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鬼才”芥川龙之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芥川龙之介是一位颇具思想深度和创作才华的作家,他那精妙的短篇小说,技巧纯熟,构思奇特,语言简练,情节引人入胜,因此在日本文坛上素有“鬼才”的称号。﹃鬼才﹄芥川龙之介赵富森芥川从1915年开始发表作品,到1927年逝世的12年间总共写了148篇小说。由...  相似文献   

2.
出身和童年时代 1892年,在东京经营牛奶业的新原敏三家,降生了一个婴儿,这个婴儿由于是辰年辰月辰日辰时生,遂起名龙之介。龙之介的生母芥川福子,是芥川俊清的四女儿,她身材苗条,相貌秀美,生性懦弱。出于对长女夭折的内疚,又加龙之介降生正值她的“大厄”之年,因而精神抑郁。从儿子降生约九个月时起,就患了稳静型的精神病。为了休养,她回到了娘家。从1892到1902年的十年当中,母亲那副活僵尸似的样子,使龙之介自幼开始滋生了一种恐怖的心理。芥川家几代人都是掌管“茶道”的官吏,在宫中服务。舅父芥川道章(后为龙之介的养父),曾任东京府土木课长。舅母俦子是江户末期名人细木香以的外甥女。这个家庭喜好文学、美术,全家  相似文献   

3.
许顺湛 《寻根》2000,(1):27-36
这里说的古代民族,实际包括一些尚未形成民族的族团,因为它们都是后代民族形成的基础,可以看到龙化源远流长前后承袭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据传中国最早纪年为黄帝所定,即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对应。六十年一循环,公元2012年为壬辰年,亦称龙年。虽中、西方均有"龙",其外表貌似相近,皆由蛇演变而来,但其性质与内含差异颇大。窃以为,若将中西"龙"等同视之,极为荒唐。如2006年12月初,上海滩刮起"弃龙(long)"风波。按西方龙(dragon)说法,框范东方,欲将中华龙(long)废除,塑造新形象标志,引起强烈反对而不了了之。而将中华龙  相似文献   

5.
回眸龙文化     
张竹筠 《寻根》2002,(2):4-9
在中国化中,龙的足迹无所不在。毫不夸张地说,龙化构成了中国化的底蕴和主质。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很多人对龙化的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其说是由于人们化修养导致的视野狭窄,倒不如说龙化本身就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博大精深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姓氏谱系与中国文化之根王泉根统一性和连续性是中国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本文拟从人人皆有、代代不绝并内化、积淀、渗透于每一个中国人心理深处的姓氏符号作为切入点,来考察这一特征,以期在日常习见习知之事物中发现社会民族的特点,觇知中国文化的生动内涵。全世界的...  相似文献   

7.
8.
5月的汉城,春天的气息还有几分羞涩,尚无和煦之感,而丝丝细雨飘飘洒洒,仿佛应了“虎行风,龙行雨”的古谚,为北京舞龙艺术团的出行营造天时。 应韩国汉城市政府邀请,北京市顺义区组派绿港小天使艺术团舞龙队,赴汉城参加“Hi2004汉城节”。 37名演职员抵达汉城后的首场演出,是在“中国龙王”王玉玺的带领下,在汉城广场进行的。演职员们在有限的场地上游刃有余。与 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演员的民俗表演队、仪仗队、拉拉队、鼓乐队等,在汉城大学路进行盛装表演。只见金色的龙头腾空而起,宛如蛟龙,横天出世,时而盘旋,时而翻飞,尽显神奇;而…  相似文献   

9.
被人们称为“中国西部龙”的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金沙江化是长江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息在金沙江流域的各族人民不仅创造和保存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化,而且都认同是“龙的传人”,有着悠久的龙崇拜(包括蛇、鱼、马等灵物崇拜)的传统习俗。金沙江流域自古盛产黄金,所以又被称为“中国西部金龙”。同属于古蜀明不同阶段的三星堆遗址与金沙村遗址先后出土了极其丰富的黄金器物。过去,其来源被认为是一个谜。深入开展金沙江化研究,也许能为解开“黄金来源之谜”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刘光前 《寻根》2005,(4):62-69
海南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是远古百越的南越支系。大约在中原殷周之际,黎族先民就已经劳动生息在海南岛上,并且遍布全岛。黎族纺织的历史非常悠久,其“广幅布”早在公元前1世纪就已经载入史册。黎族妇女用彩线挈花织成的黎锦,  相似文献   

11.
朱乃诚 《寻根》2010,(3):22-30
<正>龙,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有着广泛的流传。在汉代,就已将龙与炎帝、黄帝、天子等联系起来。在先秦文献中也有许多文献记载着龙的故事。但大家一直认为,古代对龙的各种记载,是一种传说。然而,2004年经考古发掘清理后辨认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只要中华民族在,中华人文精神就有延续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但是,文化精神也有衰落的可能。为什么中国文化得以长期延续?这就不能不谈及文化中国。中华文化与文化中国有密切的关联。文化中国的资源是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独特的文化观以及中华物质、制度和精神文明等遗产,其本质内容无疑在于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华文明理念及其赖以传承的心理基础。所谓心理基础,指的是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抱有坚定而积极的认同信念。所谓认同,就是共同崇尚和热爱中华文化,也包括研究中华文化,维护中华文化,发展中华文化。所谓中华文化,包括中国原创性的文化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多元民族文化交融产生的文化,其中有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改造。需要注意的是,中华文化不是僵死的名物制度和封存于博物馆中的文明,而是指活生生的、不断发展的文化生命。  相似文献   

13.
龙的实质和龙文化的起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小盾 《寻根》2000,(1):17-26
龙的原型有五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一是扬子鳄说。主要理由是早期龙形象多为巨头宽吻,身上有方形纹理,同扬子鳄的生理特点一致。二是蜥蜴说。这一说法强调了龙的再生和富于变化的特点。三是祖型多元说,即说龙的祖型有鱼龙、鳄龙、猪龙、马龙、牛龙、雷龙、云龙、鸟龙、熊龙、龟龙、蜥蜴龙等多种。四是历史形态说,主张不同的龙形象属于不同时代。五是心理结构模式说,认为龙的原型是一种状态、一种意象,由人类早年的记忆积淀而成。  相似文献   

14.
赵明 《华夏文化》2012,(1):29-31
2012年是中国的龙年。“龙”是汉民族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而虚构出来的动物形象。《说文解字》:“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龙”的出现,一开始往往与水有关,龙在商代是卜问天气晴雨状况的重要事物,  相似文献   

15.
龙:一种新的解释──读《中国图腾文化》莲子《中国图腾文化》何星亮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406页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与龙有关的神话传说和崇拜习俗,但唯独中国被称为“龙的故乡”或“龙的国家”,只有中国人被誉为“龙的传人’域“龙的子孙”。然而,在龙的研究方...  相似文献   

16.
平凡 《华夏文化》2005,(4):43-44
中国的茶及茶文化,从一产生就浸淫着道教思想,与“道”结下不解之缘。“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道教敬奉的三皇之一,农业之神)”。“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以解之”。神农为帮人民治病去痛,亲尝草木而多次中毒,终于寻茶得以解毒,并取名为“茶”,即今之茶。  相似文献   

17.
汉字“龙”作为一种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表意文字,体现了汉字以形示意的文化形态,也直接体现着民族文化的蕴涵。汉字与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是融为一体的。对“龙”的字形字意考证,可以看出“龙”所蕴涵的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中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竹与中国文化葛山竹,挺拔多姿,秀逸清雅,自古以来,它倍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宋代诗人苏东坡曾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的赞美诗;清代书法家李也咏道:"有竹人不俗,无兰室自馨。"我国人民对竹有着特殊感情,其养竹、用竹的历史极为悠...  相似文献   

19.
隐士与中国文化李继凯隐士,顾名思义,是指隐居山林乡野,不入仕途的士子。在中国古代的官本位文化及男权中心文化的背景上,自然形成了士子们的出仕则显、不仕则隐的基本生存方式。所以提起隐士来,人们就会想到他们恰是中国之士的"一半",至少从精神文化的层面上说是...  相似文献   

20.
黔山窗中的“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建立了系列专题博物馆,其中,与“龙化”有关的展品极为丰富,贵州因此被人誉为“龙化之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