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出版系统内部出版社、新华书店、印刷厂相互分离,形成各自独立的三个部分。出版社负责编辑稿件,印刷厂负责印刷,新华书店负责销售。在这三个部分中,出版社是核心,书店、印刷厂分别通过经济合同的形式和出版社发生联系。这种三权分立的出版观念我们称之为小出版观念,它与过去我国出版业技术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商品意识不强,以及整个体制对出版业管理过多过死的状况是相适应的。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出版系统内部遇到的矛盾已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重要。目  相似文献   

2.
读到一则出国进修人员座谈出版改革的摘要,说是在日本,出版社的体制与机构设置是编辑与发行两大块并重,编辑与发行的人数是一比一,起主导作用的是贩卖部门;又说在日本,社长多出自发行部门,这几乎是惯例。 可是,读读日本人自己写的书,却像是麻花不叫麻花——满拧。如1994年10月印行的《报纸·电视·出版的构造》,植田康夫在书中谈出版现状,有云:“与编辑部相比,营业部的工作总是被视为附属,这种倾向在出版社历来很严重。”植田,以前是《读书人》周报的主编,现为大学教授,讲授出版论,同时任日本出版学会副会长、日本新闻学会理事。日语的“营业”二字相当于我们说的发行或销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实现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图书出版业必将进行重组和变革,以便完成与国际出版业的接轨。虽然我国目前的图书出版管理仍然很严格,但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在入世一年后将有步骤地对外开放图书零售业务,入世三年后将全面放开图书的批发业务。这对我国各出版社来说意味着将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从目前我国大部分出版社的分工上来说,图书的营销应该是发行部门的事。在计划经济时代,即使是发行部门,对市场营销也重视不够,更谈不上编辑人员市场营销观念的培养了。随着我国图书出版业改  相似文献   

4.
虽然日本是在一个以日语环境为中心,以日本列岛为范围的相对较小且封闭的文化圈内,但是无论从出版物的发行数量、种类还是销售收入来说,日本出版业都处于世界的前列。日本出版业在产业结构、流通体制上与欧美等国的出版业相比,也具有其独自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出版业中的大型企业的垄断性地位及产业结构的两极化发展。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日本出版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时,首先必须面对的是绝大多数出版企业不愿公开经营状况这一事实。在日本,出版社并不像报社那样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员,也不像广播电视行业那样是属于政府管制的行业并有…  相似文献   

5.
毋庸讳言,出版社发行部门观念滞后、队伍文化与综合素质较低,已经成为出版产业发展的一个掣肘。出版社的发行工作基本等同于卖书。因此,人员的文化程度、知识构成并不受重视,与对编辑队伍人才培养投入相比,发行队伍建设问题显得相当急迫。 观念转换是第一重要的。现在,听到较多的议论是要将营销引入发行,或者说,使发行的概念逐步向营销观念转化。那么,发行与营销最重  相似文献   

6.
编辑是出版业的灵魂,在出版社的结构框架中,编辑起着新产品的开发与策划加工的作用,仿佛公司里的科技部门,是出版产业的中枢。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市场面临着来自各种观念与实体的严峻挑战的情形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编辑?编辑的职能必须作何调整才能适应新的社会形态与市场形态的需要?在坚不可摧的买方市场面前,出版市场已不再是一方净土式的孤岛;别的市场所出现的不公平竞争以及假冒  相似文献   

7.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是整个出版产业未来最为重要的趋势之一。在转型过程中,出版企业的机构改革和编辑流程已经走在了前面,数字出版部门纷纷成立,数字化编辑流程纷纷上马,但发行人员乃至发行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却被忽略了。文章从发行人员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入手,提醒出版企业不可忽略出版产业链条中发行人员这个最大群体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在出版产业化的大环境下,处于出版业中心环节的编辑工作与以往相比,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编辑人员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等都面临着新的挑战.编辑人员的胜任力成为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影响出版企业生产经营成败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研究和探讨编辑胜任力的构成和建设,将会为出版社开发、利用编辑人才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引导编辑适应出版社的产业发展、成功实现转型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9.
编辑室是出版社内编辑人员组成的基层单位,而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编辑室是从事出版社中心工作的基层单位,是出版社内关键的基本工作单位。编辑室工作是出版社工作的基础.也是整个出版业的基础,我国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建筑在编辑室工作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出版改革正向纵深发展的形势下 ,强化编辑的市场经济意识 ,并且使编辑的市场意识渗透到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 ,是深化出版改革的关键。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编辑职能的逐步深化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书籍的出版、印刷、发行是由出版社、印刷厂和书店分工负责 ,各成系统 ;在这种体制下 ,出版社主要是文化宣传的事业单位 ,不是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出版社的营销活动 ,如出书分工、出书任务、书籍定价、发行折扣等 ,都是按计划和行政规定进行的。书籍的编辑过程从选题开始 ,经过组稿、审稿、加工 ,到发稿、看样便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编发互动的概念,以及编辑和发行人员可以在哪些出版环节进行互动,如何进行有效互动等,并总结了编发互动带来的好处。美国纽约大学出版研究中心主任罗伯特曾经把出版比作自行车,前轮是编辑人员,后轮是发行人员。这个比喻形象地说出了编辑与发行人员的关系:图书出版需要编辑人员和发行人员一起努力,互动互助,才能共同前进,推动图书出版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很多图书出版社编辑部门  相似文献   

12.
“九五”期间,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在出版业实施全国出版管理网络建设,即所谓的“金版工程”。这一全行业网络化,是一场出版产业的革命。它将改变传统的图书出版运行机制,提高编辑、印刷、发行以及出版管理的工作效率,为出版行业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因此,有条件的出版社要积极做好建网的规划工作,争取早日实现出版管理与信息综合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13.
耿晓鹏 《出版广角》2012,(10):61-63
20世纪80年代,我国图书出版业开始转型,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编、印、发"为基本环节的图书出版业在市场化进程中活力不足。在这种产业转型背景下,民营图书出版业出现并首先进入图书发行环节,尔后活跃于发行环节的一些民营书商适时渗透到出版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出版社与民营公司的"合作出版"是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书业发生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我国图书出版产业格局当中一对重要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我国的出版管理水平,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出版管理人才,2000年夏天,新闻出版署组织全国部分出版社管理人员,赴美参加了纽约大学出版中心主办的出版管理研讨班。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研讨,现将学习中的一些关于市场营销方面的体会草成此文,并略陈拙见,敬请出版界同仁指正。 市场营销(Marketing)是指促使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策略与特殊技巧。市场营销在诸多产业中已广泛运用,但目前我国的出版业中却极少涉及或相对滞后,这与出版社的产业化程度不够有关。在美国,出版业同其他产业一样,没有什么差别或特殊性,在出版产业的整个…  相似文献   

15.
集团化:集约化经营实现1加1大于2《中国出版》:以2009年8月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为标志,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进入纵深发展阶段。今年,新闻出版总署要求进一步推进出版业改革发展的步伐。作为我国出版行业的国家队,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在改革中扮演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图书出版物是商品”这一观念已经深入到每一个编辑的头脑之中。我国出版界几乎所有编辑都已经认识到图书出版市场对于出版社和编辑自己意味着什么?因此,越来越多的编辑开始研究市场,试图顺应市场的发展趋势来指导、组织编辑工作。可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大多数编辑还只能着眼于国内的图书出版市场,还没有能力跟踪国际图书出版业的发展趋势,更少有编辑能够把自己编辑的出版物推向国际市场。1886年,由法国大文豪雨果倡导的《保护文学和艺术的伯尔尼公约》在瑞士正式签署。这标志着世界性的版权贸易开始出现。狭义的版权贸易一…  相似文献   

17.
以小学馆社长相贺彻夫为团长的日本出版代表团于今年七月十日至二十三日访问我国。在该团参观访问过程中,我们通过个别交谈,了解到日本出版界的一些情况,现整理如下,供同志们参考。日本出版社如何招聘编辑人员为了不断地补充新生力量,日本各出版社每年都通过报纸刊登广告招聘职工,一般每次招二至六名。由于日本出版业的待遇比其他企业优厚,编辑人员的社会地位也高,因此每年都有上千名大学生和青年报名应考。据称,  相似文献   

18.
考察世界各国出版业的发展状况,可以发现一个惊人的雷同现象,出版业呈现严重的地理性聚集.例如,伦敦拥有1850个出版企业和7000个学术杂志社;东京拥有全日本4400多家出版社中的3400多家,占全日本出版社总数的78%;美国18%的出版产业从业人员工作居住在纽约市.  相似文献   

19.
教材是使用最普遍的教学媒体,是联系教育与出版的纽带。从现代出版业诞生之日起,它就是重要的出版物。在我国,教材还为出版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支撑着出版业的半壁江山。 但是长期以来,教材编辑的角色定位问题,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大多数刚刚接触教材出版的出版社,沿用“选题-组稿-审稿-加工-装帧设计-编后工作和印制发行”的传统编辑  相似文献   

20.
当前,许多出版社逐渐完成了出版体制的改革,由计划经济下的事业单位转变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出版企业.为此,处在改革大潮中的编辑人员要尽快走出改革带来的阵痛,及时更新、转变自己的编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