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从更赢善于观察和分析事物中受到启发。2.通过理解更赢说的一段话,继续进行分析自然段的训练。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3.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4.练习复述课文。教学直点:理解更赢的话,并联系全文体会他的分析为什么是正确的。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轻声读课文。要求:遇到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能通顺地读课文。2默读课文。要求: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能手”、“本事’”、“孤单失群”、“大吃一惊”等词语。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谁用箭射大雁?(更…  相似文献   

2.
[整体感知] 《惊弓之鸟》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赢,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说不用射箭,只拉一下弓,他就能让大雁掉下来.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大雁,一听到弦响它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 [理清层次]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先写更赢提出不用箭,只需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然后写更赢试了一下,大雁果然从半空里掉了下来;最后以环环相扣的分析,推断大雁掉下来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惊弓之鸟》(五年制第五册31课、六年制第五册27课)是一篇成语故事,它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教学中,可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比较课文。课文最后一段,是讲更赢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那只大雁射下来的原因。教学这段,可启发学生联系第一册课文《大雁》,回忆大雁合群飞行的特点: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同本文的“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进行比较。然后再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从而使学生明白更赢的本事不是只能拉一下弓把大雁射下来,而是经过细心观察,从大雁合群飞行的常规和“孤单失群”的异象分析中,找出使这只大雁自己掉下来的办法,进而理解本文的主旨。 (二)比较顺序。课文先写更赢把大雁射下来的  相似文献   

4.
一、“刺激”引期待,切入找文本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感到有了某种学习需要时,它就会成为一种刺激或驱动,进而引发相应的阅读期待,促使其努力地接近文本,探究文本,进行有关的学习活动。如《惊弓之鸟》是一篇蕴藏着深刻逻辑推理内涵的课文。教学时一位教师在学生通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当小警察,做小福尔摩斯去破一个案:更赢为什么只拉了一下弓,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破案当警察既  相似文献   

5.
《惊弓之鸟》的故事逻辑性很强,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教材。在教学中,我重点围绕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 更赢为什么能够不用箭把大雁射下来?2. 课文按怎样的思路安排内容的?3. “惊弓之鸟”这一成语怎样应用?我的做法是:一、通读课文,让学生熟悉故事内容。学生初渎课文以后,我就要求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相似文献   

6.
尺弓之鸟     
《双语学习》2009,(7):I0018-I0019
战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弓箭手名叫更赢。一天.魏王和更赢看到一群大雁飞过。更赢对魏王说:“陛下,我只拉弓不用箭就能射下一只大雁来。”魏王不信。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1. 熟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成语故事。2. 懂得更赢为什么能判定不用箭只拉弓就能射下大雁,训练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3. 学会生字,理解新词:魏国、能手、信不过、愈合、孤单失群。  相似文献   

8.
王建明 《四川教育》2006,(11):28-28
教师要全程参与学生的讨论.水到渠成地把讨论引向深入:一是趁热打铁。学生在取得一定的讨论成果后,总认为已经达成学习目标,在距探究的最佳效果仅一步之遥时就终止了讨论。此时教师应给予及时肯定并引导,以激发学生继续讨论的欲望。如在教学《惊弓之鸟》时,在引导学生讨论“更赢为什么能事先知道只拉弓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呢”这一问题时,我发现大部分的成员得出了“更赢知道这是只受过箭伤的大雁”的结论后,都停止了对这个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在教学《惊弓之鸟》时,结合讲解和学生回答,作了如下的板书: 本板书着眼于课文的思路和关键词语,揭示更赢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的过程以及更赢的拉弓、大雁听到弦声往高处飞最后掉下来的立体结构。这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导引作用,而且让学生明白更赢不  相似文献   

10.
我学习了《惊弓之鸟》这篇课文后,非常佩服更赢的聪明。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拿着气枪,正在林子里散步,想打几只大雁回去吃。正在这时,我发现一个身穿古装,背着弓和箭的人大模大样走了过来。我觉得他非常眼熟,忙跑过去一看,那人长得跟更赢一模一样。我问他:"你是更赢吗?"他点了点头。我又说:"听说你的本事很大,咱俩比试比试行吗?""好!"更赢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11.
第二课时一、说话训练,比较理解(老师指导学生齐读课文)师:(板书:更羸是手)“更羸是手”通吗?把“手”移后,加一个什么字就通了?生1:更羸是射手。生2:更羸是猎手。生3:更羸是能手。师:这三位同学都说对了。这里的“手”是什么意思?生:是“人”的意思。师:哪些词语中的“手”也是“人”的意思?(学生说了很多答案,有:歌手、选手、对手、枪手等。)师:(板书:更羸是……能手)谁能说得更具体些?生1:更羸是射箭能手。生2: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师:说到射箭能手,古代许多艺术作品里都写过,有一个叫…  相似文献   

12.
《惊弓之鸟》是一个成语故事,它蕴含着比较深刻的辩证思想,是向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教材.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以“奇”入境,激发学生思维好奇是儿童的特点,它会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探究问题.我在教学课文第一段时用设疑的方法,启发学生兴趣说:“射雁总是要用箭的,更羸为什么敢说,‘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他的根据是什么?”问题一提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我便让他们自己去读书、思索.过后,许多学生争着发言,有的说:“因为更羸是古时候有名的射箭能手.”“射箭能  相似文献   

13.
一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 揭题后,让学生轻声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要联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大体了解课文主要写谁用箭射大雁,他射箭的本事怎样(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明),理解“能手”的含义。2 初步理清课文脉络:更羸说,他不用箭,只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更羸果然有这样的本事———更羸为何有这样的本事。这条线索的中间部分是故事的主要情节,阅读时,可引导学生紧扣魏王所说的三句话,弄清其思想变化的线索:魏王怀疑更羸的话———见到事实,魏王大吃一惊———魏王追问其原…  相似文献   

14.
一、两处欠当的注释。给课文生词注释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词意,掌握词的用法,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那么,注释就不仅要说清词的本意,还要指出在课文中的用法。如不注释本意,只说明在课文中的用法,则应点明“这里是指……”,以免学生误会。《母亲》一课对“余裕”的注释是:“指充裕的时间”。“裕”本意是富裕、宽绰。  相似文献   

15.
惊弓之鸟     
异日者,更赢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赢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赢曰:“可。”  相似文献   

16.
一、抛开文体,随意解读文本教学中,从一篇课文教学的开始到结束,对文体不管不顾,一字不提该篇课文是什么文体,始终以“文章”称之。学生学完了课文尚不知是什么文体,只知学了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当前,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创新教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许多创新因素,我们可以挖掘利用,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凭借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惊弓之鸟》,可以抓住文中更赢不用箭只拉弦就射下大雁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更赢的本事不在于能射下大雁,而是知道它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进一步体会更赢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仔细观察,善于分析,并且果断地做出只拉弓,用弦响使大雁跌落的判断,这就是创新品质。二、凭借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18.
《惊弓之鸟》是一则成语故事,原意是说,一只受过伤的大雁听到拉弓的声音,就吓得从空中掉下来,后来比喻生活中的有些人受过惊吓后,只要遇到一点情况就吓得不得了。课文先写结果,再写原因,极大地调动了小孩子的阅读兴趣。为实现教路、学路、文章思路的和谐统一,我的教学程序如下。整体感知。根据“总—分—总”的教学思路,我抓住“你有这样的本事”和“真有这样的本事”两个问句,由果溯因,设置悬念,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细读更赢说的一段话,让学生掌握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重点讲读。加强段的训练,是…  相似文献   

19.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有一篇课文《剪枝的学问》。课文记叙了小作者在种桃能手王大伯的桃园里看王大伯剪枝.并了解了剪枝的原因.从中明白了“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相似文献   

20.
读一九九五年第二期《小学教学参考资料》黄焕勋写的《长文如何短教摭谈》(以下简称黄文),获益匪浅,他告诉了我们如何在短时间内讲授长篇课文的一些方法.文中所列四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遗憾的是,黄文的举例尚欠准确,影响了“长文短教”.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其一、关于对《手》(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九册)的设问问题.黄文中说,一青年教师上优质课,选择了“直奔中心”法教学,她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从破题入手,进行了一连串的提问,引导学生直奔中心:课文写的是谁的手?(陈秉正的手) 陈秉正的手是怎样的手?(劳动能手)为什么说陈秉正的手是劳动能手?”我们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这三问其实都不准确.第一问的启发因素太少,没有准确把握五年级学生的实际,学生不用跳,就是坐着也能摘到这个“桃子”.第二问本身问题不大,但答案是“劳动能手”就不妥了,问的是什么样的“手”,岂能答是怎样的“人”.第三问具有明显的逻辑错误,尤如“为什么你的脚是三好学生”这类问题一样,使人啼笑皆非.如此缺乏准确性的三问,怎么能“引导学生直奔中心”,进而“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