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清末新政时期,对传统农业进行近代化改良是清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农业大省的安徽多项农业新政并举,集中体现在了四个方面:设立近代农业行政管理机构、开垦荒地、推广桑蚕和兴修水利。这些政策和措施,在皖省得到了相当程度上的贯彻和实施,因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安徽的传统农业亦在此时开始出现了新的气象。《皖政辑要》作为反映晚清安徽概貌的一部政书,真实地记载了该省实现这一转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
近代警政的创建,作为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既适应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的要求,又符合了西方先进政治文明的导向。芜湖作为一个在安徽创办巡警最早的通商口岸城市,其近代警政的创建和发展,正是适应了城市开埠后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迁。对此加以研究,有助于我们丰富和深化对清末警政的认识。作为清末安徽权威的政治百科全书,《皖政辑要》详实地记录芜湖警政建设的历史进程,为我们对此的研究提供了绝佳的史料。  相似文献   

3.
穆键  朱寅 《天中学刊》2012,(1):122-125
作为一部反映晚清安徽政情的史籍,《皖政辑要》中关于财政制度的文献占有相当大的篇幅。尤为重要的是,该书的《度支科》从赋税制度的变革、财政支出的变化这两个方面,为我们展现了晚清安徽财政制度的嬗变,也为我们洞察晚清安徽社会经济的变迁提供了绝佳视角。  相似文献   

4.
在清末新政所涉及的诸多领域中,教育改革是各项改革措施中成就较为显著的一项内容。而清末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则是整个教育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居于提纲挈领的地位。面对新式学堂的陆续举办、教育事务的日趋繁杂,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早已不堪重负。当政者唯有应时而变、破旧立新,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教育行政体制也就势在必行。安徽近代教育行政体制正是诞生于这一时代背景下。作为晚清的一部地方政书,《皖政辑要》从多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清末安徽的这一制度变迁,对于我们认识清末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3):115-118
我国近代皖籍名人的体育思想形成深刻地受到了安徽地域文化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安徽地域文化中弘扬的经邦济世观促进了我国近代皖籍名人强国体育思想的形成,倡导的知行合一观推动了这些名人健身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皖政辑要》是一部反映晚清安徽概貌的官修政书,全书以清末中央政府新官制为纲目分为十科,其中交涉、民政、学务、农工商、邮传五科,从形式到内容均系首创;度支、军政两科之下子目亦多有新意。经过编纂者的精心安排,该书在篇目上破旧立新,在取材上推陈出新,从而使晚清中国社会出现的新事物得以包容,新变化得以展现,大大地拓展了政书体的叙事空间和收纳容量,因而具有了弥足珍贵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语罕是近代皖籍教育家,主要有"教育救国"思想、"平民教育"思想及重视学风整顿等教育思想.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高语罕在安徽、上海、广州等地进行了各种教育实践活动,特别在以安徽为主的教育实践中,通过创办《芜湖》半月刊等杂志、创办工读等各类学校、编写《白话书信》等教材启迪民智宣传革命思想,促进了安徽等地区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及平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部反映晚清安徽概貌的官修政书,《皖政辑要》编纂得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重在创新,以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历史的新貌。全书以清末中央政府新官制为纲目分为十科,其中交涉、民政、学务、农工商、邮传五科,从形式到内容均系当时首创,度支、军政两科之下子目亦多有新意。经过编纂者的精心安排,该书在篇目上破旧立新,在取材上推陈出新,从而使晚清中国社会出现的新事物得以包容,新变化得以展现。这极大地拓展了政书体的叙事空间和叙事容量,是对以往政书体例继承中的创新,因而具有了弥足珍贵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锡彤与《抑斋自述》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锡彤是近代河南著名的实业家,其《抑斋自述》是一部类似自叙年谱性质的著述,系据王锡彤日记排比整理而成。书中披露了河南近代史上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于研究河南近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迁,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近代钢铁工业史上实业家李维格实践及思想的研究,尚属开拓性的工作。该文概述了李维格学习西学、制定汉阳铁厂学堂章程、出国考察铁政、借用洋匠、借用外资等对外开放性实践活动,探析了其在近代中国引进西学、兴办实业、借用洋匠、任人唯贤,发展经济宜在改良设备、降低成本、练好内功的前提下,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等对外开放性思想,并以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为依据,对其思想及实践活动的影响作了较全面的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安徽区域佛教的传播进程与发展轨迹可谓中国汉地佛教发展脉络的一个缩影: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不久,即波及到了今天的安徽地区;魏晋南北朝为安徽区域佛教的传播时期,发展规模初具雏形;中唐以后至两宋时期,该地佛教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及至明清,安徽佛教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清末以后,安徽佛教虽在历次战争中屡遭削弱,但衰而不灭;进入新时期以来,安徽地域佛教走上了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安徽区域佛教这一盛衰起伏的演变历程,折射出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背景的历史嬗变。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茶叶物流配送体系构建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茶叶物流配送是安徽省茶叶产业迅速发展的潜在而巨大的动力,随着安徽省经济的发展,安徽省物流配送体系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安徽省茶叶物流配送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安徽茶叶物流配送市场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本文在提出安徽省茶叶物流配送体系的基本目标与构建的基本指导原则基础上,从安徽省茶叶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安徽省茶叶物流配送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安徽省茶叶物流配送技术平台构建、安徽省茶叶物流配送的配套设施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完善安徽省茶叶物流配送体系。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智慧旅游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信息化建设已经由专业信息化阶段、数字旅游及数字景区阶段,发展到了目前的智慧旅游阶段,智慧旅游已成为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合适安徽省的智慧旅游体系,就要深入了解安徽旅游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省实行"智慧旅游"的经验,探求可行的建设路径,促进安徽省"智慧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安徽省体育健身业、竞赛表演业、体育服务业、体育彩票业等休闲体育产业的现状,以及发展安徽省休闲体育产业的优势的分析与研究,表明目前安徽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但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前景较为广阔。  相似文献   

15.
唐代安徽地区农业经济在以前的基础上有了更为迅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劳动人口的增加,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粮食生产的发展和经济作物等农副业生产的发展几个方面,使安徽地区在全国农业经济中的地位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皖北地区中小学的学校数、在校生数及专任教师数,分别占全省中小学总数、中小学在校生总数和专任教师总数的41.60%、44.03%和42.12%。皖北地区基础教育日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严重缺额,整体素质不高;办学条件差,处于低水平的维持状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普通高中发展滞后,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偏低;基础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建议成立省级皖北地区基础教育领导小组,对该区域的基础教育进行系统的综合规划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东部的崛起,西部的腾飞,中部这一经济发展宝库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由于国家政策的中部导向和资金支持,中部振兴指日可待。安徽作为中部重省,在中部的经济振兴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采用了2000-2010年的安徽省经济发展数据并用EViews软件对其进行计量经济学建模分析,并提出适当性的政策建议来促进安徽省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营经济对安徽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历史原因,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加之针对民营企业的限制性措施尚未完全消除,制约了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民营企业自身也要着力培育开放型发展“新优势”,促进安徽省民营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安徽的高职高专教育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自清末高等学堂、高等专门学堂和高等实业学堂创办以来,相继经历了安徽高职高专教育的初创、衰落动荡、发展和巩固、稳步发展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崛起和迅猛发展时期。回顾安徽高职高专发展的这5个时期。以史为鉴,作出思考,将会更有效地推动安徽高职高专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目前安徽省篮球裁判员队伍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可能的制约因素,提出其发展和改革的对策,以期为提高安徽省篮球裁判员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促进篮球运动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