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多年探索,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并未得到根本上的提升,与其外适性、职业性质量观指导下的行业企业的质量标准还有差距。归根结蒂,制度的僵滞与异化,成为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提升的桎梏。我国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制度束缚表现为高职院校过度依赖外部管理制度,缺乏探索质量规律的内生动力;政府制度安排不尽合理,提升质量的下位管理制度供给不足;高职院校内部制度设计者单一,不能全面反映质量标准。要改善办学质量的制度束缚,可以通过转变外部制度控制办学质量的方式、配套下位管理制度、完善制度文本来进行策略构建。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办学理念是结合其内外发展影响因素综合思考的战略性规划.文章从政策、市场和高校自身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因素,结合国外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方向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家治校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要重构办学理念并将之转化为办学行为。重构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着力点在于明晰高职院校的使命与目标,调整高职院校的质量评价主体,确立高职院校的利益相关方及其责任。推进高职院校办学理念转化的举措包括变革组织和制度,构建现代管理模式,构建开放性权力体系,健全学生和教师权益保障机制,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王莉 《教育导刊》2010,(2):56-58
缺乏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成为困扰高职教育发展的重大瓶颈。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利用高职教育的优势,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主要表现在目标定位、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其中,目标定位是基础,专业设置是关键,人才培养是重点。高职院校要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必须确立正确的高职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做到面向市场设置专业,面向就业培养人才,面向实践培养“双师”。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如何确立自身的办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乏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成为困扰高职教育发展的重大瓶颈。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利用高职教育的优势,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主要表现在目标定位、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其中,目标定位是基础,专业设置是关键,人才培养是重点。高职院校要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必须确立正确的高职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做到面向市场设置专业,面向就业培养人才,面向实践培养双师。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高职院校是随着中国经济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而兴起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它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这种教育形式要能够办出成效,切实服务社会发展,就必须有适切的办学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本文分析了办学理念的含义,提出了高职院校应有的办学理念以及办学理念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浅议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认为应从办学理念、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合作办学与合作教育、学习型组织、人才培养模式等五个方面入手来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面对教育国际化、市场全球化的趋势,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全力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在创高职特色品牌中,做了以下工作。 一、搭建特色质量的平台 创高职教育特色品牌,必须搭建一个特色质量平台。 1.创新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一所高职院校建院办学  相似文献   

9.
就业至上办学理念讨论,是基于大学功能两种哲学方法论的分歧与统一。民办高职院校具有一般大学的功能,而强调服务功能、以就业为导向,是现实社会对民办高职院校的时代要求,是民办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是民办高职院校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类型多样化的形式之一,是高职院校培养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受政府、高职院校、基层工作人员三重逻辑影响,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以3所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为研究对象开展多案例研究,研究发现,政府宏观层面的中外合作办学制度指导动员,高职院校中观层面的制度形构和重塑,基层工作人员微观层面的行动取向,三种制度逻辑共同作用于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任务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各重制度逻辑因势利导,最终实现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区域需求的多样性的中外合作办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