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惩罚之所以与基础教育难以分离,就是因为它符合了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 饥饿,教人有组织地狩猎和按季节耕种;寒冷,教人去盖房和穿衣;冲突,教人尊重他人情感和权益;车祸,教人要遵守交通规则……正是为了让人们免受自然和社会的惩罚,教育才设立了种种学科。可见,惩罚是教育之“母”,是教育的“摇篮”! 教育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产物。惩罚教育可以使人类头脑不再“纯天然”,从而生活得更美好。 教罚并行,或者说教罚一体,是为教而罚,是以人为之“蛮”扫天然之蛮,是以学校之小罚替代自然和社会之大罚,是在弘扬文明!其实,连动…  相似文献   

2.
从人与的自然的视角解读《老人与海》,会发现人类在面对自然时处于进退维谷的窘境。这种境况表现为两种相互纠葛的矛盾:其一,人类依赖自然而生存,热爱自然,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但人类在利用自然时却由于所谓的自信,傲慢和贪婪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二。人类可以凭借武器、经验和智慧也许可以暂时改造自然,而自然规律的不可战胜和崇高使人类有深深的负罪感并最终被征服。至此,人类面对自然时的“乐观精神”的实质值得商榷,老人的人生不能被打败的哲学也成为悖论。  相似文献   

3.
哲学论域中的自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我或“我”曾一再成为哲学沉思的对象,孔子曾提出“四毋”的要求,从认识论上看,“毋我”含有消除主观成见之意;就价值观而言,“毋我”则意味着超越小我,道家对于“我”,也以有而无之为立场,道家的这种无已说,惟有联系其自然原则,才能得到较为具体的理解,相对于儒家对礼乐明的礼赞,道家更多地表现出崇尚自然的趋向,佛教所说的“我”,包括“人我”与“法我”,前与人的存在相联系,指作为个体的“我”,后则涉及人之外的一般对象,与之相应,无我亦包含“人无我”与“法无我”二重含义,相对于佛教,休谟通常所谓的“自我”,不过是相继的“知觉的集合体,或一束知觉”,作为实体的自我只是一种“虚构”,当自我被理解为“知觉的集合”时,它便推动了本体论上的实在性,从毋我、无我到质疑自我,对自我的消解和否定构成了其中共同的趋向,但作为具体的存在,自我既以意识与人格的综合统一为特点,又以感性生命为存在的前提;既有个体性规定,又包含着社会的内容;既经历了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又内含着时间中的绵延同一;在总体上表现为身与心、天与人、个体性与社会性、发展阶段与过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女娲补天》的美学价值王瑶在中国原始神话中,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她不仅“抟黄土作人”,而且“炼五色石以朴苍天”。①为了使世界充满蓬勃的生气,以便有与自然足以抗衡的力量,她创造了人类;为了使人类摆脱肆虐的自然的威胁,给人类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她又...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人的自然观中,最和谐的形式是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园,其理想模式是男耕女织。自六朝人发现自然山水后,改变了以家园为精神寄托之所的自然观,开始以审美的态度关注自然。人类的进步是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全面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事件发生在工业时代。当“人类中心论”和“科学至上”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时,它也在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科学理念的支配下,自然变成了“明的野蛮”的索取对象。为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海德格尔提出了“诗意地居住”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孙华玮 《现代语文》2007,(3):122-123
中国传统化认为,自然界具有着无限的生命意义,它不仅是一切生命之源,而且是人类价值之源。不仅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所在,更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的学理论家大都推崇艺术的自然本色美。老子以“道”为最高的哲学美学范畴,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命题。《周易》亦云:“夫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些字都是对“小包”的卅美特性的描述。继老子开启的“自然本色”论之后,汉代的《淮南子·说林训》也提出了“白玉不琢,美珠不”的美学主张;唐代皎然把“至丽而自然”“至苦而无迹”视为诗歌六种“至境”的两种;司空图则把“冲淡”“自然”列为诗歌二十四种品格的两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作为人类精神探寻印记的传记文学,不应只是以往材料的简单堆积,它应“彰善瘅恶”,加强其人文主体性,即作为人类理性与社会良知之代表的对社会、对人生、对人性的关注、批判和超越意识;另外,传记文学与当代生活密不可分,它蕴含着当代思想,又具有“乌托邦”之价值。柳虬的史传理论在这两方面具有先导之功。  相似文献   

8.
大树的儿子     
“自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又是一个时尚的话题。说它“永恒”,是因为自有人类那天起,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与自然永恒的对话交流,就在伟大的自然那里寻求智慧、灵感和力量;说它“时尚”,是在普遍浮躁、功利的今天,自然仍永恒地抚慰、庇护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以纯净的心灵阅读自然吧!看山川草木,闻鸟语花香,看蓝天上云卷云舒,听山间小溪潺潺;在静寂或喧闹中,  相似文献   

9.
本体问题是中西哲学始终关注的焦点,《易传》作者继承前贤成果,对易道本体问题进行了独到阐述,将世界的本质、万物的根源归为“易”或易道,并认为“易”道内涵阴阳、流变不息;为形上之道、范围天地、曲成万物,“寂然不动、恒久存在”;“易”道“易简”不繁、顺适畅达。就人的思维水平而言,它是继老子之后,人类思维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而且,《易传》关于易道本体的思想以《易经》框架结构为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个包括天道、地道、人道在内的关于自然和社会普遍规律的哲学思想体系,为易学义理学派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赵鸣歧 《上海教育》2010,(14):42-43
我国古人将“和谐”作为处理人类与自然、人与人或人与社会、人的身体与人的精神等关系的理想范式,从而使之成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普遍原理。 中国所获得的国际地位要求中国有一种能够“平天下”的智慧,能够以一种更具有全球化意义的传统和理念来影响世界。而这都需要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认识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与扬弃。  相似文献   

11.
书与读书     
书,它记载着人和自然斗争的宝贵经验,记载着人们对科学的探索和成就,也记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书,历史上曾经有多少名人为它赞美,赋予“人们精神之粮食”、“全世界的营养品”、“人类进步的阶梯”等优美称号。  相似文献   

12.
“何谓公平?”,实际上它含有两重追问:问“什么是公平”,这可以说是对公平的本质进行追问;二是追问“怎样才是公平的”,说的是对公平的衡量进行追问。公平是什么?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而为了使征服、改造自然的活动得以进行,人又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组织  相似文献   

13.
从李约瑟与史华兹的作品来看,两人提出的共同议题主要在于老子的“自然”观是否可与西方之科学的自然主义寻获共通性。由此而展开如下的议题:1.道家之“道”,李约瑟认为有如希腊哲学中Heracletus(赫拉克利特)的主宰(logos),史华兹却以为中国思想中不存在化约主义(reductionism)的倾向;2.“自然”的统一性和自发性;3.道家对自然之态度及其科学观察之心理一“静心”,李约瑟认为可与希腊Epicurean(伊比鸠鲁)和Democritus(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观念相提并论;史华兹则以为“静心”虽可与科学家处理自然的态度共同使用,但事实上并不能提供任何有力的证据,说明老子从事“自然的观察”或“科学的探究”。而史华兹除了以多元的角度来反思李约瑟的观点,又提及老子的二元对立说可与希腊哲学中Anaximander(阿那克西曼德)与Heracleitus(赫拉克利特)的二元辩证法作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一、数学的文化价值观、教育观   数学是一种文化。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相对自然界而言的,是指人类一切活动所创造的非自然的事物和对象。狭义的文化,则是指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特的而又自成体系的一种文化形态。它以认识自然 (宇宙的秩序、结构 )和认识人类自己为最高的永恒的主题 (研究对象 );它以量化模式为形态,以理性探索为根本特征,以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思想事物”为成果形式 (存在表现方式 );它处于人类智能的中心,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以理性思维对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5.
一、对马克思“人化自然”理论的再认识 美学界对未加工的自然的美有着不同的看法,这由来已久。不少研究自然美的同志都非常重视对《手稿》进行研究,并以为要科学地阐明自然美的问题,必须联系马克思关于“自然的人化”的思想,从自然与人的关系上去寻找答案。 但笔者以为,有些美学家对“人化自然”理论的把握有时还欠全面。 所谓“人化”,指的是人类通过自身的劳动改造自然,使之成为人类生存发展服务的对象。这里所说的人类劳动,应指广义的生产实践,它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因此,“自然的人化”或“人化自然”应该包括人类改造对象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物质结果和精神结果,离开后者谈“劳动创造美”是很容易走向片面  相似文献   

16.
第一节 抒情散文 文体简说     所有文体中,最随心所欲、丰富多彩却又写真事、重实录的大概就是散文了。她如同灵巧无比的心灵之手,既可以“大题小做”,纳须弥于芥子,更可以“小题大做”,从一粒砂看世界;它崇尚生活的真实,又浸透着作者的个性与情感;它呈现一派自由自然之美,又有“神”在其中游走主宰。   散文概念由来已久,其内涵也几经变迁。今天的散文指的是截取生活片断或捕捉作者瞬间感受,采用文艺的笔法,重视感情的抒发,篇幅一般不长,形式自由灵活,语言不受韵律约束,强调真实感受的表达的一种文学体裁。   散文…  相似文献   

17.
镜子     
艾青 《学语文》2005,(7):50-51
“哲”者,智也;“理”者,道理、事理也;“哲理”就是睿智洞照之人事与自然之理。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的诗便是哲理诗。一些含道应物、迁想妙得的哲理诗,其本身就是诗人触物生情、寓理于形或融理入情的产物,是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睿智地思索和深刻地体察的结果。它往往是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熔铸一体,来服人以理、动人以情的。  相似文献   

18.
宗教艺术总要创造这样那样的神以及圣人形象。这些神的形象,并不是人们的随意创造,而恰恰是人本身形象与品质的折射,是人们所向往的理想人格的反映。费尔巴哈在论宗教本质时曾多次提出:上帝的本质其实就是人的本质。他说:“人之对象,不外就是他的成为对象的本质。人怎样思维、怎么主张,他的上帝也就怎么思维和主张;人有多大的价值,他的上帝就也有这么大的价值,决不会再多一些。上帝之意识,就是人之自我意识;上帝之认识.就是人之自我认识。”“因此,宗教艺术中的神的创造,极其深刻地反映出人类在自然困境与社会困境中的忧患意…  相似文献   

19.
“人化自然”与人类"人化自然"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人的智力、体力外化、物化的结果。"人化自然"一方面是自然的人化,另一方面又是人的自然化,因而它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虽然如此,但从主体性的角度看,"人化自然"本质上是属人的。因此我们说"人化自然"...  相似文献   

20.
老子之“道”既是万物的本源,又是自然的规律。人虽为万物之灵,有“参赞天地之化育”之能,但仍在自然之中。和谐是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法则。要求得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类活动就必须因循自然本性,以“无”违自然规律之“为”,去达到“无不为”的目的。在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危及人类生存的今天,老子这一从自然中获得解决社会人生问题的生态思想,便愈发凸显出其特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