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7年8月,国家开始正式在5省市试点生源地信用国家助学贷款,其中风险补偿金机制曾经对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的推动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缓解了政府、银行和高校之间责任不对称的问题,作为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的现实选择,完善原有的风险补偿金机制,将会推进生源地信用国家助学贷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转嫁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风险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本职工作应该是培养学生和科学研究,虽然在国家助学贷款中,学校也是受益者,但毕竟是间接受益者,让学校承担独自违约的风险责任,对学校而言是不太公平的。因此,为了使高校不偏离正常的工作,转嫁高校的风险责任,使学校在助学贷款中更好的发挥中介作用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3.
一、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 1.高校财务缺乏系统的监控机制高等教育出资人主要是国家。国家是高校净资产的终极所有者,但国家并不要求偿还其提供的资产,也不要求分享经济上的利益,而是将这些资产交给高校自行经营和管理。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国家对其投资。但并不对其进行财务管理,造成了投资的所有者缺位。高校管理者独立行使法人权力。但并不承担具体的受托责任,导致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高校会计不进行成本核算,不计算损益,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财务管理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自杀责任治理结构存在着高校与学生及其家属关于责任分配的突出矛盾。基于高校与学生的特殊关系,高校对学生自杀风险存在合理注意义务,如因过失未能预见或未能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导致学生自杀,高校应分情况承担相应的民事过失责任、连带责任或补充责任。同时,当下大学生自杀的高校责任在责任主体、责任范围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出现了扩张化趋势。因此,有必要通过多种管理措施防控大学生自杀的潜在责任,通过高校内部的分担机制防控大学生自杀的现实责任,通过高校责任险对大学生自杀风险进行社会化化解,以更好地维护高校、学生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技术风险是由技术衍生出来的产物,而技术又是由技术主体发明、建构起来的,所以,从逻辑上讲,技术主体是技术风险的"制造者"。既然如此,技术主体就应该对技术风险承担相应伦理责任。在技术风险视域下,技术主体只有在技术活动中肩负起技术安全责任、风险评估责任、技术预见责任和生态责任等基本的伦理责任,才能更好、更加有效地规避、控制和减弱技术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低技术风险造成的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6.
高校扩张与隐性财政风险:机理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财政风险就是或有负债风险。自1999年起,我国开始出现高校扩张的热潮。高校的事业性及财政的本质决定了高校扩张中的风险最终将由政府承担。本文在具体分析高校热衷扩张的诱因、高校贷款风险向财政风险转化的途径以及高校扩张引致隐性财政风险的传导机制之后,提出政府应从严格控制高校的预算平衡、强化对高校贷款流程的监督、积极支持高校资金来源多元化三方面防范高校扩张中的隐性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的指导思想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已然成为国家机关的常态工作,并迅速在高校系统中推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引入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机制已势在必行。由此从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廉政风险的内涵出发,通过分析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廉政风险的存在类型和表现形式,提出防范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廉政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加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对于推动广西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有重大意义,针对当前广西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高校应完善廉政风险学习宣传教育制度,健全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建设一个包括廉政风险信息获取、风险防范、风险监控和风险处置的糜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高考是关系到每个考生前途命运的大事。从高考报名到高校录取的整个过 程,是一个交织着责任与义务、机遇与风险的过程,也是容易因出现差误而引起责任纠纷的 过程。一旦出现差误或纠纷,无论责任在招考办、考生或其毕业中学三者中的哪一方,于考 生而言,都是不能承受之重。差误或纠纷的风险谁承担?按照国家和省教育部门的有关规 定,哪个责任主体在其责任范围内出现错失则应由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此特别提醒考生 的是,因考生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差误或纠纷,风险及责任应由考生承担,各级招考办或中学 是“有限责任公司”,不能也不该承担相关责任。 树立风险意识,尽量不出非智力因素的差错,自己对自己的前途负责,是考生必须面对 的课题,也是我们编发这篇稿件的初衷。  相似文献   

10.
地市级高校按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运作凸显严重滞后困境,其原因为:地市级高校面临政府承担国家助学贷款的财政贴息、风险补偿金和组织协调职能的严重缺位;面临银行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纯经济利益原动力严重过度与社会公益职能严重缺失;面临自身认同心理仍然缺乏与办学实力的些许欠缺等劣势。其对策为构建政府宏观调控的相关职能框架,建立财政贴息与风险补偿金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奖励惩罚机制,大力构建诚信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知识、风险与大学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社会中,大学承担了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物化的功能。由于知识本身的不确定性,导致知识社会本身也是一个高风险的社会。因此,大学在知识社会化过程中应承当政治、社会责任,减少风险。  相似文献   

12.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WIL) is a risky busines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that WIL presents for universities cannot be achieved without taking on unavoidable legal risks. University lawyers are involved with managing the legal risks as part of their internal delivery of legal services to universities.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risks that potentially arise, so these can then be managed. A case study involving Australian university lawyers reveals the ‘program risks’ of WIL. Program risk is a type of legal risk that relates to the conduct of universities, host organisations and student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a WIL placement, as well as th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hat can expose the university to legal risk. The research findings may be applied by university lawyers, academic disciplines and university management to evaluate and improve risk management in WIL programs.  相似文献   

13.
大学组织文化失灵及教师在其建设中的作用与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作为一种知识机构和育人组织,具有自身的文化品性和运行逻辑,大学组织文化则是大学组织自身特性及内在品性的集中体现.但从我国目前的大学文化及大学精神的状况而言,它在某些方面出现了文化失灵现象.由此,作为大学主要组成部分并在大学运行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在充分认识自身任务和使命的基础上,从物质、精神和制度等层面重建大学的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爱与责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学发展观领航的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着丰富的爱与责任思想。进行大学生爱与责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坚持系统性和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爱与责任教育: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教育新理念;建立爱与责任教育的长效机制;强化教育者的爱和责任意识;让学生增加爱与责任意识;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整体互动的合力系统。  相似文献   

15.
大学理性失范是理性失范在大学这一特定系统的特殊表现,它根源于大学片面追求学术知识外在的经济与政治功用,而逐渐遗忘大学理性的本质功能与内在要求。就中国目前情况看,大学理性失范直接体现为大学行政化与企业化倾向,甚至可称为权力崇拜与市场崇拜。抽象一点说,现代大学正面临"官僚主义"与"经济主义"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的胁迫;而且,"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了大学的外在体征与内在特质。大学理性失范是现代大学变革与转型时期不可规避的张力,既代表了现代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理性秩序紊乱与道德规范失衡这一无法逃避的社会基本事实,实际上又是一种可以治愈的反常现象或病理表现。面对大学理性失范现状,更要求我们加倍重视大学理性研究中的元理性精神研究,包括对大学生活中理性自身及其合理性的不断追问、大学理性运转过程的检视以及对不同时期主导大学理性精神的必要反省。  相似文献   

16.
教学自主作为大学自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适性原则,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广为传播。教学自主是一项有限权利,与教学责任相伴生、相矛盾。教学自主与教学责任的失衡会阻碍大学教师教学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减小教学自主与教学责任之间的矛盾冲突,实现彼此关系的动态协调,是大学教学管理改革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听觉障碍学生阅读训练模式评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阅读训练是听觉障碍学生教育的重点内容 ,历来受到关注。本文介绍了要素式的阅读控制模式、强调环境作用的全语言阅读模式和关注个体特点的阅读互动补偿模式 ,并对三种模式进行了评介对比。结果发现三种模式各有优势 ,但以阅读互动补偿模式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制度性保障是大学社会责任履行机制的重要构成部分,然而当前我国大陆地区大学社会责任的制度设计与社会需求出现了严重的偏离。针对这一问题,在历史制度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南开大学与台湾高雄科技大学大学社会责任制度设计的差异塑造过程为例,揭示了大陆高校与台湾高校社会责任制度设计出现差异的深层原因。研究发现,观念差异导致了大陆与台湾高校社会责任定位的不同;参与主体差异导致了两地大学社会责任运作模式的不同;权力的不对称性差异使得两地大学社会责任的制度选择过程呈现为“顶层设计”与“多主体参与”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在此基础上,提炼了一些改善大陆大学社会责任制度化的意见,以期能够为促进我国大学社会责任的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