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光与阴影     
新年时,一个学生在电话中说:“老师,还记得那走廊上的阳光吗?”“记得,那是1997年吧。”“是,97年,我们高二……”那天,清晨到校,就接到学校通知,早自修时到操场上观看高一为迎“八运会”排练的团体操,我们年级被安排在实验楼的二、三、四楼观看。按一、二、三班各一楼  相似文献   

2.
一节很普通的晚自修,因为两次停电事件而变得与众{不同,但我心里仍然暗存着一种遐想:再来一次,好吗?在一节很普通的晚自修上,我正在看最有益的小说——历史教科书。突然,眼前一片漆黑,所有的光芒浓缩成一个小点瞬间消失,同时我们还听见了班里只用来收看C CTV新闻联播的电视机关机时发出的轻而有力的“卟”声——停电了!顷刻间,惊慌中又夹杂着幸灾乐祸的“噢”异口同声地蹦出来。伸手不见五指,我感到一股恐惧涌上心头,然而这时,一些同学的脸却突然变亮。聪明的他们在第一时间光明正大地拿出手机,查看信息也好,玩游戏也好,毕竟都为我们带来…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举手     
“要闯才会成功”这句话人人皆知。人生有许多第一次,只要你抓住每一个第一次,很好地把握它,你就可以获得成功。令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是——我第一次举手。那是我读一年级时,一次,区教育局领导来我校检查教学。HAONIANZUOWENFUDAO“领导来了!”我们班的“探子”来报信,教室顿时变  相似文献   

4.
焊板子 记得那是我生平第一次拿起电烙铁,手不住地颤抖,在电路板上的焊点如一个个小山包,紧张的样子倒是把自己给逗乐了.我在焊锡、烙铁、电阻、电容之间奋战了整整一个晚自修,全身都酸软了,正要向老师交差,旁边的一位提醒道:"老兄,你那板子,左右都焊反了."  相似文献   

5.
很多任课老师都说我们班是典型的“两面派”,老师在和老师不在是天壤之别;但据本人不完全统计,每天的早自修下课后我们班马上会演变为“三面派”:下课铃声响之前是“乖乖兔”(装模作样,服服帖帖),下课铃声响时是“大灰狼”(争先恐后,到处乱窜),而下课铃声响完之后迅速转变为“疯子”。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相识始于一次偶然. 4月的某一天,为了使考前复习更有效率,老师安排我们班和隔壁班同学交换座位. 于是我看着同桌拎着大包小包进军隔壁班,而他名正言顺地从隔壁班换来了我们班,坐在我旁边——第二组第一排靠右手边的那个位子. 他叫程安阳,我是看到他的考卷才知道他的名字的. 或许是我天生不爱与陌生人说话,而他似乎也一样,于是整个晚自修前两节课我们都没有和对方说一句话,直到第三节课—— "嗯,还有几分钟下课啊?"他突如其来的一问吓了我一跳.  相似文献   

7.
教育学生经常需要事先拟定一个教育方案,教育策划方案直接决定教育质量与进程。要给学生最好的教育就要拟定一个正确的教育方案。“虚拟班”是我校理科教研组为了更好地培养理科特长生,而策划的一个教育方案,它是一个“非行政班”———一个教室、一群理科特长生、几个理科教师利用晚自修授课或组织学生自学。目的是通过“虚拟班”让理科特长生创造性地开展学习,为发展理科特长生的个性特长提供机会、搭建平台。1组建“虚拟班”的背景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的原则,许多学校把学生按照学业水平分为不同层次的班级,所谓“重点班”、“普通班“、…  相似文献   

8.
我知道那芬芳的桃李就是园丁最殷实的财富,一句句深情的“老师好”就是授予教师最荣耀的称号!您愿做那片绿叶,用自己的青春年华、知识与才能以至于宝贵的生命去谱写教育事业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9.
一提起王老师,我们班一个个都会冒出这么一句:“王老师,神了!”第一次上课,王老师就说:“虽然我们是初次见面,但是,你们每个人的名字我都知道。”听到这里,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  相似文献   

10.
“李老师,我的手表丢了。“”李老师,我的钢笔不见了。“”李老师,我的钢笔也不见了。”星期六上午刚刚做完课间操回到办公室便有几位同学涌进来大声报告。“嗡”的一声,我的头猛得涨起来。我知道,这个学期最棘手、最头疼的事又一次出现了,这已经是我们班第三次出现同样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11.
王娟 《教书育人》2006,(12):55-55
本学期,我“捡”了个难啃的”馒头”——数控专业分流出来的一个毕业班。这个班的学生来自原来的三个数控班,成绩差而且行为习惯普遍不好。今天是开学第天,事情多而杂。晚自修到班级时,才发现工作中仍然有一些疏忽。  相似文献   

12.
观感     
去年夏天,我们书画班在劳动人民文化官举办过“景舜逸教学成果暨师生作品展”。以前我还曾跟景舜逸老师参观过多次大型的展览, 但这一次与以往不同,这次是在大学举办的展览。可能对别人看来很是普通,而对我这个没有上过大学的穷孩子来说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令人震憾的事情呀? 12月25日下午,景舜逸老师带领我们在北京自修大学举办了“我的成才在自修——北京青少年书法交流展”。  相似文献   

13.
涂鸦报     
我们正在晚自修,突然停电了,教室里一片漆(qi)黑,有的小朋友哇哇地叫了起来。我想,一定是电灯没吃饱,没力气发出亮光了。江苏省海门市少年宫实验部二(2)班陆俊菲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岁末,我有幸参加了由聊城市教委和《小学青年教师》编辑部主办的全国于永正、吴正宪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会上徐州外国语实验学校王晓虹老师执教的《掌声》一课,引得所有听课者啧啧称赞。王老师那精妙的设计、清晰流畅的表达、声情并茂的朗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王老师那一句接一句的“谢谢”,更令我难以忘怀。首先,我觉得王老师的“谢谢”创造了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孩子们,谢谢你们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来听课。今天第一次和你们见面,你们想跟我说点什么?”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一下子就把师生的心拉近了。“老…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学校,有一位小卖部的售货员,名叫赵淑华,我们都亲切地叫她“赵老师”。虽然她不教授某一门课程,也不是哪个班的班主任,更不是某一级领导,但我们大家都很敬佩她。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我们心中,她是一位不上讲台的好老师! 一、“我的责任是让学生满意!” 赵老师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那匆忙的身影和她亲切的笑脸,总伴随着那整洁的白大褂。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位做着平凡的服务工作的赵老师竟是北京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的毕业生呢? 一九八七年,赵老师作为老师调至我校,由于学校正在扩大规模和承接世界银行贷款,她服从工作需要,在校贷款办工作,后来又被临时借调到食堂做会计工作。这一“借调”,使她与服务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这样的“老师”。 赵老师有句口头禅:“我的责任是让学生满意!”她是  相似文献   

16.
我们班的任课教师就如树上的叶子一样,没有一片是相同的。我先拿出几片最典型的“叶子”让大家“观赏”一下。柳叶———雷老师初见雷老师,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瘦,一种弱不禁风的瘦,像柳叶能随风飘起来。而他上的物理课,我敢打包票———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他那生动形象的“手语”更是令人过目不忘。就说上一节物理课吧。那节课讲的是惯性。他做完小车实验后,忽然把两只竹枝似的手臂伸得老高,使那套与他极不相称的西服袖子滑落下来,露出里面黑白相见的衬衣袖子。接着他闭上眼睛,握着一个拳头缓缓地向着另一只手匀速直线运动,同…  相似文献   

17.
刘宏玲 《小学生》2010,(10):52-53
说起我们班的李洋,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在班级里自称“老大”:上课时打瞌睡,不认真听讲,老师提醒他,他问你一句“不要你管”;与同学相处,动不动就以拳头想见,  相似文献   

18.
同情     
十多年前,我供职于一所乡村中学。一次,陪我们校长去另一所乡中听课,开课的正是校长“高函班”(高等师范函授班)里的同学。课上得不怎么样,但礼节性的恭维还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下课之后我们校长也就随意地夸了他那同学几句。那老师堆着一脸谦卑的笑,一遍遍口头禅似的谦让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  相似文献   

19.
有趣的新生     
一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名叫潘鸿健。他很胖,胳膊和腿有点短,肚子圆圆的像皮球。我跟他成了好朋友。他是个大嗓门,喜欢说话,还爱起哄。有一次,老师正在上作文课。他的精彩发言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得意忘形了。老师说完一句话,他就接一句:“就是。”老师话音刚落,他又接一句:“对呀。”  相似文献   

20.
我班有个同学,姓乔名新宇,脸蛋圆如大苹果,眼睛虽不大,却总是滴溜溜直转。他的身体胖乎乎的,走起路来如同一只大熊猫。因为他太调皮了,所以,我们送他一个雅号——“皮王”。“皮王”太调皮了。课堂上,有时老师讲一句,他就咕噜咕噜地说上十句。老师走到他面前,他便装出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老师一转身,他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