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雪凤 《考试周刊》2009,(33):15-16
本文就职业倦怠概念、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对中学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并对如何解决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于立东 《教师》2014,(20):105-107
高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会影响辅导员的身心健康、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影响辅导员的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外部情境因素和辅导员的归因特性是职业倦怠形成的重要原因。职业倦怠与归因互为因果,职业倦怠源于归因,归因能够影响和改变职业倦怠的程度。基于归因理论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治理倡导宽松、包容、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主张高校应营造科学、务实、民主、温暖的学校育人环境;辅导员应改变、改造、提升个体特征因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大,许多人因此而产生职业倦怠心理.最近两年,我阅读了大量国内外关于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的理论资料和书籍,对当前图书馆员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本文将从"了解职业倦怠"、"图书馆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和"积极应对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等三方面,对图书馆员职业倦怠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与高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普遍。本研究为探寻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深层次影响因素,调查获取227份有效问卷,了解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普遍情况和严重程度,然后测度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分值,最后,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称、科研压力满意度、月收入和高校制度公平性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文化程度越低、科研压力越大、月收入越低以及高校制度越不公平,将导致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加剧;职称越高,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建议高校合理安排科研工作量和考核制度,提高高校教师待遇并完善高校管理制度,提高制度公平性,从而解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促进高校教师高效工作。  相似文献   

5.
职业倦怠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职业倦怠的概念、基本理论、测量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以及职业倦怠研究的原则,对今后的职业倦怠的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群体的一员,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也成为职业倦怠研究的焦点之一。基于此,采用张冬梅编制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问卷》,对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幼儿教师在情绪衰竭维度及职业倦怠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类型幼儿园教师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及职业倦怠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班级的幼儿教师在职业倦怠各维度及总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探讨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和职业倦怠的关系。感情承诺、持续承诺、规范承诺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各因子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员的职业倦怠问题直接影响着任职教育建设成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任职教育教员职业倦怠状况的问卷调查表明,虽然教员的职业倦怠程度不太严重,但却呈现出一些跟任职教育转型建设密切相关的新状况。掌握教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对于预防教员职业倦怠、提升任职教育师资建设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沉重的升学任务、超负荷的工作量、落后的学校管理导致中学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到学生的培养和学校的发展。本文分析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危害及产生的原因,提出学校在避免和缓解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以引起社会对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由人们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倦怠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病,职业倦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对其的研究也受到广泛关注.在国外,职业倦怠早已成为西方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简要介绍职业倦怠这一概念及其相关表现,剖析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在概述职业倦怠及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试图从组织及个人两方面提出如何避免职业倦怠和缓解、防治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对190位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倦怠平均分为2.7,93.7%社区教育工作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主要表现为职业效能感低.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月收入及职称与职业倦怠呈显著相关.消解社区教育工作者职业倦怠危机现象可从社会环境、职业化发展、完善评价和心理干预等四个方面寻找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警察职业倦怠的含义、危害、现状,分析了影响警察职业倦怠的因素,并提出了干预警察职业倦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拟探讨农村小学校长的工作压力、乡土情怀与职业倦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研的方法,对江西省的405名农村小学校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相关分析显示,工作压力各维度与农村小学校长职业倦怠正相关,乡土情怀与职业倦怠负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压力中的主管领导、人际关系、家校冲突等方面对职业倦怠有显著预测作用。乡土情怀负向预测职业倦怠,同时还调节部分压力源与职业倦怠间的关系。结论:工作压力是农村校长职业倦怠的风险因子,乡土情怀则是保护因子,同时乡土情怀可以减弱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负向影响。这些结果为农村教育领导的选拔及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近两年参加河南省"国培"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职业倦怠和心理资本测试,并对职业倦怠与心理资本之间关系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心理资本的干预达到干预职业倦怠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水平不高,心理资本水平中等偏上,职业倦怠维度受性别、年龄等人口统计学因素的影响,心理资本及其4个维度分别与职业倦怠及其3个维度有负相关关系,且大多数都达到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干预心理资本,改善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人格特质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239名山西高职教师的人格特质、职业倦怠现状及人格特质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高职教师的人格特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工作倦怠的程度,其中性格开朗、情绪稳定、亲和力强的教师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应从教师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共同努力降低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四川几所高职院校职业倦怠现状调查报告的分析,重点关注高职学院女教师这个群体职业倦怠问题,认为川内高职学院职业倦怠的产生有社会、学校及教师个体、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缓解高职院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英语教师自我概念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但整体并不严重,自我概念与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中工作满意、师生关系和人际知觉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敏 《梧州学院学报》2012,(4):99-103,108
公务员是职业倦怠程度最高的群体之一,职业倦怠问题直接影响到公务员的工作态度、效率和质量,进而影响到机关效能建设和绩效管理。分析公务员职业倦怠情绪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消除职业倦怠情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的内容入手,总结了当前我国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梳理了解决职业倦怠问题的策略,分析了今后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趋势,以期为了解并缓解我国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20.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职业倦怠是近年来西方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在简要回顾职业倦怠概念的基础上,系统阐述近年来有关职业倦怠形成的机制理论,全面梳理现阶段职业倦怠的实证测量及干预研究,深入分析了目前职业倦怠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并对职业倦怠的未来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