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在根植于生本教学的基础上推进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落实,要有效摒弃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忽视语言文字基础性和技能性、忽视语言文字训练、弱化学生自主学习语言文字、过分强化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而忽视语言文字基础累积掌握等各种问题。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建构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方法,科学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的“两个过程”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樊晓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性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还要指导学生掌握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激励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李建生 《云南教育》2007,(11S):41-4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实质是教师引导学生将书面材料提供的信息与他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整合,从而构建新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见微知著地引导学生采集文本中的语言信息,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使语言文字在他们头脑里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画面,然后借助形象感悟进行理性提升,领悟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义,品味其情感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情达意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的读懂课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内容,懂得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这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二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认识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规律和方法,懂得“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是阅读教学的终点。围绕这…  相似文献   

5.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体会,然后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赋予文字以生机和活力,无论是读者还是听者都感受到文中所表述的事物仿佛跃然再现,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读中感悟是关键的一步,即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和激励下,用心去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感受语言文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继而使阅读入情入境,达到声情并茂的地步。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内化读书效果的过程。下面结合第三册《春风》一课,浅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书的体会。一、在初读中感悟我在教学…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基本功的训练,课堂练笔则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然而,有的教师却认为在课堂上插入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角"。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教学教学,有"教"才有"学",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二者都很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完全可以从一些角度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一、关键词,让学生学得"有味"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就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和运用上。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小学语文尤其是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阅读中的感悟只有通过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使学生有所感、有所悟。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品读、激发想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证明:文本对话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学生在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咬定文本不放松,立根原在对话中,这样,才能呈现阅读课的精彩。一、咬定文本不放松——紧扣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的根。如果语文教学偏离了语言训练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教育评论》2007,(5):141-14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在阅读教学中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情感的源头在文本之中,对学生最有诱惑力的应该是语言文字。文本的价值取向,是学生在阅读中重点探究的问题。教师要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去感悟语言,培养语感,领悟情感,发展思维,体现工具性和人  相似文献   

11.
<正>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从语言文字中建构意义的策略。换个角度来看,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生成和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相关、与文本适切、超出自己现有认知能力的问题,是“学会学习”的重要表征。生成问题的主体是学生,引导学生生成问题是阅读指导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黄可椿 《成才之路》2021,(11):48-49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语用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深入解读文本,善于从文本中挖掘语用训练点,引导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中习得语言,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言转换训练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以诸多形式的动态转换为凭借的语言训练。加强语言转换训练的研究和运用,对于促进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是颇为重要的。这是因为,包括创新教育在内的阅读教学中的一切教学,都必须指向于学生听读理解、读写表达能力的培养,否则,创新和创造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也曾说过:“小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一个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通过文本对话,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提升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亲密对话.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语言文字,提高审美情趣,提升道德情操,从而丰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5.
目前,尽管教、科研单位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并为之努力,可是阅读教学仍未彻底走出窠臼,尤其是农村学校。阅读教学的训练过程大多依然是师生谈话的过程,是教师按照一定顺序将事先精心设计好的问题逐一提出来,让学生从书中寻找答案的过程。总之,这种训练过程是以教师提问为主线的。这种训练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即说的能力,却严重忽视了读写能力的培养,而阅读教学的主产品却恰恰是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读(理解书面语言)写(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能力。这种训练形式的弊端还表现在:教师的自我表…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阅读教学与审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有文学就有美学,文因美存。阅读课虽没有音乐、美术课那么直感,但它却能赋予审美教育更为广阔的天地。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在阅读教学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7.
朗读指导方法谈李建成一、设计问题——指导读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一方面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要想达到上述目的,教师在指导朗读时,首先要让...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王玉梅一、把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结合起来就“训练”而言,“训”是针对教师,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训”;“练”是针对学生,学生的反复实践过程就是“练”。教师的讲是手段,而学生的做、读、说、写,即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  相似文献   

19.
阅读课程是一项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性、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领学生抓住文章的精彩内容,品味其中的语言文字,让学生从字、词、句等方面,感受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品读其中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实质是教师引导学生将书面材料提供的信息与他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整合,从而构建新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见微知著地引导学生采集文本中的语言信息,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使语言文字在他们头脑里形成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