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几则适合农村乡镇学校的长凳趣味游戏,现介绍给大家,供同仁参考。游戏1(图1)准备:画一条起点线,起点线距第一条长凳的距离为5米,凳间距15米~2米,依次放6条长凳。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排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后,第一...  相似文献   

2.
“黄河·泰山”游戏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学体育课堂中,并深受学生们喜欢。但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进行此游戏时却只满足游戏本身,对其中的方法没有改变,这样下去,就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下面介绍一下“黄河·泰山”游戏的方法和改变。 一、“黄河·泰山”游戏方法 1.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面对面站立,相隔1米左右。一组为“黄河”一组为“泰山”。 2.教师站在活动区域外喊口令。如喊“黄河”,则黄河一组的学生后转身疾跑,相对应的泰山学生立刻追赶。反这亦然。 3.追赶时如果在一定距离内(距离教师自定)…  相似文献   

3.
深夜追捕     
游戏目的 :培养学生不怕苦 ,不畏难 ,团结协作 ,勇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游戏准备 :纱巾或手帕若干 ;游戏方法 :游戏者由2人组成 ,2人均需用纱巾蒙上眼睛 ,站在教室过道上 ,听到教师口令后 ,“小偷”顺过道快速逃走 ,“警察”先原地转三圈 ,然后开始追捕 ,直到追捕成功 ,游戏结束。游戏规则 :1 不得私自拆下或挪动纱巾 ;2 其他学生可给“警察”小声提示 ,但不得阻挡“小偷” ;3 禁止游戏者在座位处站、坐或蹲。教学建议 :学生熟悉规则后 ,可增设1~2组 ,在追捕的基础上 ,要摸认被逮人 ,认对了为胜 ,未认出的继续参与比赛。游戏…  相似文献   

4.
打沙包跑垒     
杨杰 《体育教学》2003,(2):55-55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经常有打沙包的活动。在此基础上,我把垒球的部分规则运用其中,增加一些新的规则方法,成了新编的游戏“打沙包跑垒”。此游戏在实践中深受学生喜爱,现介绍给大家。一、游戏目的1)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及灵活性和上肢力量。2)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和顽强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二、场地布置在平坦的场地上画一个跑道为1.2m的螺旋线,在最外线上设立4个等距离的防守区,其中第一防守区设立在距出口6m远的弧线外,垒包放在圆心处,如图所示。三、游戏器材1个沙包,1个40cm×40cm×5cm的垒包。四、游戏方法将…  相似文献   

5.
一、游戏目的1.发展手臂力量,提高投掷的准确性和体育锻炼的趣味性。2.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二、游戏准备1.拉罐桶或其它饮料瓶10个,2k实心球6~10个。2.在平坦的场地上划两条边长为10~15m、宽2.44m(利用田径场的跑道线)的球道线,底色用黄色或红色作为明显的标志,并在底线处划出1×lm放置保龄球的区域。见图1。三、游戏方法及规则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各成纵队站在起掷线后两侧,第一组点到名的同学手持实心球做好打保龄球的准备。见图2。游戏开始,第一名同学将球沿地图1图2…  相似文献   

6.
游戏目的:通过不同的情景设置,使学生利用跑、跳、爬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速度、弹跳、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学生优良的环保意识。 游戏器材:废矿泉水瓶、易拉罐、饮料盒 1.植树造林 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每人拿一个矿泉水。教师在每小组面对的跑道线上打上“植树”的点。游戏开始,第一个学生跑到第一个点上植下一棵“树”(把水瓶立稳)再向前跑,绕过标志杆返回击中第二人手掌,后面的学生依次进行,以最先植完“树”的小组为胜。 要求:植下的“树”要稳,不能倒。 建议:(1)学生也可在任何一…  相似文献   

7.
要杜绝游戏教学中的“偏食”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游戏教学时的“偏食”现象时有发生:即在一个游戏中,有的学生忙的不亦乐乎、乐此不疲,有的则在一边被“晾着”,坐冷板凳。如传统的“丢手绢”游戏,游戏练习时,有的学生可能出来跑了四五趟,有的学生可能一次也没跑过,只在那里可怜巴巴地坐着,无奈地给别人伴唱着“丢手绢”……长此以往,必将对这一部分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严重地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那么,为会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1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身体素质不同:一个班的学生中,有的身体素质好,有速度、有力量,并且灵敏协调;而还…  相似文献   

8.
点点新意:重视教材资源交流教学技巧(常用教材的教学技巧之八:前滚翻)一、游戏模仿引趣根据以前教学蹲撑前滚翻的反馈,我发现学生主要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蹬地无力。2.团身不紧。3.滚翻时不低头。4.滚动不连贯。针对以上的问题,我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游戏模仿法组织教学。如“大”、“小”字的游戏,解决蹬地无力问题。方法:教师说“大”,学生立刻跳起后两脚分开,两手侧平举站立,教师说“小”,学生立刻跳起后两脚并拢半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说过:“游戏比正经事都正经。”首都体育学院王文生教授也认为:“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的精神、创造的精神、探索的精神。学校体育教育更应该重新审视游戏因素在各种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的作用。”常见体育游戏,如“老鹰捉小鸡”“大鱼网”等,因为具有趣味性、易操作等特点,一直深受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喜爱。笔者就以“老鹰捉小鸡”游戏为案例,变换游戏名称、创新玩法对学生游戏参与、身心发展的影响(即游戏的教育性)进行教学实践,和各位专家、老师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搭桥过河”游戏目标: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上肢力量。游戏方法:学生2人一组前后站立,每组两个轮胎,游戏开始,学生A跳进第一个轮胎,学生B用最快的方式将第二个轮胎放到第一个轮胎前面,A再跳入第二个轮胎,依次进行,到达终点后A、B两人角色互换,看哪个组最先回到起点(图1)。  相似文献   

11.
许多体育教师片面地认为体育课的“放”与“收”,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放”学生自由地打球、打拳、自由地跑步或进行游戏等练习;“收”则是集中进行这些活动。实际上体育课的“放”与“收”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在体育课中有时可将其中一项作为活动的内容,有时则可几项结合进行。这样有“收,,有“放”、有多有少、单项跟多项结合,不仅在课的开始,并且在基本部分和放松活动也应如此。体育课教学过程中采用“放”的方法有:1.设点练习。选择学生容易掌握且动作的技术性不很强的若干个练习,设连续方便的地点为“点”,进行练习,不规定练习和轮换顺…  相似文献   

12.
信息速递     
游戏目的提高练习者的奔跑能力,培养练习者在紧急状态下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合作共事精神。游戏准备一块篮球场(或20平方米空地一块)、四条信息、四块砖。游戏方法1.游戏开始前(1)把练习者分成五人一组,分成若干组。(2)四条信息(分别写:时间———如“今天下午”;人物———如“王红”;地点———如:“在篮球场”;事件———如:“玩游戏”,字迹工整、清楚)分别放在篮球场的四个角,用砖压在下面,并编上1、2、3、4号。2.游戏开始时练习者当听到组织者的口令后,1号练习者从中圈跑向1号信…  相似文献   

13.
一、轰击碉堡 (一)场地器材:学生左右间隔1米围成一个直径10米左右的圆圈,中间用体操棒(或树枝)架成“碉堡”,指定3名学生进圈内作为“碉堡”守卫者。 (二)方法:游戏开始后,站在圆圈外的人用排球(或沙袋)投击“碉堡”。守卫者用身体和手脚将投掷物挡住,不让“碉堡”被“炸”。攻击者可以互相传球迷惑并调动守卫者,使之顾此失彼而击中“碉堡”。炸掉“碉堡”后,换另外3人担任守卫,游戏继续进行(图一)。 (三)规则 1.攻击者只准在原地用球攻击,不准进入圆圈。 2.3分钟后未炸掉“碉堡”,替换守卫者。 二、夹球…  相似文献   

14.
高云起 《游泳》2001,(1):36-36
水中“篮球”游戏简便有趣 ,集游戏与健体于一身 ,只需一个充气塑料球或橡皮球 (球胆亦可 ) ,一块齐腰深的干净沙底的天然水域或人工游戏场馆即可。参加游戏的队可以是2支 ,也可以更多。每队有“篮筐”一人、“投球手”、“护卫”及“溅水手”各若干名。裁判设1~2人。游戏成员的职能与分工 :“篮筐”的主要任务有两个 :1 .“接球”和“捞球” ,球进“篮”得1分。2 .偷袭其他队队员 ,将“敌”方队员变成本队队员。“投球手”的主要任务是将抢得的球投进本队“篮”里。“护卫”的任务是保证本队投球或“捞球”不受对方干扰以及干扰对方…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教学中依据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及课堂教学的需要,本人创编了丰富多彩的实心球游戏。现将介结给大家,供大家参考。1.头上传递实心球准备:实心球4个,场地一块。方法:将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队,各成一路纵队站立,游戏开始排头双手将实心球举至头项,第二位学生双手将球从第一人手中接过球依次往后传递,最先完成的队为胜。规则:(1)向后传递球的过程中不得转身。(2)不得从其它方向传递。注意:全体学生注意力集中,确保安全。建议:也可从后面向前传递实心球或体侧,胯下传递实心球。2.赶实心球接力赛准备:在平整场上划两和条间…  相似文献   

16.
超级搬运     
一、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身心。二、场地器材1.场地:边长为20m平整的空地。2.器材:实心球(软式排球)12~24个,通行证(自制纸质)。三、游戏方法(以20人为例)方法1.学生10人为一队,分为A、B两队,如附图1。a、b两圈(距10~15m)分别属于A、B两队,各队的排3、6、9学生分别拿一球,圈内放三个软式排球。游戏开始后,排头从对方圈内拿出一球递交排2,同时各队持球的队员也开始向后传递球到本队的圈内,如此重复。教…  相似文献   

17.
吴刚 《体育教学》2008,(8):110-110
一、指导思想 本课是依据“健康第一”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生心理、生理和认知规律等特点。采用多层次、多目标进行体育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合作的学习热情。选择和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用品来开展安全、有效及趣味性较强的游戏进行活动,使学生在学练的过程中达到“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创”的教学意图,充分享受体育游戏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一.游戏“回家” 1.游戏目标:培养学生快速反应能力,良好的控制能力,同时发展学生跳跃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 一、滚雷游戏目的:培养学生机智、灵活和快速躲闪能力。游戏准备:胶圈(比总人数多3只)场地如图1。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间隔站成圆形队(人站胶圈中),甲组先进大圈作目标。裁判发令后,乙组用第一个“滚雷”(指定的圈)。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教学中,为有效地提高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可以安排一些简单易行的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调节运动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一、弹钢琴:学生按上课队形站立,让学生1~7报数,也可用唱——“哆、来、咪、发、梭、拉、西”音乐,第一排第一个人报“1”或唱“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