道”作为了整部书的基调,作者的“孝道”与孔子、孟子的原始儒家“孝道”思想保持了很强的一致性,且与衰落反动的宋明理学之“忠孝”思想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这种对照表现出了作者对宋明理学的反思,从而使作品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角度考察了我国从"以农立国"到"统筹城乡发展"的发展道路转变.本文认为我国现代化的历史起点是"以农立国",这一基础性制度使我国在农业文明时代领先于世界.随着工业文明的崛起,"以农立国"的国家战略发生了变化,其变化经历了五个阶段,最后演化为"统筹城乡发展".这一国家发展战略,不是一时之策,具有长远价值,并会演化为规范意义的制度.为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必须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时代遗留的制度性障碍,推进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儿童照顾政策是日本应对日益加速的少子高龄化社会进程、提高社会成员生育意愿的重要环节。但"育儿支援新制度"、"幼保无偿化"等看似相当充裕的儿童照顾政策效果却未达预期:不仅新出生儿童数量没有实现增加,无法进入照顾机构的"待机儿童"也成为困扰日本政府与社会成员的新问题。由于日本儿童照顾体系中独特的保育所与幼儿园二元分立的历史构造,儿童照顾资源整合难度较大;更多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导致家庭能够提供的儿童照顾减少,各类儿童照顾政策的实施又拉动了潜在的儿童照顾需求。日本的经验表明,应对少子化危机、解决待机儿童难题需要在增加儿童照顾供给总量、提高政策普惠性与公平性的同时,调整儿童照顾机构使用时间与使用限制等供给结构,提高儿童照顾对于社会成员的可得性与可及性。  相似文献   

16.
引礼入律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色。礼、律的结合解决了中国古代那些单靠法律难以处理的纠纷。选择中国古代对于“为亲复仇”的法律处置为切入点,能够体现中国古代礼法是如何在冲突中相融合,并共同规范着古代社会秩序。同时,对这种模式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礼法结合的传统给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及法律的近代化转型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在路上”成为中国文学界的流行话语,它源于“垮掉的一代”(BG)作家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On the Road),其起源语境、语义与BG相关。小说中BG伙伴横穿美国,在路上酗酒、吸毒、滥交,反抗美国现存体制,体验主流文化之外另一种生活。他们为一种莫名的想望不知疲倦地奔走,在疯狂中感觉自我,所以“在路上”语义非常复杂。中国移植者将它从其起源语境中剥离出来,抽空其原义,对其作望文生义的理解,使其抽象化、普泛化,弱化了它对于中国文化建构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左传》叙事方式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究:第一,受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的时间观念的影响;第二,受《春秋》编年体例的直接影响;第三,受史官文化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观念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在新的世纪,研究"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原因,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一带一路"与文化产业结合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中医药文化也逐渐传播到了各个国家,而且在其他国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到文化、语言以及注册标准等各方面差异的影响,中医药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文章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促进中医药文化英语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